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桃聖『一領一運動』源起

教會增長是每一間教會共同的目標,難就難在增長的方法,兩千年來,教會不斷思考宣教的策略,如何宣揚福音?如何搶救靈魂?在許多國家多有斬獲,但也在許多國家面對宣教瓶頸。
台灣的福音事工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似乎可以大有斬獲,但實際上也多有阻礙,這變成台灣教會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倒底障礙在哪裡?很多教會都推動過傳福音訓練,宣教事工,然而教會增長仍然緩慢,這不禁讓我們想要好好檢驗整個宣教事工執行的過程,以便能抓出真正的原因。
一、從實例來看從台灣宣教最成功的教派~長老會來看,他們的宣教能夠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們將一個複雜的事工體系變成一個簡單的口號與訊息,以便深植於信徒心中。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宣稱,許多福音事工並沒有落實到每一個信徒的心中,常有的現像是,台上熱情如火,但台下冰冷如常,宣教終究只是部分人熱衷的活動,福音宣教異象並沒有真正深入每一位信徒中。因此許多教會開始發現簡單易懂口號的重要性,它像一種廣告的效果,在信徒腦海中不斷出現,一個好的口號,讓人建立清楚的異象與目標,讓信徒有執行的動力。
當台灣長老教會紀念台灣宣教90週年時,教會的先輩們承續了馬雅各、馬偕的宣教精神,他們提出了「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1954年倍加運動之前,長老會的信徒人數是59,471人,教會數為233間,1964年底倍加運動結束時,信徒人數增加到102,943人,教會數增加到466間,完成了十年教會數、信徒數倍加的目標。倍加運動的口號及行動相當簡單,就是三獻:「獻心」—每天讀經禱告;「獻金」—每人每月奉獻10元;「獻工」—每禮拜傳福音一次。主後2005年,台灣長老教會慶祝台灣宣教140年紀念,總會提出「一領一」宣教運動,呼籲各教會每位信徒決志一年內帶領一人歸主,完成使命者由各中會或教會表揚。長老教會總會青年部已推出「青少年倍加運動」,客家宣教協會也已經開始推動「客家十年倍加運動」,我們可以稱這是一次「新倍加運動」。在香港方面,主後2004年有13個堂會傳道同工聯同「新曙光事工」共同發起「信徒倍增運動2004」,目標是通過各參與教會招募1000位領袖和 10000名信徒參予推動此運動,加上新曙光事工的培訓,在2004年內推動這10000人每人帶一位未信主的人信耶穌並融入教會,使下一年的全港基督徒的人數增加一萬人。二、從學理來看在一本良友聖經學院講義中『佈道與植堂』,談到『策略性的個人佈道』時:它認為一領一的好處: (1)一領一的運動能使信徒彼此激勵,同心參與佈道的事奉。 (2)一領一運動是每個信徒都可以參與的事奉:只要接受裝備,每個信徒都可以參與,而且,傳福音是每個信徒不可以推卸的責任。 (3)一領一運動是一項有計劃和有準備的佈道工作:一般的個人佈道是不用特別的計畫的,但一領一運動?是要有好的預備,好的預備自然會有好的成果,當然,我們不會抹煞聖靈的工作,但忠心的預備,神是喜悅和祝福的。 (4)方便教會推動有系統性的栽培工作:當大家都同時帶領一些人信主後,教會就容易推動一些有系統性的栽培工作,例如栽培班,聖經班等,同時,也可以讓全教會的信徒為此事同心禱告,這樣,就能夠激勵信徒同心的事奉。
另外,它也提到教會推行這一領一的運動的步驟: (1) 信徒的準備階段:信徒要準備自己傳福音的心志,並學習接納關懷他人,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才可向人傳福音。此外,還要學習如何傳福音,包括了福音的內涵,和傳福音的技巧。所以教會要為信徒開辦一些個人佈道的訓練班,內容包括傳福音的使命和責任,講述福音的內涵,和個人佈道的技巧等,讓信徒接受裝備,可以作個人佈道的工作。 (2)實際行動的階段-----信徒作個人佈道工作的步驟: A.決定福音的物件;要好好的禱告,求神為信徒預備傳福音的對象。 B.祈禱:把對象的名字告訴弟兄姊妹,請他們同心為福音對象禱告,讓佈道者能明白未信者的需要,曉得如何向對方傳福音,也求神感動未信者打開心靈,接受福音。 C.接觸未信者:接觸來往以瞭解和關心他們的需要,留意對方的性格和喜好等。 D. 等待機會傳福音:在與未信者的交往中,信徒要把握機會分享自己的得救見證,也要在生活行為上見證神,讓對方因此對基督教的信仰產生好感和興趣,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把握機會與對方分享福音,讓他明白救恩。但如果對方還不能信主,也不要放棄,應該繼續和他接觸,幫助他排解疑難,相信耶穌。 E.邀請對方參加教會的聚會:無論他是否願意相信耶穌,只要他有興趣,都可以邀請對方參加教會,讓他可以繼續接觸信仰,或接受栽培。
桃園聖教會於2006年宣教組發起『一人一年領一人,教會復興有可能』口號,就是基於台灣宣教歷史的鑑誡,感受到口號的重要。至於內容則與其他教會有異曲同工之妙,為的也就是讓弟兄姊妹深刻的明白自身的使命,在一個簡易完成的目標上,自我挑戰,以期完成耶穌的大使命。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