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任重道遠

今年(2009)前往新加坡三一基督徒中心,特別留意他們如何同時進行多堂聚會,因為我很好奇,他們同步進行華語堂、英語堂、青年堂、兒童堂崇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空間的規劃,動線的安排,聚會的流程,事奉同工的調度,以及屬性的差異等。
回到台灣之後,也開始著手思考,如果桃園聖教會也要同步進行多堂崇拜,所有人力資源的分配要如何進行?屬性的差異與程序的安排等都是要考量的部分,甚至也將年底兒童崇拜的計畫也一併模擬進來。
然而終究時間是不會等人的,既有的事工要進行,同時還要處理國台語堂的同步分堂的計畫,會堂硬體的更新,流程的設計,動線的安排,每一項都比我估計的還要複雜。開了幾次大小不同的會議,才發現很多細節都不在原先思考的範圍中,我幾乎天天一早就到教會,與工程人員討論每一項工程的進度與相關問題,然後繼續思考未來規劃,光是崇拜講員的安排就改了無數次,原先都以為是最後定案,結果又要再改。動線的處理,也有很多觀感的細微部分,由於很多位置更動的狀況,使得一些相關的問題也跟著發生。
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六月第二週完成,因為那是國台語堂同步聚會歷史性的一刻,雖然我們教牧團隊都知道未來將比以前更忙碌,特別是我自己,除了特會以外,幾乎每個禮拜都要講道,想起以往在小教會的生活,就是週週講道,現在彷彿又要回到昔日光景。
雖然比以前更忙了,但我們有一個期待,我們期待國台語堂能夠同時復興起來。許多教會在語言的問題上,其實都是做取捨,北部教會或都市教會偏重國語,南部教會或鄉村教會偏重台語。所謂偏重就是在時段的安排上,把優勢時段給與偏重的語言。但是桃園聖教會走入了一個更艱辛的路,讓國台語堂能夠同步來進行,這意謂我們沒有偏重國台語,但我們知道,愛就是在能力範圍內,成全彼此,也是回應聖經的成全聖徒。
雖然會辛苦,但是我們期待會看見成果,如果信徒都能因此更火熱愛主,如果信徒都能因此更熱情事奉,更關心靈魂,那麼這一切都會變得有價值。我們期待教會大復興的來到,我們深信這一日會很快來到,因此,因著擺在前頭的喜樂,不顧惜辛勞與艱苦,只願上帝得著一切榮耀,未來將是任重道遠啊。

樂在服事

當你們看到這篇文章時,我應該已經在新加坡接受九天八夜的內在醫治訓練了,這次訓練行程非常緊湊,連禮拜六、日(主日早上除外)都要上課,感謝上帝帶領我們不斷往前,感謝教會為我們成全,給教牧團隊有提升的機會。
去年翁瑞玉大使曾在我們教會講道前的異象中看見,我如同老鷹不斷往上衝,因為前面有一道牆跟著我越來越高,但是最後我會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高度衝過這一面高牆。或許上帝正藉著各樣的裝備提升我們服事的技能,也藉著不同國家(本次有19個國家)的火熱挑旺彼此的信心。
這篇文章其實是上個主日午夜先寫下來的,從一早八點多前往教會,中間歷經成人主日學、主日聚會、小組、會議、探訪、家庭禮拜等,當我一天忙完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這樣的服事生活已經快變成我們的習慣。不僅如此,更艱難的部分才正要開始,上上週外庸阿蜜回印尼後,我們的服事行程多了兩個小孩,他們得開始適應與我們大人同進同退。反過來說,我們也得在每一項服事中,增加留意及督導小孩的心力,即使晚上回到家,師母要處理小孩上床、洗衣,我則還有好幾通電話要回,這時往往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
其實上週六晚上,與喜樂團契從台東回來之後,我就累得想要睡覺,但師母提醒我,隔天主日有成人主日學第二期的課程要開始了,我躺了一下,然後又打起精神,起來準備成人主日學講義,我不能讓來上課的信徒失望,如果他們來只聽到一些簡單或已經知道的東西,他們對於教會的培訓就沒有信心了,直到午夜一點多我才真正可以去休息。
接著教牧同工問我週一的規劃,由於我週二就要出國,同工建議週一早上先去信徒家除偶像,然後再去關顧一位信徒新開幕的店,順便在那裡討論事工,不要懷疑,我們常常連週一傳道人休假時間都在服事,這樣的建議我不奇怪。照往常,我一定說好,但這次,我猶豫了,我說,我可能要整理一下資料,我要在新加坡幾天的培訓中,做很多事,因此我只剩下一天可以處理這些文件,所以我需要保留這些時間,好讓我不會浪費更多時間。其實我們連新加坡回來那天,都還要直接去台北開教區一場重要的會議。
我曾在部落格中,寫下我的服事心得與感受?沒想到後來有別教會執事,看到我的日記,拿這些去要求他們的傳道人,來學習我的服事方法,我覺得不妥,從此我就很少在網站公開寫我做了什麼!因我寫這些不是要被人讚許或被人比較,我常常勉勵同工,我們事奉要忠心,人也許看不清楚、看不見,但是上帝卻是清清楚楚。
桃園聖教會在台灣聖教會中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以及教會同工同心合一的結果,上帝不斷挑戰提升我們,讓我們越來越渴望實現神的命定,上帝也帶領許許多多的新朋友進到教會,幾乎每週有新朋友,有好幾次,一次來超過十人。海格牧師說,一看就知道,上帝對這個教會有計畫,這些人不是莫名其妙來的,上帝知道這個教會可以牧養他們,所以引導他們來這裡。
但教牧團隊絕對沒有因為整個教會發展快速,人數增加就驕傲自大,相反的,當台灣聖教會尚未想出面對不景氣的局面做任何因應之策時,我們桃聖教牧團隊,已在今年一月份執事會,主動提出,將今年薪資年資加級的部分,奉獻出來,換句話說,我們不調薪,我們願意與信徒共體時艱,一年下來,一人也等於奉獻了一萬多元。教會並沒有財務的問題,但我們要展現的,就是願意與信徒同甘共苦的精神,我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溝通這個問題,這似乎是一件我們都很阿們的事。
我們領受上帝越多,就要越學習謙卑,有時候,我們以為當領袖很容易,總是叫別人去做,其實我們已經付上更大的代價,很多事,我們總是先做過,然後才開始邀請別人這樣做,甚至我們做得比別人更多。多少時候,教牧同工對我說,我們忙得快要爆肝了,我知道上帝記念他們一切的辛勞,但我說,我一路走來都是這樣的,很多信徒知道我痛風要我多運動,其實,我真的沒有時間做這些,我將更多時間花在服事上。有多時候,信徒也會下指導棋,認為傳道人應該怎樣,其實,仔細看桃聖過去發展歷史,很多事情就會明瞭了,真正引導教會的是聖靈,只有走在上帝旨意中,才是正軌。
前些日子,有同工說,他還沒決定要委身在這個教會,我說你已經來好幾年了,他說,他還在觀察,我說我可以提供一些資料給你,讓你好好想想。第一,先知的預言:有好幾位特會講員公開、私下告訴我們,神喜悅這個教會,神喜悅這個教會的傳道人,神喜悅這個教會的崇拜,至少三個不同講員提到神說這教會傳道人很單純正直,最近一次則說到神認為這個教會的靈很純。第二,教會的發展:從慕道友的感覺可以看出來,慕道友是最有防備心的,他們到一個教會一定先觀察,結果是很多的新朋友說他們很喜歡這個教會,很喜歡教會的傳道人。第三,傳道人的靈性與服事技巧:桃園聖教會傳道人一直以高標要求自己,各種屬靈、禱告事工我們都是衝第一線,這次海格牧師來,我甚至直接拜託他,談談我們牧者團隊的缺點,好讓我們可以改變調整。教牧同工也常會問我他們的講道有沒有進步,他們的服事有沒有問題,他們的服事技巧有沒有提升,我會給他們一些建議,眼尖的信徒會發現,我們的傳道講道越來越好了。我們一直在求進步,不是要榮耀自己,為著是給信徒更好的服事品質。
雖然如此,偶爾我們也會灰心,有時候,我們教牧團隊討論到灰心處,也會說要離開教會,到別的地方重新開拓教會,我們相信以我們的服事經歷與能力,我們有把握很快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教會,但我們從未提上台面,因為我們發現,這是不該有的思想,只有撒但才會樂意我們常常把離開當作話題、當作籌碼,這結果會帶來許多破壞。其實我們很有信心,至少我個人絕對相信,我離開教會只有一個原因,桃園聖教會已經發展到大型教會了,神會呼召更有能力的人來這裡牧養,而我會繼續去建造一個屬於我的命定。
但這一切以先,我們必須接受環境的挑戰,因為這是上帝容許發生的,是上帝精心計畫的一部份,上帝總是藉著各樣環境將屬血氣與屬靈的分別出來,每一個考驗,都讓我們看出我們面對的方法與信心的程度,每一個困難都將我們目前的靈性光景徹底顯露出來。有時候我們陷入一種混亂,開始論斷、講負面的話語,我們會察覺,信心的面具已經去除,剩下的是你對上帝信心的指數;另一種情況是,我們進入一種沮喪中,但是我們靠著信心,驅除沮喪的煙霧,當一切漸漸明朗,你會順利通過考驗。我的屬靈經驗是,不要被環境欺騙,它會讓我們暫時沮喪,但它的計畫是讓你一直淪陷下去,你必須要在靈裡清醒,不要聽信任何雜音,且要渴慕聖靈的引導,你會越來越有信心,直到完全得勝為止。
好幾次,教牧團隊都經歷到聖靈的帶領,祂引導我們跳出對錯的窠臼,我們居然可以完全不在乎早先的感覺,可以自然地接受一個完全不同的景況,其實上帝是歷史掌權者,等候主,讓主自己來顯明一些事情,絕對比個人彰顯權力更好,那種超脫,反而可以飛得更高更遠,那種釋放是仍處在其間者無法想像的自由。
當我們開始轉化自己的思想,惡劣的環境就無法影響我們的心情,否則,只會存留疲憊、軟弱的心志,這樣的心志正是撒但最想看到的結果,然而,我們要魔鬼知道,不,我們正喜樂與享受在這樣的服事中,我想撒但此刻感到神兒女的得勝會氣得直跺腳,期盼,我們都要成為屬靈的得勝者,一起經歷服事與聖靈中的喜樂。

偶像,殺很大

好久沒有寫日記,因為最近到網站通常只是匆匆一瞥,不過想想,每天有好多事在發生,沒有記錄下來,很快就會忘了,與其忘了,不如趕緊寫下來,讓以後回顧,還能感動一下。
本週三(2009/04/08),一個特別的日子,帶領教牧團隊及一些信徒,一起去除偶像,偶像是聖經用語,但已經被媒體混淆了,偶像變成很美麗的明星,我寧可稱之為假神吧!畢竟它被用來取代真神的位置。
當我們來到這個家庭,首先開始敬拜,之後我分享平安及鼓勵的信息,我們肯定這家人聖潔的決心,也相信上帝的祝福將臨到。接著我們一起禱告,然後繞各房間作潔淨的禱告,一切就緒後,我帶領大家前往頂樓除假神,原本在我的想法,大概就是一座懸掛牆面上的神明桌,這是一般小家庭標準配備,但當我們前往頂樓一看,我嚇一跳,這是一組完整配備的神明桌。從地面延伸至屋頂,佈滿整面牆的神明桌,有祖先牌位及神像,而我們卻空手前來,我心想,我太大意了,竟沒有事先瞭解環境,又學了一個教訓。
老實講,我以前除的假神都是小型的,這樣大的場面倒是第一次看到,但相信原則都是一樣的,鎮定了一下心情,要了幾個大的塑膠袋,開始除假神的工作,拆除過程非常順利,一共用了四個大塑膠袋,兩個麻袋,即便如此,整個桌子仍在,要等主日後,請壯丁一起來搬移。
我們先將東西移到教會空地,然後繼續探訪的行程,回來後大概下午四點多,剩下教會三個傳道人,我們開始處理這些拆除物,有許多嵌玻璃的圖像木板,我們先將玻璃一塊塊擊碎,用報紙包起來並黏住,然後處理牌位,之後處理神像,最後處理祭祀用品,一直到快要晚上六點才大功告成,謝謝這些辛苦的傳道,原來後置作業是如此繁瑣。
由衷感謝主,終於完成拆除假神的事奉,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的心卻是喜樂,因為我們相信,這一個家庭,已經從假神的轄制下脫離出來,進入一個完全屬神掌管的環境,這是一個充滿平安的家,有上帝同在的確據,他們在這場屬靈的爭戰中,宣告自己完全屬於神,我們也祝福他們一家,未來將更多經歷神的恩典。

海陸雙棲

這學期,每個禮拜一都會到神學院教書,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習慣自己是個老師。過去,我總需要先揣摩老師的感覺然後才進入課堂,畢竟牧師跟老師不太一樣,但漸漸的,我好像不太需要適應這種角色切換的時間了,習慣性的進入課堂,自然的開始了課程,也自然的發出下課的口令。
近來姊姊說了一件有趣的事,學院學生在討論教師上課的準時的情況,談到我,學生說,不管現場有幾個人,只要課一開始,我就自己開始進入課程了,下課也是如此,時間到,我就宣佈下課了。
回想,好像的確如此,我應該是進入狀況了,幾年前,我教書的時候,對於上下課我會有些遲疑,對於時間我有些不確定性,如今,有些悠然自得,也許他們是諷刺性的說法,也許是緊張生活中一些調劑,但我覺得無傷大雅。
終究是牧師也好,是老師也好,這角色分野其實不那麼明顯,我是個牧師,但也在教會教成人主日學,我是個老師,也常在課程上分享牧會的心得。牧師需要教導信徒,從而訓練出門徒;老師需要教導學生如何牧養,從而成為一個好牧師。
是以往的舊觀念將二者分開了,但真實的情況兩者是不可分的,只不過,很多的牧者並沒有對神學太多的認知與理解,所以他們無法成為專職的教師;很多的神學院教師,缺乏實際的牧會經驗,以致於無法在理論的課程中,導入實際教會牧養的技巧與原則。
但我卻擁有了二者同時服事的機會,雖然我在這領域仍然是個小咖,但想來我真的很感謝神,給我這樣的機會,我相信有一天,我會變的更好,更能夠為上帝所用。

向往事說再見

已經好久沒有整理網站的照片了,超過千張的照片,讓資料庫查詢越來越辛苦,屢次想要處理,但都覺得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於是越積越多…。終究有那麼一天,需要好好想一下如何刪除照片?如何保留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每一張似乎都很珍貴,每一張都代表一份歷史,叫我如何下得了手?我知道我一旦刪除了,就再也就不回來!然而,過去歷史雖然令人懷念,但生命是一直不斷往前的,我又能留住這些記憶多久?越來越多的新朋友,他們對這些教會歷史是陌生的,也沒有太多感情,我想,他們最期待的應該是開始他們自己的歷史。但我仍需要找到一個切分點,保留一部份歷史,卻不會太多,以致於影響網站的速度,最後決定先保留兩年。刪除過程裡,好捨不得一些照片,但還是按delete,我想有一天,在天上我們仍然可以再次瀏覽這些往事,而且是非常清晰的,甚至我們有非常充裕的時間這樣做,既然如此,我下手的速度也就加快了,不一會兒,只剩近年照片,向往事說再見了。

謝謝你傳福音給我

昨天(89.11.1週六午夜)突然作夢了,好久沒有作夢,也許是以往沒有記住夢境,但這次我記得片段內容,夢到我傳福音給一個人,後來他感謝我傳福音給他。內容不是很清晰,但以往連這樣模糊的印象都沒有。
主日早上,我醒來依稀可以回想那一點劇情,巧的是,這個主日早上是教會一年一次的宣教主日,究竟是因為要宣教主日所以我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這是上帝要啟示給我的夢境?我無法判斷,但已讓我深深感受到傳福音的價值。
不過,我在主日分享信息時卻忘了這回事,直到下午第三組GLN第一次聚會中談到生命冊才又想到,也現場分享了這個夢境,一邊分享,我一邊思想,這個夢的意義,似乎上帝要讓基督徒明白,每一個傳福音都有價值,而且每一個得救的靈魂將來都會向你表達感謝。回家後,又聯想到以前看過一個非常感人的MV,就是Thank your,這樣印證起來,似乎還蠻有道理的。
靈魂的得救一直是上帝最深的期待,也是浪子的父親每日守候門口的心境。每一個回轉的生命,將來看見天堂的祝福,一定會感動到痛哭流涕,想起過去傳福音給他的人,若非這個人願意付上這個代價,他永遠得不到這份祝福,想想,如果我們能夠成就如此奇妙的事奉,將會是何等令人感到快樂的事。

一個被封印的秘密

2007年海格牧師來桃園聖教會舉辦特會,在接待他的時候,教會傳道曾問他一個問題「我們教會何時會坐滿人」?海格牧師並沒有馬上回答這個問題,但過一會兒,他突然接續這個話題,他說「明年(2008)十月」。
後來同工有向我談到這件事,我們把這個預言放在心中,畢竟預言是需要驗證的。早在海格牧師之前,其實我們一直有一個盼望,就是教會能夠發展至300人,那是整個空間最飽和的一種計算法,於是我們一直以300人為坐滿的記號。
日子一天天過去,教會雖然發展,但距離300人還是有一些距離,到九月份,主日聚會發展至240人,但仍然不到300人,由於差距過大,我們慢慢也不再談這件事,甚至有一度我們還覺得海格牧師的預言落空,對他的預言產生懷疑,因為沒有應驗。
十月最後一個主日,那一天非常特別的事情發生了,來了很多新朋友,也來了很多很久沒有來的信徒,不穩定出席的人,突然也都來了,主日下午,在計算點名簿時,我們發現居然有279個人,當時也沒有覺得特別,因為不到300人。
晚上進行籃子事工時,我向教會傳道分享,今天人數突然高達280個人,他想了一想,突然說一件讓我很驚訝的事情。他說,去年當海格牧師提到教會2008年10月教會坐滿人時,他其實有問另一個問題,他問說「所謂坐滿是幾個人」?當時海格牧師說「280-300之間」,由於一直以來,我們都以300人為坐滿標準,所以他沒有特別提出這件事。
當時我們彼此驚訝了好一陣子,因為海格牧師的預言在十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居然應驗了,後來我們再仔細算算人數,有兩個被漏點的名字,所以當天其實是281人,我們教會算人數是非常嚴格的,是點名而非點人頭,而且只算主日出席人數,不加主日學、團契、小組,所以只有漏點不會多點。
原來早在去年,海格牧師已經在聖靈感動之下,說出這個預言,這個預言有幾個特色:(1)他大膽說出準確的日期,2008年10月(2)他大膽說出人數範圍,280-300人(3)10月最後一週,一個非常難以置信的神蹟發生,幾乎比平時多來了40個與會人數,這絕不可能是他動員的,因為他不認識我們的會友且他人也不在台灣(4)從他預言至如今大約一年,我只在預言後不久,在主日談過這件事1-2次,我相信大多數會友應該都忘了這回事,所以並非因為暗示促使此事件發生。
這件事,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不在於我們教會現在人數有多少,而是呈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海格牧師的預言是可信的,藉著這個被封印的對話,讓我們至今仍震撼不已。之後,好些人開始回憶,之前海格牧師曾對他們說了什麼預言…,恐怕這是繼海角七號後,教會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我知道祢知道

當我被邀請前往台南聖教會分享教會發展方案後,才知道那一天也是教會一位執事兒子的婚禮。當時我想到幾種可能的選擇,第一,請副牧替我上台報告教會發展方案,我參加婚禮;第二,請副牧代表教會參與婚禮,我上台報告教會發展方案;第三,反正婚禮當中並無特別節目,以報告教會發展方案為由,不出席婚禮;第四,以婚禮為由,告知總會無法上台報告發展方案。
幾經思考,都覺得不是最理想的方式,基於愛,我必須前往婚禮會場,表明牧者對羊群的關懷;基於責任,我必須親自上台報告這些教會發展方案。所以我決定挑戰最高難度的方式,既參加婚禮又前往報告教會發展方案,整個時間的規劃必須銜接到恰到好處。所以開始評估參與婚禮時間,前往高鐵站時間,到達台南站時間,轉至台南聖教會時間,最後是上台報告時間。
其實,時間雖然可以規劃到幾近完美,然而要付的代價卻是很高。當時我帶著玉昕前往參加婚禮,我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牽著小孩,背著行李,提著充氣睡墊,當我在11點15分,步出婚禮會場,在大太陽下行走,由於該地偏僻,沿徒攔不到一部計程車,走了快20分鐘,玉昕已經受不了,又脫下夾克給我,我又多拿他的東西,汗一滴滴流下來,咬著牙根繼續往前走,我必須趕上高鐵,否則一定會來不及,內心一直禱告,神啊,我需要計程車,終於有一部計程車經過,順利前往高鐵站。
車上,玉昕喊餓,一下車,趕緊大包小包牽小孩,步入高鐵站,去7-11買便當,由於非正式餐廳,我們父子兩人坐在高鐵站的椅子上,用我的行李包當餐桌,我們坐成直角,俯身各吃一個便當,吃完差不多要上車了,趕緊收拾衝向月台。
下一個難題來了,連續假日高鐵座無虛席,玉昕不用買票,因此他坐在我的腿上,不久他就睡在我的身上,原本要在車上準備講章,這下子都完了,就這樣被他壓著直到台南站,下車,大包小包同樣過程再來一趟,直到台南聖教會。
整個辛苦的過程只有我們父子知道,還有神知道,但已經足夠了。服事本來就不是一條易路,有的人喜歡埋怨,有的人喜歡哀嚎,有的人喜歡大肆宣揚,有的人喜歡博取同情,但我寧可都沒有人知道,因為神記念我比人記念更好。
若不是為了成為榜樣,我相信耶穌的事蹟不會特別寫下來,好讓人知道祂有多辛苦,祂不是那種自我表現的人。同樣的,若不是為了成為模範,我也不需要把這一切寫在部落格中,因為服事就像一首美麗的詩歌,當這首歌是用血淚寫成時,將格外動人。
主日後,GLN小組歡慶時刻,有人分享到,看到牧師往來奔波於婚禮與台南會場,在那一刻,我知道神知道,而且神也讓我知道祂真知道,主啊,謝謝祢。

準備升級

每一次布袋戲要角,出現一段時間就會退隱,等到再次復出的時候,等級經常都會爆升。來桃聖牧會已經滿六年,至今還沒有好好的休個長假,上個月禱告中,聖靈感動應該要休息了,於是在執事會中提出休14天的計畫。這次海格牧師來,在對我的預言中,也是提到要休息的事情,想來也真有趣,三年前,海格對師母預言也提到要休息,結果隔天就生產了,一休就一個月。這一次他對我預言休息,隔兩天的確也真的要休息了。本來休假沒有什麼值得提起的,牧會了六年,照聖經的看法,第七年本就該找時間好好休一下。但這次休息有特別的目的,我心中的確有一個期待,期待找到一個更明確的方向,教會已經邁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途徑,然而下一步呢?我要如何繼續來領導這個教會呢?主啊!讓這一次的休假,成為我重新得力、展翅上騰的契機吧。

禱告至無與倫比的喜樂

去年(2007)年去韓國禱告山研習時,韓國的教會,非常看重禱告,看重個人禱告,也看重合一的禱告,他們有個人禱告的地方,也有一起禱告的場所。
他們的禱告是激動的,也是激勵人心的,是吶喊、是哭嚎、是狂烈、是悲鳴…,每一次聽到他們說『主啊』….,我都感覺像被刀刺入心臟一樣。當一群人此起彼落喊『主啊』時,我幾乎熱血沸騰,開始跟著嘶喊,直到聲音都啞了為止。好強烈的禱告,好釋放的禱告,每一次禱告完,都覺得充滿了信心,我相信上帝一定會成就。
回到台灣,失去了這樣的環境,有時候感覺禱告的能量減少了很多,我沒有可以一起嘶喊的團體,沒有被刀刺入心臟的感覺。然而,神給我一個新的引導,韓國的上帝與台灣的上帝是同一位,沒有韓國禱告山的環境,但有台灣的環境,神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的感覺。
就算沒有嘶喊,神仍然聽得見,就算沒有被刀刺透的感覺,神也能成就這個禱告,神要我學習一個新的功課,就是超越環境的限制。禱告是不變的基本原則,方式只是在加溫,但是當我心的溫度已經沸騰,我不需要再加溫,這個水已經熟了,可以喝了,加溫也不會變得更熟,除非,原來並沒有沸騰。
我沒有忘記韓國禱告山點燃的火,也沒有忘記今年去新加坡三一教會禱告的火,但我相信我的心已然沸騰,我的禱告即將進入另一種新的領域,是使徒先知性的禱告,是聖靈恩膏的禱告,是守望劬勞的禱告,是烈火江河的禱告;是悟性、是方言、是靈歌、是預言、是醫治、是釋放、是權能。但即使如此,這仍然不是盡頭,我越來越覺得,禱告的操練永無止盡,每一層次的學習,又是另一個新的開始,但是那種因為禱告帶出的喜樂卻是無與倫比的。

金庸和周星馳的世界

金庸的武俠小說,雖然看了再看,還是不會膩。每次拍成電影或電視,明明都已經知道結局,還是會想看,為什麼?是我忘了劇情嗎?不是,每一橋段在演出時,我都能夠大概說出下一橋段的內容,我想我並沒有忘記劇情。
更厲害的是,我想起教會中有好幾位周星馳的影迷,他們可以將周星馳電影的對白,一字不漏的念出來,每一齣周星馳的電影,他們都重複看,一年看好幾次。很難想像,明明都知道劇情了,連演員都一樣,為何還要再看呢?
沒有別的可能,只因為好看,好的劇情,使我們願意一再地享受在其中,看這些書、這些電影、這些電視是一種藝術。每一次欣賞,都會去留意之前沒有留意到的部分,每一次發現這些細節,都是一種驚喜。原來,作者在這裡有隱藏的伏筆、這些人的表情也很好笑、這些話是有意思的…。
但是有一本書,遠比金庸、古龍小說更吸引我,裡面的劇情,也永遠都看不膩。每一次,我讀到書中相同的部分,我都有新的領受;每次品味書中的人物,都有不同的學習。即便是快速翻閱它,心情都是興奮的,比看金庸的書和周星馳電影還要高興。是什麼樣的書,讓我有這樣的感覺,它,就是『聖經』。
我讀過它好幾十遍,每一次都帶給我全新的領受,我的生命有極大的翻轉、我的性格與價值觀有極大的突破,我想這是金庸小說,周星馳電影所不能給我的。小說、電影最後只能停留在某個境界,畢竟他們不是真實的,他們只給予我們的魂,一種暫時的享受。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武功卓越的大俠,有高深的內力;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一介平民,最後卻能夠帶來武林的和平。但又如何?大俠終究會死亡,武林又被野心的不世高手和包藏禍心的陰謀家統治了。也因為這樣才能拍續集,問題是我們的歲月等不了永無止盡的續集。小說和電影,並沒有帶給我任何現實生活真實的希望。而聖經卻是在我的靈裡,注入一股真實的盼望,並讓我在生命中,有源源不絕從神來的信心和能力。
所以我可以這樣說,我願意看金庸的小說,但我更愛看聖經。我喜歡周星馳的電影,但我更喜愛聖經的情節。如果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我寧可細細品味聖經,也不願意看金庸的小說和周星馳的電影,因為我知道什麼對我而言是更有價值的。

免費部落格使用心得

近日因為要在總會開網站架設研習會,開始涉略免費的網路部落格,打算提供給台灣聖教會一些教會使用,教他們如何簡易使用這些部落格架教會網站。由於過去我都是自己架設,所以不太瞭解現在免費的部落格有哪些,經過這一役,總算略略懂得如何申請及使用免費的部落格。
申請了幾個免費部落格之後,也使用了一些時日,逐漸挑出兩個比較喜歡的免費部落格網站。第一個是哈利路亞Blog,它的獨特處在於有很多基督教圖案的布景,整個部落格顯得『很屬靈』,不過缺點是編輯器過於簡單,上傳圖片不太方便。
另一個是Blogger,但老實說,一開始我對它評價非常低,把它列入最後一個選擇,主要是因為它正式提供的布景太少,又沒有分類。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它提供可以上傳自製布景的語法。因此,上網搜尋一下,可以找到一大堆免費的布景下載。另外,我也發現,它的分類採用另一種標籤語法方式,來加快瀏覽速度,所以事實上,它還是有分類功能的,這使得我把它提升到前兩名。
雖然如此,我不太需要使用這些部落格,因為我有自己架設,所以僅提供給需要申請免費部落格的人參考。

如果角色對調

這週去醫院探視一位已經發病危通知的病人,在加護病房中,他已經沒有意識,我詳細的問了護士,護士告知,他仍有聽覺。所以,在床邊簡易談到福音,這算是複習,因為他上週在醫院基督徒志工帶領下已經決志了。講完福音後,在家屬及本堂三位傳道人的見證下,我為他施洗。我一直相信,神給兒女的恩典比非兒女更多,當這位弟兄信而受洗,他必然得救,而且這樣的得救不僅止於靈魂,而是靈魂體。今天聽到好消息了,他已經恢復意識了。
這週還有一件特別的服事,透過賴宣教師介紹,有一位已經放棄治療的癌末患者,我們前往他的家中,傳福音、禱告。他已經接受耶穌,也開始讀聖經,我們此行主要是與他談信心的功課。雖然醫生已經宣佈剩下四個月,但是我們有信仰的人,卻不會只聽信醫學,我們還有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只有祂說了才算。因此,我們一起為他禱告,也教他如何自己不斷的按手在患處宣告禱告,我告訴他一個原則,神愛你,神也不喜悅祂的兒女受苦,所以你要迫切禱告,疾病不是從神來的,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不要放棄對神的呼求。
這是一場艱苦的仗,也是信心的路,有些人已經在走,有些人將來也許會走,當我一直在輔導、教導這些信徒,有時我也會反向思考,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他們,我有沒有這樣的信心,我會表現得比他們更堅強嗎?我會如何的禱告呢?
我又想起在GLN領袖關懷小組,我曾經問這些組員,如果有天你們因著基督教信仰被逼迫,堅持信仰下場是受凌虐而死,放棄信仰可以安然離開,你會如何選擇?大部分的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們都怕痛、怕死,只有少數馬上舉手宣告至死不渝。
後來我想通了,其實這些假設的問題不是固定的狀態,我們每一個階段其實是不一樣的。神知道我們在哪一個階段能夠承受多少,神知道那一個階段我們的軟弱,權衡不同的狀況,神都有夠用的恩典,所以若是神容許這一切發生,我們就喜樂領受吧,至少我是如此。

海水初體驗

從三個小孩出世,就沒有去過海水浴場,這次終於找到一天,抽空帶孩子去海邊玩,才發現現在海邊如此乾淨與安全,可能是現在遊客要求的品質變高以及人工海洋樂園雨後春筍的雙重壓力造成。
我感覺自己比小孩玩得更瘋,因為小孩不太敢面對海及海浪,大多在岸邊玩沙,所以我自己到水深之處,迎向波浪,享受破浪拍擊和順水漂浮的樂趣。
後來覺得自己一個人不好玩,於是開始想辦法,拉小孩一起下水,起初小孩會害怕,我將他們抱起來,走向水深之處,先適應海岸環境,當他們發現並沒有危險,心理的障礙就除去了,於是我把他們放在水淺處,一起迎向波浪,只要我拉著他們的手,他們就有安全感。
允諾,大概是三個孩子中最怕水的,因為他一直拒絕下水,但是他在岸邊觀察哥哥姊姊都下水了,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於是後來兩個大人一起牽著他,終於他也下水了。下水之後的允諾,漸漸也明白,下水沒有那麼恐怖,只要有大人牽著,就不用害怕。
人對於新奇的事物,開始總是會感到恐懼,但只要沒有危險,只是是好的,其實大可勇敢的嘗試看看,一旦突破了,就會樂在其中,我相信經過這一次的玩水之旅,三個小孩在他們的生命經歷中,又成長了一段。
屬靈的事往往也是如此,許多屬靈的經歷是未曾經驗過的,因此人也會容易恐懼與害怕,但只要沒有危險,只要是對的,勇敢去經歷看看,當經歷過這些事後,生命又會往前邁進一大步。

我的最愛

不知是誰發明了「我的最愛」這個好用的功能,當我們在網路上看見好的網站,只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將這個好的網站記錄在「我的最愛」裡面。
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累積,偶然發現我的最愛已經多到需要拉動卷軸才能看完。我意識到,我收集太多的網站。於是,我開始使用它的「分類」功能,將同性質的網站集合在一個資料夾,於是「我的最愛」又變乾淨了,一目了然,如果遇到無法分類的,就暫時讓它跟以前一樣獨立在資料夾外。但是過不了多久又發現「我的最愛」又變多了,原因是外面獨立的網站增加,因此再次將同性質的網站放在新建或舊建的資料夾內。
又經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連資料夾內的網站又多到需要拉動卷軸,於是我又將一個資料夾依性質變為兩個資料夾,畫面再次變得簡潔。
有一天,我突然覺得不太喜歡IE耗資源的問題,這問題困擾我很久,於是我轉而使用免費的FireFox,我將IE的「我的最愛」轉入FireFox的「書籤」,使用一段時間都覺得很滿意,因為FireFox的「書籤」介面比IE友善很多,功能更強,覺得很滿意。
這個情況一直到我重灌電腦之後才發現FireFox的問題,當我將書籤的備份回存之後,居然有中文亂碼的困擾,晴天霹靂,但別人好像沒有這個問題。由於我累積的書籤相當多,不願輕易放棄FireFox,用各種方法試了都沒用,這是非常嚴重的事,因為我使用瀏覽器最多的功能就是它的分類資料夾,難道我又必須回頭使用IE嗎?
就在絕望之餘,我發現了Safari瀏覽器的存在,當我嘗試使用Safari的時候,我發現它有著類似Apple的介面,很多使用Apple電腦的人就是喜歡它的親善介面,整體操作我感覺比FireFox更友善、容易、速度更快,於是我必須再做是否轉換的決定,評估觀察一段時間後,我選擇放棄FireFox,迎接Safari。
目前剩下的困難是,將IE最早的「我的最愛」及FireFox後來新增的「書籤」一起轉入Safari的「書籤」,這個過程居然快速及順利的完成了,但重新整理資料花了很長的時間,到現在我都還沒有真正整理完。可是我很滿意現在的瀏覽器,直到現在,我仍然使用Safari,特別我發現讓Safari配合Vista系統更是如虎添翼。
整個過程我聯想到,教會牧養工作也是如此,信徒來到教會,剛開始就如獨立的網站散落在「我的最愛」(教會)裡面,起初人少關心不是問題,但是當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就發覺要滿足他們、建立關係是如此困難。於是我們必須不斷的把這些獨立的信徒加入小組,就好像將新的網站加入「我的最愛」的分類資料夾裡面。
可是當一段時間過後,我們若發現舊的小組模式在運轉上有大的瑕疵與困難,這時候我們會面對一個挑戰,那就是決定是否要儘早轉換整個瀏覽器系統,因為拖越久,未來重整就會越困難。
但這並不意味,轉換一個新個小組模式,就能保證絕對沒有問題,很多問題是後來才會發現與發生。因此當嚴重的瑕疵出現,已經超過該瀏覽器本身升級所能解決時,我們將面對痛苦的決定,轉換新瀏覽器系統或是乾脆不使用網路。但在這資訊時代,沒有網路快要不能存活,就如同基督徒是不能脫離教會而存在,我們需要教會,也需要好的教會組織功能。
轉變是痛苦的,必須要有決心,因為要適應新環境、要迎接後續重整花費的時間與困難。每一個基督徒,面對舊有生命的轉化也是如此,都是要花許多代價,但是越早改變,其實就越簡單。所以如果發現某些事是對的,一直延遲改變,可能對自己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知道生命的最後一天

最近教會一個月中,已知有七位弟兄姊妹分別夢到死亡的事。有人看見別人死,有人是自己死,有人是殺了人。這七位弟兄姊妹有資深同工,也有剛來教會的。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少作夢或很少記得夢。這次夢的經驗讓他們感覺有些恐懼,因為夢的內容讓人不舒服。這死亡之夢接連的出現,讓我必須好好的尋求禱告,明白神的心意。後來上帝給我以西結書卅三章12-18,這一段經文談到義人若轉去犯罪必定死亡,惡人若回轉會得赦免。而這些夢境其實要啟示的主題就是守望者,上帝要尋找一些守望者,成為警惕別人的人,警惕的主題就是『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結果』。
記得其中有一位夢到自己死的信徒,他的夢如此真實,甚至連時間都有,而且時間很近。雖然我已經安慰說,這夢境真正詮釋的意義不在於死亡,反而是警惕人可以避免死亡,然而,面對死亡日期一天天逼近,我也不免思想起,如果生命的離去是可以預期的,我要如何預備自己呢?如何才能像西面一樣,見到耶穌,之後『安然去世』(路二29)。
我也可以安然見主面嗎(彼後三14)?或者我有這個把握嗎?或許我已經相當自信可以見主面,然而,這樣已經足夠?還是我期待最後再來些努力,期待以更好的表現迎見主面?可是如果以最後努力來衝『業績』,難道主會不知道嗎?主會喜悅嗎?
想想,其實主不讓我們知道死的日期,也表明了,就算死前可以衝業績,也一概不會被記念,因為上帝是鑒察人心的主,祂深知我們一切所行的。但重點並非最後做了些什麼?而是一種由理智反應至情緒的感覺,察覺自己這一生是否盡力了?是否忠心了?是否順服了?是否委身了!
如果剩一天,我沒有多大的志向,我覺得不需要趕快去外面多傳幾次福音,也不需要趕緊拿聖經起來讀。好好的安靜享受這剩餘的一天,平靜的向主禱告,親切的與家人、朋友說說話,交代一些事,然後預備心迎接這榮耀的一刻。

菲律賓明天將發生大地震?

前幾天仲豪傳道問我有沒有看過一則網路預言,提到7月18日菲律賓將會發生8.1級大地震,我上網找了一下資料,果然看到這則預言。
談到預言是一件有很趣的事,我以前看布袋戲的經驗是這樣,預言有三個來源:第一是劇場拍的時候,工作人員或訪客流出的版本,這種版本非常真實。第二是戲迷長期經驗推測而得,這種有幾成準確率。第三完全是杜撰的,可以說完全不正確。
一個對現世發預言者,也有三種可能:第一他真有特殊能力,可以預知未來,上帝藉由夢境給他預知一些事。第二,他是一位高級知識份子,經由歷史及邏輯,推測出可能發生的事件及機率。第三,他是一位編劇,預言是他的作品。
這則預言,顯然非常引人注意,因為內容豐富完整,連日期都有,也因如此,更有說服力,但這種完整的預言,必須面對極大的挑戰,例如7/18菲律賓的大地震,明天就可以揭曉,同時也可以猜想朱瑟裏諾先生是哪一種預言家。
我想,除了明天可以揭曉答案之外,其實,有些預言的時程與內容,跟聖經對照起來還真有些接近。我想就算菲律賓大地震沒有發生,也不能完全否定這則預言的價值。至少它提供詮釋聖經末世災難一種具體的表述。

Mr. Jucelino Nobrega da Luz(朱瑟裏諾先生)音譯
他是巴西人,出生於1960年,今年47歲,目前的職業是學校的教師,現在與妻子兒女4 人過著很清貧的日子,他是位極平實的市民。
他所預言的事件與大災禍發生之年、月、日,均有明確的指示,其次為了以後若有第三者想確認他預言的真假性,朱瑟裏諾都會將他預言的事故之日期與內容,登錄在公證事務所或國營郵局裏,以方便對方查證
有人問他從幾歲開始夢到「預知夢」,他回答說九歲,1969年的時候開始,一天有時夢三件,也曾夢過九件,每天所夢到的次數不一樣。他說見到的預知夢都是不知不覺的很自然地出現在他的夢境裏,決不是他自己選擇的。朱瑟裏諾十九歲時,遇到巴西很有名的預言聖人Mr.Franciscoshabiz,以後世界性的災害與事件在他的預知夢中逐漸增加。
Mr.Franciscoshabiz曾經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他是位很有名的特異功能者(通靈者),同時也是位慈善事業家。因為這個因緣,朱瑟裏諾所預言的事件已超過8萬件,首先從他的預言中挑選出幾件已經發生的世界性大事件與巨大災害,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以下之事件。
◎戴安娜王妃被暗殺事件:
1997年3月4日從郵局寄給戴安娜王妃之警告書:「我接到從上帝來的訊息告知,有人惡意設計讓您發生車禍之陰謀,您的生命同時也會遭到危險,七位天使如此地告訴我。也許您會在這次車禍中喪生,但是專家們可能會把它當作是駕駛失誤而造成的撞車事故處理,可是他們都完全錯誤了。殺人兇手就在您附近...... 此暗殺事件可能於2000年到來之前發生。」 朱瑟裏諾也曾將此警告書郵寄給英國最具代表性的Times、 DailyTelegraph以及Guardian等三大報社,但始終沒被報導。車禍事故於警告書寄出的五個月後1997年8月31日發生,如預言所述最後以單純的駕駛失控交通事故而草率地處理了。此預言的正確性不單只預告一件將發生震撼全世界的大事件之外,還很明確地預知此事件被隱藏著驚人陰謀的真相。事故發生後很多人傳言,此事件是由伊莉莎白女王為中心之英國王室所設圈套暗殺戴安娜王妃的謀殺事件。 預言中記載此事故會在 2000年之前發生,雖然沒有正確的年月日,但是在此預告的兩年前,朱瑟裏諾寄給當時的巴西總統FernandoHenriqueSilvaCardoso卡多佐之信函中(此信函蓋有公證事務所印章)提到,「1997年到98年戴安娜王妃會死亡......」等文字。
◎世界貿易中心大廈(雙子星大廈):
第二次是911同時數次恐怖事件 1989年寄給美國總統與英國領事館之警告書,1989年10月26日郵寄的警告書也登錄在Palana(音譯,也許有誤)鎮, Mr.Klicheeba(音譯,也許有誤)經營的第一公證事務所。此封警告書中也預言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大廈將會第一次受到攻擊,雖然沒有預告特定日期,但第二次的攻擊很明確地告知2001年9 月11日。關於此警告書的結果誠如各位所知,第一次的攻擊於警告書寄出的三年半後1993年2月26日,於停車場發生炸彈爆炸案造成傷亡,第二次的攻擊則發生於約13年後的2001年9月11日,震驚全世界的「911同時數次恐怖分子攻擊事件」。 更令人驚歎的是,此警告預言信函中也記載<>第二次發生攻擊事件後,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爆發,伊拉克戰敗後,海珊總統會潛逃到伊拉克中部的AdDawr鎮之一處避難所隱藏等等,都詳細預告,誠如各位讀者已知的事件,在這些警告書中所預言的事件都逐一發生了。
◎印尼蘇門答臘海底地震引發大海?部G
於印度洋海嘯1996年9月16日寄給印度大使,最早寄出的警告書約於災害發生的8年前,郵寄給駐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印度大使。此警告書中預言2004年12月26日早晨在印尼的Aceh亞齊省會發生8.9級地震,印尼與印度會被10米高的海嘯襲擊。1997年4月30日寄給印尼MegawatiSukarnoputri梅加瓦蒂總統之警告書,此警告公函之內容如下所述:「我在夢中見到2004年12月26日早晨7點,南亞洲將會被8.9級之超大地震侵襲,同時也會引發10米高的海嘯,波及範圍將從印尼的Aceh省開始,印度、馬來西亞、斯裏蘭卡、秦國、馬爾地夫、孟買,更擴大到摩裏西斯等地。而且一定會有一萬的生命被奪走......」 其結果,果真如警告書中預言地震發生於12月26日早晨7點58分,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最大的海嘯高達30米,有很多人被湧上來的海嘯吞沒了。其他如印尼、菲律賓、秦國等國的大使館也都發送同樣的公函,這些公函上全都蓋有郵局發送證明之郵戳。並且朱瑟裏諾先生也收到從以上各國的大使館或總統秘書官寄來的感謝函。 從梅加瓦蒂總統府寄來的感謝信函中,很感歎地寫道:「關於地震與海嘯如果於2004年發生的話,為了要預防此悲慘的災難發生,有很多事情我們不得不去做,但是我們又無能為力。」另外,從印尼大使館的書信中簡單回函如下:「......我們會將此內容傳達給本國政府,如果還有其他情報追加的話,請勿吝惜通知。」 由此可知,於災害發生的8年前,朱瑟裏諾就已經預告會有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的超級大地震與大海嘯侵襲南亞,從以上的警告書中詳細所述我們得知,朱瑟裏諾也都個別發送公函將地震海嘯之規模、發生之年月日及時間,全部詳細內容通知會遭到波及的鄰國,但是實際上他們都沒有採取任何適當的預防措施。
至此,筆者將朱瑟裏諾先生預言近未來數年間可能發生的大型天災人禍,挑選幾件列記如下:
◎2007年◎
●龍捲風襲擊巴西舊都裏約熱內盧,造成數千人死亡。 ●2007年或2008年的7月日本會發生地震,同時會引起30米以上的大海嘯。 ●10月日本會因地震與颱風受到災害,關於颱風在警告公函中,有預言10月26日會發生巨大颱風。 ●12月17日美國會發生恐怖事件。
◎2008年◎
●治療AIDS愛滋病與Dengue登革熱病之有效藥,研發成功。 ●7月18日菲律賓會發生8.1級大地震,將有數千人死亡。 ●美國紐約EmpireStateBuilding帝國大廈,9月會發生恐怖事件。 ●9月13日中國發生超強烈9.1級大地震,其震源地在南寧與海南島,同時也會引發30米以上的大海嘯,造成數百萬以上的人遇難死亡,如此強烈的地震所引發的海嘯很可能沖到對岸的日本。
◎2009年◎
●1月25日會發生8.9級大地震襲擊大阪與神戶,將有數十萬人犧牲。 ●11月日本會再度發生大地震,將有數千人死亡。 ●巴西政府因為經濟危機而無法發放保險金與年金,造成人民在都市與監獄內發起暴動。 ●8月24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將會發生8.9級的大地震,街道會斷裂。 ●12月16日印尼的Sumatra蘇門答臘列島之東會發生7.8級地震,數千人死亡。
◎2010年◎
●非洲的數個國家之氣溫可能高達攝氏58度,同時發生嚴重的缺水。 ●6月15日紐約的股票市場會崩盤,世界的經濟將陷入危機狀態。 非洲的溫度會高達攝氏58度,初耳闖似乎很難相信的數字,但事實上聽今年(07年)的5月初,到過非洲周圍旅行過的人所言,Greece希臘與 Turkey土耳其的氣溫已高達攝氏39~40度,而伊拉克與阿拉伯半島的主要都市則持續高達攝氏45~46度的酷熱高溫,夏天的最高溫也許有可能。但5 月初就如此高溫,可想而知到2010年的夏天地球溫暖化會越嚴重,非洲各國的氣溫十分有可能創下想像以外之高溫。
◎2011年◎
●癌症的治療方法研究成功,但另一種新的病症又會發生。 ●致命性的病毒會出現,被命名為失去免疫力的「ALS」(音譯,也許有誤),如果感染上此病只要4小時即會死亡。 ●烏類禽流感H5N1型從正式的感染給人類,到2013年止約有7,300方人病死。 朱瑟裏諾先生預言的特徵不只能預告傳染病與地震之發生,甚至未發生的疾病與地震的名稱都能預知,例如前美國副總統「艾爾.高爾」的有名著作之書名「不願面對的真相」、龍捲風襲擊巴西舊都裏約熱內盧造成數千人死亡、2011年的威脅性傳染病的名稱「ALS」、2026年的美國三藩市之超強烈大地震命名為「TheBigOne」等代表性事例。
◎2012年◎
●由於乾旱而火燒旱田之範圍擴大,開始沙漠化,從2015年到2020年間亞馬遜的樹木會消失。 ●從12月6日開始天空變成黑雲時代,被稱之為氣象性混沌。 ●由於傳染病之蔓延人類開始滅亡。
◎2013年◎
●腦腫瘤以外的癌症之治療法研究成功。 ●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附近諸島)的巴哈馬島,從11月1日~25日的期間因為火山爆發而發生地震,之後又會引發150米高的超巨大海嘯,約80米高的海嘯會湧到加勒比海,美國本土、巴西等地也會再沖到15公里~20公里的內陸地。海嘯要發生之前海水會沉下約6米深,大量的烏類也會開始移動。 朱瑟裏諾先生預告當狗和貓知道有大劫難要來時,它們會想逃離現場,在離現場的24小時前它們會有異常的行動,所以我們可依此做為判斷的標準。
◎2014年◎
●慢慢接近地球的小行星(Planet)有可能與地球發生相撞,此小行星的存在影響世界人類存滅之問題。
◎2015年◎
●11月中地球的平均氣溫可能高達攝氏59度,會有很多人被熱死,世界的大混亂也隨之擴大。
◎2016年◎
●4月中會發生颱風侵襲,中國有大都市會遭到破壞,約有1,000人死亡。 ●美國的現任總統喬治布希先生將會緊急入院,面臨生命危機。
◎2018年◎
●關於小行星向地球接近之問題,世界各國的政府首腦群集舉行對策會議,朱瑟裏諾先生於2000年時已經預知,且向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出通告此小行星之存在,2002年6月31日NASA也確認並發表過將此小行星命令為「2002ZNT7」。
◎2019年◎
●可能會研究出以科學力量來解決的方法,可是如果地球相撞的話,則會造成世界上1/3的人口會被毀滅。朱瑟裏諾先生預言小行星會撞上地球的可能性約60%。 ●6月日本的東海地區會發生比印尼蘇門答臘海上大地震還要強烈的巨大地震。
◎2025年◎
●天文學家會再發現新的小行星,而且很有可能再度與地球相撞,相撞的可能性約80%。
◎2026年◎
●7月三藩市會發生超巨大地震,被稱為「TheBigOne」,SanAndreasFault聖安德列斯大斷層會被破壞,加州會崩垮掉,很多火山口會重新開啟,海嘯的高度也會超過150米。
從未來的預言警告中,除了以上的預言之外,還有更令人驚駭的預言,朱瑟裏諾先生可以告知的最後預言到2043年:
●世界人口大量減少,約有80%的人死於大劫難中。
朱瑟里?g先生在預言中提到,2007 年年底止,是我們人類覺醒的最後時限。朱瑟裏諾期望到2007年底世界上能發生很大的「意識改變」。 事態的嚴重性已迫在眉睫了,而我們人類依然固執堅持他力本願(自己希望不要發生這些災難,但都是寄望由別人來搭救解決)、麻木不仁的話,朱瑟裏諾先生預告給人類的黑暗未來之預言,似乎即將接連不斷要發生了。

72小時接力禱告有趣觀察

當教會發動72小時的代禱卡之後,有許多的神蹟發生,這些事情,我無法一一述說,比較特別的,是我觀察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代禱成就的速度,似乎有些規律。那就是,動物的問題最快解決,事情處理其次,人的病痛最後。
例如一隻叫布丁的白文鳥,眼睛恐怕會失明,主人將牠寫在72小時代禱中,結果牠的眼睛奇蹟式的恢復了。
事情方面,例如最近我們租在外頭的房子,因為鄰居介意的關係,使得一些小孩的腳踏車被迫要移進屋內,由於三個小朋友每天都要出去樓下玩,腳踏車移進移出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就在小時代禱中,放進一個找房子的項目。
其實,我們並沒有很急,因為合約明年才到期。但是很奇妙的,有信徒積極為我們尋找,一週內就有消息,還給我們電話,反而我們因為離合約到期有一段時間,所以沒有積極處理。最後對方主動打電話來,同意明年合約到才搬也沒關係,可以先看房子。當我們一到,首先就發現,他有很大的中庭,以及電梯玄關,而且最重要的,可以停腳踏車,同時,鄰居都非常好相處,坪數又比現在大非常多,價錢幾乎一模一樣。雖然,我們並不需要積極處理房事,但是上帝如此快速的回應禱告,也著實讓我們很感動,而且我們並沒有在代禱中寫下詳細需求,但是現場看到的卻是我們心中所求所想的。
我開始思想,為何動物的需要如此快成就,事情其次,人的病痛最後呢?想了想,我似乎就想通了,因為動物沒有犯罪,動物也不會懷疑或抗拒,當我們禱告的時候,神蹟很快就奇妙的發生。其次,事情的本身雖然沒有信心問題,但是事情往往牽涉到人,會受到人牽連的地方很多,所以成就有些延遲。至於人,人的問題產生有多種原因使然,有些時候,不是簡單的禱告就能馬上解決。因此,有些人很快經歷奇妙果效,有些則否,但是,不管如何,我們總是看見許多奇妙的事一直在發生。
其實,我們的責任就是禱告,上帝要如何成就?何時成就?並非我們可以決定,順服上帝的時間與方式,我認為才是最蒙福的態度。所以,是否動物優先、事情其次,人最後,就不是那麼重要了,但凸顯人往往在信心上不夠單純的部分倒是事實!

病床福音體驗

林前三6『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 神』。
週五早上,教牧同工會同林瑞蘭姊一起前往榮民醫院,向一名重病患者王宿姊傳福音,由於她比較虛弱,對談過程幾乎都是用封閉式問答,經過大約半小時的時間,最後她接受耶穌了。其實,接受耶穌不是很困難的事,接受只是『心裡相信,口裡承認』的動作,但是感謝主,我們第一關通過了。
第二關,我們與她溝通,是否願意將脖子上的觀音項鍊拿下,換上十字架項鍊。這個動作同時也是確認她是否願意承認耶穌是她『唯一』的救主,事實上,很多人到這一關會卡住,因為他們能夠接受多一位神,但是不能接受獨一的真神。由於事先沒有想到預備十字架,緊急應變,立刻由瑞蘭姊會同家屬去基督教書房買了十字架項鍊,回來詢問王宿姊的意願,感謝主,她願意接受。
第三關,也是最正式的一個關卡,我們需要經她同意,與她進行認罪禱告,然後為她施洗。感謝主,家屬在場,然後她也同意,我們就在眾人的見證下,在病床上,簡單為她施洗。
這個過程看來簡單,但卻是經過許多時間的努力,所呈現的結果。在榮民醫院安寧病房,有許多佛教的志工,他們也很關心的向王宿姊妹,教導佛經,甚至提供佛經機,但是很奇妙的,王宿姊不想聽,家屬輾轉尋求其他的可能。瑞蘭姊是她女兒的朋友,就介紹耶穌給她。之前,瑞蘭姊也介紹廖宇翔來學青,現在,她成為這個家福音的接觸點,在我們前往之前,她已經帶領其他基督徒做過努力,我相信福音的種籽已經在王宿姊的心中萌芽,而我們只是去收割而已,但真正使她接受耶穌的力量,還是從神來的,我們只是上帝的器皿,為祂的工作而努力。看見又一個靈魂接受耶穌,這才是我們心中最大的喜樂。

風車

喝水時,不經意看見孩子的風車組玩具掛在飲水機上方的架子,由於風大,風車組轉動非常厲害,發出嘶嘶的聲音,是這聲音引起我的注意。
不自覺又上前兩步,仔細觀看這個風車組,原來應該是六個小風車,但已經掉了一半,雖然如此,剩下三個小風車仍然轉動。
我似乎從風車看出了些感動,但當時沒有意會這些風車對我的影響為何?回到書房,風車影像又浮現腦海,我突然有所領悟。
風車是向風迎風,藉風使力,藉轉動產生動力,風越大,轉動越強,動力就愈大。而風有微風、弱風、強風、颱風、颶風…。人總喜歡吹微風、弱風,厭惡強風、颱風、颶風。然而,上帝讓自然界存在各種風,正讓我們經歷這些學習,如何面對各種風,關鍵就在於態度,你是在控制風還是讓風來控制你。
當我們恐懼強風、颱風、颶風,我們只能選擇躲藏,結果是這些風只對我們的生命帶來傷害、恐懼、破碎。如果我們選擇面對,並且藉風使力,我們將因風得福,因風展翅上騰。
生命中困難的程度就像風的表現,然而,如何面對困難,關鍵就在態度。一個正確勇敢的態度,是管理困難,是控制困難,是迎向困難,這樣的信心與意志會使任何困難化於無形,並且成為我們生命的動力。
讓我們再回想風車的結構,它是如何迎向風的?它遠比風軟弱,但是風卻不能勝過它,因為它轉動,風的力量被轉化掉了。是因為風車轉動,風的可怕力量就被瓦解、化解。
我們的生命如果擁有風車的特質,我們將有面對強大困難的能力,但要培養風車的特質,我們必須先學會轉化的功夫。我們的生命要能夠轉化,而且是在聖霝的帶領之下轉化,聖經是轉化的扇,聖霝是電源,一旦我們讀經、在聖霝裡禱告,我們生命就轉化,沒錯就是如此。

榮耀奇事

過去就風聞AMY牧師之名,但從沒有機會知道她是什麼樣的牧者。偶然從某位信徒身上再次聽到她的名字,也沒有太多留意,後來在與他會信徒吃飯時,又聽到她的名字,可以感覺到,當他們在談論這個名字時,那種欽佩與尊重的神情,慢慢地,我好似有了一些興趣去瞭解這位牧師。
幾天前,有一位年長的信徒,交給我他去別教會聚會收集的週報,其中有一間我們很熟的教會,他們三月初的講員赫然就是AMY牧師,再一次這名字又進入我腦海。過兩天,教會那位認識AMY牧師的信徒,送一本AMY牧師的書給我,我一看到書名,我想起這一本書,屢次在基督教書房看見,但我當時都不以為意,沒想到,現在還是到我手上。
因為人家送書給我,我覺得有必要趕快讀並給予回應,開始是想說快速讀過,沒想到越讀越感動,後來看到一半,我趕緊交給師母看,我說先給妳看,這幾乎是近幾年來最讓我感動與震撼的書。結果師母不僅看,還欲罷不能,直看到半夜三點。我開始記念這件事,並禱告期待今年六月是否有機會邀請AMY牧師來我們教會分享信息,我相信她的見證應該可以激勵很多人。雖然我沒有與她見過面,但是近來多番偶然接觸,我越來越感覺是上帝主動要向我們介紹這位僕人,如果真是如此,我相信上帝會開路,順利的話,我們七月前就可以與這位牧師見面了。

向辛苦的師母致敬

幾乎所有的傳道人都同意,教會最為難的一個角色就是師母,神學院特別開師母學的課,總會也推師母的座談及師母津貼條例。
有太多人用簡易的邏輯來設定並定位師母的角色,卻有太少人願意真正聽師母的心聲,但往往教會真正最認真做事情的人,其實是師母。
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很簡單,因為做比說難,就像政論性、談話性節目,成天罵政府官員,其實真正做事情的不是他們,如果換他們來做做看,我懷疑他們真能夠做得更好?其實批評總是比較容易,做事情的人往往最辛苦。這也是很多人慢慢選擇不要做事情,免得被人議論的主要理由。
我相信多數信徒是願意服事的,但並非每一種服事都願意,因此遇到不願意的事工信徒可以找理由拒絕,在教會牧會十多年,我聽過各種形形色色的理由,其實我都可以諒解,我知道要挺身並堅持站在某些服事的崗位是何等的不易,如果沒有委身的心志,很容易就會因為人的眼光與評論受影響,甚至是被傷害,就連牧師都可以不想做推給師母,而師母是教會唯一不能講理由又沒有職分的人(副牧至少還算傳道人),如果她再不做,幾乎就沒有人做了。
但是這樣的付出,真的能夠得到信徒的認同嗎?我想未必,理由很簡單,往往輪到師母必須接手處理的事,很多都是大家推掉不碰的燙手山芋,推來推去,沒有合適的人做,最後如果不是傳道人做就是師母做,而傳道人常常往外跑,結果就是師母做。然後,回過頭來,又是一堆人的眼光,在私下議論紛紛,師母為什麼要做那麼多?為什麼不交給別人做?說師母管太多了…。其實他們都不瞭解,如果可以給別人做,誰願意自己去承擔這些呢?有些事不足為外人道。
基督徒的生命,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的,五年前台灣聖教會總會整個體質慢慢在轉化,以關係取代制衡,這整個結構微妙處就在於信任與信心,對上帝的信心與對人的信任。我們相信上帝授與權柄,也相信使用權柄的人勢必面對上帝更高的標準審判,亂用權柄的人不會有好的下場,因此很多事情,就交給上帝去顯明,人未必要處處擔心、杯葛。所以,台灣聖教會組織架構漸轉型,對負責同工有更多的信任與包容。
這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如果師母不願意去做,事工就會回到傳道人身上,如果傳道人不沾鍋,事工就要回到信徒身上,如果信徒不願意碰,事工就會不了了之。長期事工不了了之,就會呈現停滯狀況。過去桃園聖教會五十多年來,有哪一個時期人數破兩百人呢?為何這幾年人數突飛猛進呢?顯而易見的,那是因為我們什麼事工都做,同工不做,我們就自己做,信徒不敢碰,我們就接手做。很少因為信徒不願意繼續做,我們事工就停擺。我們傳道人身上事工一堆,師母身上的事工更是不在話下。相對的,我們也成為站在火線上的人,飽受評論,但無所謂,保羅的話我們常常用來自勉,林前4:3『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我們知道,如果連傳道人都怕事,弟兄姊妹就更害怕了,其實我們真正要怕的是上帝,我最怕有一天站在上帝面前,羞愧到抬不起頭,這才是需要恐懼戰兢的,我期待有更多的人瞭解這點。
曾經有同工建議,讓牧者團隊把權責寫出來,其實我有叫教牧團隊都寫,但是我禱告後,沒有拿出來,上帝不要我做這樣的事情,但我知道,這些寫出來的事工,隨便一個項目,都可以耗掉我們許多時間。也因此,師母的工作項目與數量遠比我們高出更多,因為她總在補我們許多人的位置。
如果,真要我找出教會裡面,最讓我欽佩的人,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是師母,她也許不是最完美的一位,但絕對會是教會裡面最辛苦的一位。

醫治恩流

連著兩個禮拜開始在週四禱告會進行醫治釋放的服事,漸漸能體會,那些被我們邀請來擔任特會講員所付上的代價。在進行這些特會之前,我就用了好幾個小時預備自己的心來禱告,那種禱告是爭戰式的禱告,很容易疲累,不斷的對付罪,不斷的潔淨自己,不斷的渴慕聖霝恩膏與能力。緊接著晚餐禁食,對於低血醣的我,更是不容易的事,但是這些代價都是必須的。在聚會過程,持續敏銳的感受聖霝的心意,比平常要更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每一個念頭都經過評估與對話,要確認是否來自於上帝。同一個時間既要敬拜,又要感受,同時思考待會如何進行醫治釋放的服事,往往還沒輪到我就已經汗流浹背。 才幾個呼召就已經讓我體力快要完全流失了,我回來對師母說,我實在佩服那些特會講員,能夠持續這樣久的特別服事,原來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這也是使我開始跑步的原因,我需要更多的體力來服事。 疲憊的我,坐在椅子上,看著、聽著與會者的見證,我覺得付上的代價已經不算什麼了,我相信那些特會的講員,應該都是這樣想的吧,這是對上帝的服事,一種生命的事奉。 我知道我不這樣做,我領的謝禮也不會減少,我知道我不這樣做,我的角色也不會改變。但幹嘛我要那麼累呢?就為了幾十個人嗎?是的,就算是只為了一個有需要的人,我都願意呼召他,為他禱告,也相信上帝將為他行奇妙的事。這是我在桃園聖教會的委身,沒有人逼我,也沒有挑戰我,只有我們的主,用祂的霝感動我,如同以賽亞,我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開始跑步了

禮拜三下午探訪了四個家庭,休息了一下,我開始了好久沒有的『跑步』,一整個冬天都沒有運動,看著日漸僵硬的四肢,告訴自己不能老是想著運動,卻沒有行動啊。瞬間換上運動服開始跑步,只差半年但體力真的差很多,能夠連續跑的長度只有去年的一半,想想,還好有開始跑,否則可能會更糟糕,算算前後總共只用了10分鐘運動,感謝神,總是一個好的開始。回家,吃個飯,又要出門去探訪了,這一次要去比較遠的地方,老早就想探訪這個家庭,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因為來回就要花不少的時間,但聖霝感動我就去吧,回到家,已經是午夜一點,連著跑步消耗掉的體能,真的是累暈了,不過,又是充實的一天。如果每一天都能服事到這樣的程度該多好,心中有一股溫暖不斷湧流出來,轉念,如果主耶穌這時候再來,我大概不會有任何羞愧吧,可惜,看來還要再等了。不過我期待上帝給我健康的身體,沒有這樣的身體是無法工作的,主耶穌,晚安。

新的恩膏與新的突破

早禱會結束後,回家又再讀六章聖經,幫小孩刷牙洗臉,接著又出門去探訪,一連探訪五個家庭,回到教會已經是下午三點多,接著又開每週一次的教牧會議,開到六點,回到家,稍做休息,接著又要去教會,與弟兄姊妹有約,趁之間的空檔,寫下今天的感覺。
覺得一天下來雖然累,但是很充實,這裡面有探訪老會友,有探訪新會友,還有一半是探訪未信者,每一種狀況都不一樣,每一種都很需要能力。上帝給我們這些挑戰,就是要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學習,很多狀況也不是曾經遇過的,但是就是勇敢的跨出去。 人總喜歡躲在溫暖舒適的環境,在那種環境,我們沒有壓力,一旦面對改變,改變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不舒服,可是只要幾次以後,成為習慣就不會再感到為難。
然而問題是,在建立一種新的習慣以前,我們很容易就因為恐懼而害怕,甚至逃避而放棄。 走上全職的道路,讓我擁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決心,屢屢面對新的事物,但是卻有勇氣去學習與勝過,很多事我從沒有嘗試過,但是因著服事,因著對上帝的愛,我硬著頭皮,就跨出去了。
我常想,初代教會使徒們,真是勇敢,短短三年的訓練,他們就跨出去了,耶穌沒有教他們怎麼建立教會,耶穌沒有教他們怎樣建立組織章程,耶穌沒有教他們怎樣面對異端,但是他們都去摸索並學習,並且把方法再教導下來。
有時候,我們一方面相信上帝是全能的,但很多時候,另一方面我們卻拒絕相信祂會將祂的能力賜給我們、祂會幫助我們突破。 感謝主,一天下來雖然辛苦,但是我覺得又有新的恩膏,新的學習,新的突破,那種興奮,遠比我面對的挑戰更棒。

本次總統大選對基督徒的真正意義為何?

本來沒有興趣於藍綠選情的結果,但是選戰實在打得太激烈,媒體預料輸贏僅在20萬票內。到底誰會贏呢?誰會是台灣未來的總統呢?距離開票結果不到一天,我突然想到翟辛蒂牧師的預言,在國度復興報裡面談到,今年2月14日到15日,於桃園舉行的「全台聯禱會主席暨核心同工大會」中,翟辛蒂牧師預言有一天台灣要成為基督化的國度,台灣的總統會把台灣獻給神。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話,似乎也呈現這次選舉的結果。當民進黨兩度打敗國民黨而執政八年,這對於長年執政的國民黨是一個嚴重的打擊,經歷八年的挫敗,將所有的能量挹注在這一輪的選舉,是勢在必行的,是一種孤注一擲的決心,這樣的決心首先展現在立委選舉,結果以超越三分之二的席次獲勝,之後更是全心拼總統大選。
我仔細推敲整個脈絡,似乎發現到,上帝在台灣營造一種改革之後的一黨獨大局勢。藉著民進黨執政,徹底挫敗並改革國民黨,然後藉著國民黨過去長年執政的資源與基層,創建未來一黨獨大並改革、謙卑需要的環境。
這一切的一切,都驅使台灣要邁向基督化國家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這正是關鍵所在,為何我會認為馬陣營會在這次選舉中獲勝呢?有兩個主要理由。
第一,我這樣推想,如果台灣真的有超過50%的基督徒,但要由總統來宣佈台灣是基督化的國家,這對於謝陣營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我們都知道他民間宗教色彩濃厚,但是相反的,馬陣營在宗教色彩上,是比較不明顯的。
像這次媒體傳言馬英九先生近日受洗為基督徒一事,馬陣營工作室立即有三點澄清:(1)馬英九先生一直有許多基督徒好朋友,三月十五日馬先生與一些基督徒朋友餐敘,朋友提議要為台灣及為馬先生禱告,馬先生欣然與朋友們一起為台灣禱告祈福,並沒有到靈糧堂受洗的情事。(2)馬先生小時候曾跟著大人在天主教堂受洗,但上初中以後,就很少去教堂了。所以實際上,馬先生並不是天主教徒或基督徒,也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馬先生對所有的宗教都是保持尊重與包容的態度,不管是對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回教、一貫道或其他宗教,馬先生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到各宗教的殿堂、會所或寺廟,均會以虔敬之心禮拜。(第三點省略)。
從這些澄清中,就可以知道馬英九先生對於宗教色彩較不明顯,未來若真要由總統宣佈台灣為基督化的國家,是相對比較可能。
第二,要宣佈成為基督化的國家,除非擁有極大的行政資源及國家重要權力,否則這樣的宣佈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會承受來自其他宗教的非議。然而,國民黨在立院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如果又加上擁有總統的職位,未來進行這樣的宣佈將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
不過,即使歷史真如此發展了,接下來的路才是重要的,我們並不在乎藍綠選舉的結果,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靈魂的得救遠比生存的環境更重要。要如何讓福音廣傳,如何讓更多人認識耶穌,才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目標。翟辛蒂牧師的預言,若在總統大選中,推進了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是,台灣基督徒的人數會持續且快速的增長,這將是我們接下來努力及觀察的指標。

要趕快跟上禱告的行列

本週的查經禱告會(97/03/20),有同工告訴我,聚會人數已經超過60人,感謝主,期望這不是一次偶然的現象,情願這是未來教會發展的常態。基督徒最基本的一項功課就是禱告,禱告讓我們與上帝進行談話,這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高科技技術,科學家嘗試要與宇宙中其他的生命對話,但如今仍無任何進展。
其實造物者上帝,已經給我們一種可以與祂聯繫的方法,就是透過禱告,就算人類未來真的能夠找尋到宇宙中其他的生命體,甚至可以對話,這一切的價值都無法與我們今天藉著禱告直接與造物者對話相比。
但可惜的是,一些基督徒反而失落禱告的價值,缺乏個人禱告生活,更別說是團體禱告、甚至代禱的服事。新約聖經非常強調禱告,並且勉勵基督徒儆醒禱告(彼前4:7)、懇切禱告(雅5:17)、隨處禱告(提前2:8)、不住的禱告(帖前5:17)、恆切禱告(西4:2)、多方禱告(弗6:18)、恆切禱告(羅12:12)、禁食禱告(徒13:3)、跪下禱告(徒9:40)、整夜禱告(路6:12)、曠野禱告(路5:16)、俯伏在地禱告(可14:35)、站著禱告(可11:25)…,這裡面有禱告的態度也有禱告的方式。
今年在教會中,推動72小時禱告,禁食禱告,邀請特會講員分享禱告的信息,都是在強調禱告的價值與意義,基督徒應該學會如何善用禱告,這是上帝為我們在這充滿苦難、罪惡、試探、攻擊的世界,一種最佳的防護罩與反擊火力,失落這個禮物,我們將處於危險的狀態。怎麼說呢?一方面我們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結果名列於撒旦欲攻擊剷除的名單;一方面又沒有在屬霝的遮蓋裡,失落與主連結的生命。回復禱告的生活是刻不容緩的,永遠不要想等我有空,這是撒旦的謊言,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趕上禱告的行列,脫隊的信徒是危險的,因為聖經說『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彼前5:8)。

憑信心交託

剛來桃園聖教會,我記得偶爾還會有失眠的情況,仔細回憶起來,通常是隔天有重要的事情要發生,例如重大的會議、聚會或重大的危機。在那個晚上,我會因為思緒混亂、緊張而無法入眠。
常常一邊告訴自己要睡覺了,但卻仍然不自覺又想到那些事,結果翻來覆去,就到清晨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失眠痛苦的經驗,讓我屢次學習一種交託的功課,我發現當我們每一件事都先禱告再去進行,就會減少焦慮,思想也比較不易混亂,真的交託了,就不再拿回來想,就讓上帝去處理吧。現在即使晚上喝咖啡,也可以順利睡著,為何要喝咖啡呢?因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做完做不完,都已無所謂,反正已經學會交託的功課。以前羨慕別人神經線大條,好像天塌下來都不會怎麼樣,現在覺得自己好像神經線也變大了…,不過差別是,感覺沒有變鈍。

暮歸的老牛

主日晚上,終於完成一天的服事,走在街頭,看著手錶,已經十點半了,雖然累了,但突然又想起,今天教會好像有開冷氣,不知道冷氣有沒有關,特別講台鋼琴邊那一台小台的,最可能被忽略,由於不確定,加上時間已晚,就不讓女傳道出來做這些事,打起精神,自己回頭又走回教會,從頂樓一層一層巡視下來,確定沒有問題,才真安心回家。
記得幾年前,桃園聖教會就發生過一次,主堂冷氣沒有關,好像吹了三天才發現,那一次感覺真的很難過,教會白白付出三個全天的電費,如果當時能提早發現的話,就可以避免這個損失。從此以後,心中就常常懸著這件事。
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看見這些事,大部分的人聚會完,就回家了,但是看見的人,就有責任。聖經的教導也是如此,耶利米看見杏樹枝,上帝告訴他『我留意保守我的話』;耶利米看見燒開的鍋從北傾倒,上帝告知『審判將至』,為此他就竭力傳悔改的道。不是每個人看見杏樹枝都有感動,也不是每個人看見傾倒的鍋都能有此體驗。然而,看見的人,就為此付上代價。
所以,雖然巡大樓似乎不是牧師的工作,但是我看見需要,我願意為此付上代價。並非因為我是牧師,我就必須高高在上,並非我是牧師,我就不做卑微的事,反而,常常我願意俯就卑微,即使並沒有人看見我所做的,但我知道,上帝每一個細微的細節祂都知道,這就足夠了,有這層領悟,走上歸途,心中是喜樂的。其實這樣的動作,我已經忘了做了幾年,但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都深知這將會是一種得祝福的機會。

禱告~飛越時空的領域

屬天就不會屬地,天與地似乎相連,但沒有重疊。不過,耶穌曾經說過一句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二者重疊的可能性。耶穌在路加福音17章21節談到『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心裏或作中間〕』。神的國是屬天的,然而這屬天的國度卻可以在屬地裡面。
另外,耶穌也談到兩個世界如何彼此牽動,太18:18『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天與地並非完全沒有連結,我們在地上捆綁與釋放的,在天上也同樣成就。倒底是何種力量,將兩個不同的世界拉在一起,這個關鍵就是禱告。因為緊接著的經文,太18:19『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是屬地同心合意的禱告牽動屬天的國度,注意,我要強調的是屬天、屬地、同心合意的禱告,這三者的關係。當屬地的世界,有兩位以上的人,同心合意禱告,屬天的世界會有所回應。
屬天的世界有何特別呢?屬天的世界擁有一切的豐盛,那是一個完全的地方,極致的幸福、美滿、平安、喜樂、能力、榮耀…,它有人世間美善事物的最完美呈現。當我們在地上任何的缺欠、軟弱、失敗、羞辱,藉著禱告,我們進入屬天世界支取我們一切的需要。禱告引導我們進入上帝的豐盛,禱告彷彿時光機器,使我們來回於屬天國度和屬地國度之間,在那些禱告的思想和言詞中,我們藉著基督的應許~『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14:6),穿梭於時空中。
禱告是如此奧秘,如同開啟時光之門,但禱告也是如此簡單,幾句真心的言語,沒有太多繁文縟節,就能讓造物者樂意傾聽。讓我們更多的參與禱告吧,樂意禱告、常常禱告、不住的禱告、團體的禱告,在此呼籲並邀請更多的信徒一起來參與教會週四晚的禱告會。

主的教會向前走

這次總會大會,議案不多,但最為人注目的議題是執事選舉的資格有了大幅度的改革,這個改變隨即在論壇報被刊登出來。這個改變象徵台灣聖教會的決心,對於教會領袖有了更深的期許,要回到使徒行傳執事的標準。徒 6:3『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過去整個台灣聖教會因為在發展中,體諒教會沒有人才的窘境,主要訴求在於『好名聲、智慧充足』,但是對於『聖靈充滿』這個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著墨。
總會大會的改革,在於這三個層面都有更顯著的定義,未來選執事,必須符合幾個重要的條件『接受教會門徒訓練課程且實際參與教會事工三年以上』、『崇拜及週間聚會,出席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確實遵守十一奉獻且熱心於本教會之其他奉獻者』、『有好名聲,熱心領人歸主』。這個『週間聚會』指的是教會全面推動的聚會,例如查經禱告會,而非僅指團契、小組。
以此標準,未來要能夠選上執事,必須付上極大的屬靈代價,他絕對是一個委身者,也是信徒的模範。我們無法臆測這樣的標準,對於台灣聖教會所屬的教會將有何種衝擊與結果,但我們可以想像,這絕對是合神心意的結果。
上帝要用的器皿,是聖潔的,是忠心的,是委身的,是肯付上代價的,從第一代的使徒,個個為福音為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到如今上帝仍然期盼祂呼召與揀選的領袖,也有這樣的心志。
在林前15:58『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保羅勉勵我們基督徒,為主做工的態度是要『竭力』,竭力就是『用盡力氣』。我們的感覺不一定很舒服,甚至是比辛苦更苦的『勞苦』,但是主會記念這一切,因為沒有一份服事上帝會忘記,祂宣稱『不是徒然』,意思是『不會白做』。

4月開始GLN『裝備門徒、領人歸主』的小組

當我們聽到GLN這個新的名詞,並不要在意,重要的不是這個名詞的含意,而是這個名詞所要做的事。GLN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種可以裝備門徒,並且使他們活出上帝心意的方法。雖然它是以小組的形式去完成,但絕不能用過去小組的觀念來看待它,因為在GLN小組裡面的人,都很清楚自己在這裡的原因,也深深明白自己生命價值的所在,他是要活出上帝的計畫與心意的人,如同太20:28『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人習慣活在自己溫暖舒適的環境,人不喜歡改變,然而,要活出上帝的心意,絕無可能維持原來的環境不變,這正是基督徒此生最大的挑戰。如何在世界溫暖的懷抱中脫離出來,進入十字架的道路,這往往沒有機會兩全的。約壹2:1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
難道我們一定要做決定嗎?我們豈不能將主日奉獻給主,其他的日子交給我們自己嗎?當然,這種切割是片面的想法,上帝也可以說,好,那我也只祝福你主日,其他日子你自己想辦法,你會同意這樣的選擇嗎?這一生,你在乎的是什麼呢?雅各對法老說,我一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事實上,他當時已經活了130歲(創47:9)。
我們的生命在好不在長,我們的生命應該讓它有價值,這個價值不是世界的標籤,而是上帝永恆國度的眼光。太16: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我們即將在4月份起,開始『GLN領袖關懷小組』,未來將成立兩個小組,一組在週六晚上7:30-9:30,一組在週日下午2:00-3:30。第一代領袖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由牧者團隊邀請,另一個是信徒自願參加。兩個小組都將由曾牧師直接帶領,我們將朝向上帝的命定前進,找尋並活出生命的核心意義與價值,想要參與GLN第一代領袖關懷小組者,請直接向牧師報名,不分年齡,不分性別,請預備好自己的心,我們即要出發了。

活出上帝的命定

上帝的旨意為何?是基督徒一生追尋的目標,從選擇學校,到選擇職業,甚至選擇婚姻;從買賣車子,到買賣房子,我們都在嘗試做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這些重大決定,將影響我們的生活甚巨。
但是,這些選擇只是我們生命裡頭一個點或是一個片段。其實我們更需要瞭解的,是上帝所期待我們去實現的,而不是我們所想要成就的。當你拿著麥克風,你可以用來敲人的頭,你可以拿來打棒球、撞球,你可以射飛鏢,但是你知道,麥克風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收音並放大聲量,唯有用在它原來被設定的角色,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我們談到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角色,上帝揀選了我們,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賜與職分,並賦予我們一個計畫,祂期待我們去完成。如果我們沒有找到自己的角色與定位,我們就無法活出生命的最終價值。
上帝的旨意很多,但是最明顯的只有一個,就是彼後3:9b『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每一件事都有重新再來的機會,唯獨得救是一件嚴肅的問題,沒有人有把握將來還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而上帝也不願意有任何人做了不正確的選擇。耶穌也談到得救遠比趕鬼更重要,路10:20『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從耶穌復活升天前所留下的使命,太28: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也可以看出我們的主最在意事情仍然是關乎得救的事,這也是祂道成肉身甚至犧牲生命的主要理由。
過去我們活在世上,主要的目的是『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1:26),但亞當與夏娃的失敗,引我們進入這受咒詛的世界,如今這些原始目的已不重要,因為天地將要廢去,彼後3: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我們應該在乎的,是活出上帝的命定,按著我們被賦予的角色,完成上帝對我們的計畫。

我們都需要經歷一種來自聖霝的改變

每個人都會有某些不能接受改變的堅持,有時候甚至成為某些不可碰觸的地雷區,一旦觸及這些話題,一旦面對這些事情馬上就會像刺蝟一樣緊縮起來,並且枝枝帶刺。
但這不代表我們是正確的,只是我們不願意去面對或者去經歷這些可能影響我們舒服環境的氣氛,我們寧可維持現狀,讓這樣的安全感製造一種我們很好的假象。
然而,我們內心深處在某些時刻,是能夠意會到我們的不足與軟弱,只是我們讓這樣的感覺瞬間流逝,那一瞬間,可以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但卻是要負上代價的。
事實上,沒有改變是不需要負上代價的,耶穌所呼召的門徒,最瞭解這種代價,他們已經撇棄一切跟從主,然而,跟從主的代價,卻不止是撇棄一切,他們還要徹底面對自己性格上的問題。
沒有聖霝的幫助,改變是何等的困難,即使屢次親眼看見大神蹟的門徒都無法改變他們的個性與觀念,然而主要他們禱告,等候聖霝降臨,我想這是改變的關鍵,因為聖霝內住在我們的心,並且我們持續接受聖霝的充滿,我們才能開始經歷一個連續改變的過程。
聖霝在我們裡面,一刀一刀的切割與形塑我們的生命,將我們不好的部分切割去除掉,並以更新的形式存在,我相信這就是保羅所說林後 5:17『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這不一定是瞬間的經歷,它更可能是一種一生的學習,那新造的人,是用無數的眼淚,以及痛苦的經歷所換來的,但前提是,我們願意接受改變的決心,否則,至終我們也能選擇像法老一樣,即使有十種可怕的災難,仍喚不回一顆剛硬的心。

讓禱告的火燃燒在我們當中

這次在新加坡,打電話回來關心接力禱告的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大家都很認真在進行這個事工。對於禱告的熱情,對於禱告的心志,越來越強烈。
我相信,我們不僅著眼於想要得到什麼,更重要的,在於我們可以付出什麼!這幾乎是一種委身與服事的態度,我祈求神讓這恩膏繼續充滿在我們教會。
現在早禱會人數也增加了,查經禱告會,火力更是不在話下,我們越來越經歷聖霝的同在與更新。生命本就是如此,委身於更值得委身的事工,就如同保羅所說,林前 14:1『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很多人只追求方言、醫病恩賜,然而保羅卻認為最值得切慕的恩賜是先知講道。
同樣的,很多人羨慕其他的服事,就像帶敬拜、擔任司會、小組長、團長、執事。然而,我要說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服事反而被忽略了,那就是禱告的服事。
我相信你們一定同意,沒有一種服事不需要禱告,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禱告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一種服事。
未來,四月份,伊美牧師將來我們教會,教導禱告的課程,也進行醫治的服事,我們求主幫助,我們不僅禱告,也讓我們有更正確的信仰態度。

生活即敬拜

在三一基督徒中心的訓練非常紮實,常常訓練幾分鐘就宣告一次。訓練到一小段落,就站起來禱告,訓練到一階段就舉手禱告。真的是時時刻刻在敬拜。我突然體驗琴與爐的敬拜精神就是這樣,雖然三一基督徒中心沒有談到琴與爐,然而這是聖經教導的真理。
每一天都有新的領受,每一時都有新的體驗,每一分每一秒都很有很多更新。幾乎與室友,天天分享到超過午夜,雖然我們上不同階段課程,但是領受都非常多。每一天一早就要起來,但都不會覺得困難,睡眠在這裡不是那麼重要,連鬧鐘都不用調,自己就是會起來,我知道這是聖霝溫柔的呼喚。
新霝的饗宴讓我們忘了疲憊為何!如同詩篇說,『詩 57:8 我的霝阿、〔原文作榮耀〕你當醒起、琴瑟阿、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享受這美麗的一天,一早我說,主啊更新我,讓我今天有美麗的突破。是的,我相信這宣告會成為真實,我相信你會為我成就。

不要懷疑,聚會時間可以超過三小時

TCC(三一基督徒中心)的禮拜堂就像文化中心的禮堂,舒適的座椅,亮麗的燈光,多媒體控制,沒有十字架,連一支都沒有。剛開始我不太能適應這樣的教會。但是慢慢的,我可以體會他們的心意,因為這是一間宣教的教會,他們以傳福音為主要的目標,他們讓人來教會像來社教館,自由、輕鬆、自然,藉著節目與聖霝引人歸主。
在如此輕鬆的環境中,要如何營造信仰氣氛呢?我發現他們很強調敬拜讚美,一個敬拜讚美下來,都超過一個小時,當然它分散在不同的時段,幾乎每一個流程都離不開敬拜讚美,它是連接每一個程序非常重要的環。所以一場聚會下來,幾乎是三個多小時,很難想像吧!在台灣的教會,聚會超過兩個小時,已經有人自動離席了。不過,我發現,他們為了讓人可以久坐,在環境上下了很多功夫,聚會的環境非常舒適,每一個流程也非常享受,三個多小時,可是很快就過去了。

單身的日子我來了

心裡還是掛念家人、教會,雖然已經出國了。很多事想做,但都做不了什麼事。室友說傳道人不太懂得怎麼休息,好像真的是這樣,每次參加教會的戶外活動,幾乎還是與人在談教會的事工,不然就是顧小孩,好像離了家人、事工,簡直忘了怎麼生活。
我覺得現在又開始單身的生活,遠離塵囂,遠離工作,也遠離了家人。雖然不太適應,但逐漸回想以前單身是怎麼過日子,一點一滴的記憶又回來了。不過,比較起來,我還是寧願現在的家庭、教會生活,更多的色彩,雖然更累,但更喜樂。

新加坡的海鮮

新加坡的食物真是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台灣沒有這種料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整個外食的過程還算順利,但偶而需要用到我那破破的英語,讓對方感受到聽懂的樂趣。
我觀察到有趣的現象,吃飯時間好多人都出來了,到處都是人,聽說是因為新加坡人幾乎都是外食。
雖然天氣很熱,但餐廳少有冷氣,找了一家看起來還蠻特別的小吃店,也不知道自己點了什麼,反正都是一些特殊的名稱,一邊擦汗一邊吃,享受在其間,真不知現在喝的是自己的汗還是湯,反正都鹹鹹的。此時突然我的室友流起鼻血,可見天氣有多躁熱,一點都不誇張,我想玉昕可能不適合來這裡,他也很會流鼻血。
據說,這裡的海鮮很好吃但很貴,是我的室友說的(他上次吃了六、七百台幣),他來新加坡參加研習會已經四年了,算有一點點資深,不知道這些天當中,有沒有機會吃到,不知道這樣的慾望會不會太奢侈,算了,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吃海鮮,加上想到啟示錄提到將來會有一頭海獸出現協助敵基督,就更不想吃海鮮了,(各位讀者千萬不要當真)。

想像宣教精神

來到新加坡,住在某家飯店,這飯店的格局讓我想到2007年教會郊外禮拜去住明治飯店舊館的印象,明治飯店,屋如其名,是日本時代的老舊建築,那種看起來乾淨但卻是古老的設備,例如:傳統電視、衛浴、櫃子、琉離台、電話、地毯、門、桌椅、窗簾、床、冷氣…,其實,我應該早要想到裡面的狀況,因為新加坡舊稱獅子城,這飯店也叫獅城,可見有多古老。
不過,這裡比明治可能還要再差一點,因為房間內,沒有拖鞋、面紙、吹風機、盥洗用具…,再仔細看,床單還有許多小孔,可見也使用了蠻多年了。導遊說,出門讓飯店整理房間時,要在枕頭底下放一塊錢美金,我與室友~另一個教會牧師討論,兩天再讓他們整理一次吧,因為感覺除了倒垃圾,其他幾乎沒有需要整理的地方~。
不過,既然都能適應明治,獅子城又如何!那台老舊傳統電視,第一天我就把插頭拔下,改插筆記型電腦的延長線,電視開都沒開過,我想這裡面的設備,除了衛浴跟電源,我大概都不會去用吧。理論上,應該要開冷氣的,因為很熱,但我們這一台冷氣,不冷但有氣,這氣是我們的火氣,算了,就當作是在宣教。
其實,一切我都可以接受,唯一真的讓我受不了的是網路問題,我在房間內,偵測到一堆無線網路訊號,但都有鎖密碼,還好這飯店也有無線網路,但連線後才發現,什麼?這飯店的無線網路居然要收費,一個小時115塊台幣,而且不能分段使用,例如先用五分鐘,然後隔天再用五分鐘,它必須連續使用一小時。所以,雖然有無線網路但還是忍耐不用。
打開電腦想說做點其他文書處理,疑,怎麼都暗暗的,什麼?整個房間只有門口燈、床頭小燈跟廁所的燈,看來我只好在微弱的星光下,打了幾個字,心想算了,還是睡吧,當時才晚上九點多….。我決定隔天早一點起來打一些資料…。漫長夜晚終於過去,六點醒來看,天色很暗,等到七點還是略暗,等到八點終於全亮了,這裡天亮的好慢,第一次感覺天亮是一件多麼喜樂的事,我可以打開心愛的電腦,讀聖經軟體,寫一些心得,但是…,已經要去吃早餐了,因為遊覽車八點四十分要來接,這是什麼生活啊@!$%(想像蠻荒野人蜂擁而來的畫面)。
後記:在車上,遇到另外一名認識的牧師,住同一飯店另一層樓,他說,他給這飯店一顆星,一顆黑星,聽到這裡,心裡真是會心一笑。

宅男日記

常聽信徒分享,很想出國去玩,或者細數已經去過哪些國家,但聽這些分享,並不會讓我對於出國有心動的感覺,因為我是居家型的個性,又或者是因全職事奉、牧養教會的心志,現代有個新名詞,對於我這種反應,叫做『宅男』,我不會渴望出遠門。記得以前讀神學院時,最遠去過蘭嶼傳福音,坐那種小飛機,還蠻有趣的,但並沒有引起我出國的興趣。
結婚後,有人送我們去日本玩的兩張機票,那應該是第一次真正的出國,雖然短短五天四夜,但是第一次感覺出遠門的樂趣,不過,一回到台灣,還是回復原來的感覺,覺得還是台灣好。
之後是2007年去韓國禱告山研習會,也是五天四夜,這次行程不是去玩的,是在靈裡學習與充電,沒有旅遊時間,只有最後一天有三小時到賣場去買東西,感覺非常不像出國,因為幾乎都窩在同一個地點。
接著是2008年二月26日,來參加新加坡TCC的研習會,這次時間上比較長,總共八天七夜,見到非常多的華人,其實也不像出國,行程也僅於飯店和教會之間,由遊覽車接送,幾乎好像在台灣參加研習會,我想也因為如此,我對於出國的感受是越來越好了。
我常在想,如果不是這些研習會或者別人的愛心招待,恐怕我到現在還沒出過國。但很奇妙,我越不想出國,上帝卻不斷藉著各樣服事的機會,讓我不得不到國外去。再回想,記得先知幾次對我預言,我會開啟許多的宣教工作,而且我會先去看,然後帶信徒去。果真如此,我相信未來出國的機會,恐怕會越來越多,上帝正逐漸且溫柔的在改變我的性格,讓我對於出國有新的感受與接納度。讓先知那種看起來似乎不像我個性的預言越來越有可能成就,願一切榮耀都歸於主。

桃聖社區歌唱班第一次的觀摩行

這個觀摩會是在禮拜六,原本是師母要去參加而我留守教會,但後來我被好幾個人邀請,心想,這雖然是整個教會事工其中一件事,但卻是桃聖社區歌唱班的大事,於是就轉換角色,我去參加觀摩會,師母在教會留守。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只知道我的出現,代表牧師對這個事工的看重,這是意義大於實際,所以我也非常高興的去感受每一個參與者那種投入的心情。會場共有三個單位,每一個單位都是服裝整齊,其中還有一個單位是曾經多次比賽得獎的,不過整場聽下來,我覺得還是自己教會唱得最好,這也是許多人問我的回答,或許是感情作祟吧!但我就是這樣感覺。
回程,上帝讓我發現,其實我來到現場,有祂另外的美意,至少有四件事,是上帝給我的功課:第一,我載弟兄姊妹來去會場,在我駕駛座旁,坐著一位剛來參與歌唱班沒多久的慕道友,我把握機會分享了一些見證給他,我相信聖霝會讓這些話語在他的心中紮根。第二,教會一姊妹當時頭痛得厲害,她發現我在會場,在活動前請我禱告,我就按手在她頭上為她禱告,當觀摩會結束,她告訴我頭痛已經完全好了,感謝主,願榮耀都歸與神,這個見證她在禮拜四禱告會也出來見證了。第三,對於社區歌唱班,這個廣大的禾場,我有更多的認識與看見,因此能夠知道怎樣為這個團體與事工禱告,我相信,很快的,上帝還要在這事工上,做更多新事。第四,因為幾乎所有人都上場了,沒有人可以拍照,所以剛好我扮演一個攝影師的角色,還好看到拍出的結果,堪稱勉強稱職。

一定會成就的禱告

詩138:8『亞威必成全關乎我的事‧亞威阿、你的慈愛永遠長存‧求你不要離棄你手所造的。』
為何詩人能夠如此肯定上帝的心意?為何他能夠肯定的說『亞威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許多時候,我們只敢說,大概或許可能是,也許可以這樣說。因為我們對上帝的心意,無法百分之一百的肯定。
當我們常與人對話、溝通,慢慢的我們對人會有越來越多的認識,我們知道他的習慣,我們知道他的喜怒哀樂,甚至知道他的地雷區,基於這些體認,我們就慢慢能夠與他相處融洽,有一天,我們也能很肯定的說,他一定會接受這個建議;他一定會做這個決定;他一定會選擇這個答案。
如果我們常與上帝對話,我想我們也將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把握,如同詩人的感受,我們瞭解上帝的原則,我們可以感受上帝的情緒,我們可以觸摸上帝的心意。如此一來,我們所求的,就不會是妄求,我們所求的,也一定會被亞威成全。

生日宣言

我的生日不是2月29日,所以每年都有,生日在意的並非生日蛋糕,而是在這多活的一年開始,我如何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與意義。如果能體驗生命是一種恩典,那麼生命的歷程才能更有價值,雖不能做到焚膏繼晷,也能善用每一天。我生日最深的願望,是看到神的心意與計畫在我身上實現。這樣「生」是上帝的工作,我不能參與,但「日」是我對神的回應,我積極參與。
如同加拉太書二章20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 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

衣櫥永遠多一件衣服?

有人說,女人的衣櫥永遠少一件衣服,我認為這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衣櫥永遠多一件衣服。
怎麼說呢?少一件,就會想去買,有能力就多買,最怕是沒有能力或沒有需要還硬買,結果多那一件就會後悔莫及。
前幾天整理電腦,找到五年前剛來桃園聖教會時,寫的教會組織方案,當時提了三種方案,結果經過好幾個月的討論,通過的是修正後的第四案。當時我覺得像洩氣氣球,也有些難過,因為很多想法都被改掉了,去頭去尾又去中間,幾乎除了語氣像我的以外,其他都不太像我的計畫,不過唯一高興的是法案終於通過了。
為了那一點點的成就,我還是蠻高興的,至少每一位執事都接受了,有共識要推動才有合一、力道。經過了幾年,其實該法案陸續又修改了許多,到今天,有七、八成又回到我以前的構想。有時想來有些感慨,如果當時直接用我的案不就好了,可以少走許多路。
然而,很多事並不能因為我想要就一定能夠如此,因為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其背景,不一定能馬上接受具衝擊力的改變,強勢通過,只怕反造成底下暗潮洶湧或彼此的猜忌,這會讓惡者有破壞的空間。也或者,以當時的環境用我的案也不定能行,每一種環境都有它需要的認知與條件。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會讓正確的東西顯露出來,很多事不是光用頭腦或嘴巴講,也不是靠一股熱忱與衝勁,而是要能經得起時間考驗。以前我常受不了教會會議過程拖拖拉拉的,往往一個議案會經過兩三個月才定案,但現在除了某些具急迫性的案子外,我通常樂意經過幾個月來思考事工,多聽聽不同的意見,多感受不同的產品,多分析各種可能性,讓每一件事工更有周延性。其實,更重要的,放慢速度、放慢心情,才能聽清楚聖霝的聲音。
我發現這樣的生活哲學,讓我少買了好多東西,很多東西多想一想,其實就不會買了。當然,還是不能避免,打開衣櫥,怎麼多了一件沒用的衣服,打開書櫥,怎麼多了一本沒用的書。走進客廳,看見一個沒用的物品。不過,說真的,這種遺憾終於可以降到最低了。

我看見閃電直擊我們教會

昨天禱告會結束後,去我媽媽那邊接玉昕,回程在中山東路上靠燦坤附近,突見一異象,有一道閃電從高空往教會方向打下去,當時我確定並沒有真正的閃電,因為天氣是好的,那是異象中所見,我不知是何意?晚上刷牙時,心中閃過一句經文,路10:18『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難道我看見的異象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撒旦為何墜落在教會之處呢?這是過去的事件,一定有霝意,隔天早上我去查該處經文,發現關鍵在於下一節,路10:19『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甚麼能害你們』。就在這時候,我的心豁然開朗,喜樂湧流,原來就是這一回事。原來整個異象是談到昨天禱告會的結果,當我們禱告,惡者也會反擊,但是在一個有聖霝運行、大能恩膏的聚會中,聖霝工作在我們的教會,神給我們權柄,可以勝過惡者的一切能力,我們沒有什麼需要害怕的,這是一個得勝與安慰的訊息。在一個合神心意的禱告會中,神將得勝權柄賜給我們,雖然惡者會因為信徒的禱告而反擊,但我們一定可以勝過牠。

聖誕迴響

12/22晚上,有一位同工問我,聖誕節慶祝後,有沒有檢討會,我不太確定,有兩個原因,第一,緊接著有跨年的事工及教會新年度預算和事工審查會議。第二,過去檢討會的模式不是很成熟,果效不明顯。但回來之後,我卻有所感,不管日後是否有機會檢討,至少我是已經有所反省。
這幾年來,基督教節慶的重心似乎慢慢從復活節轉成聖誕節,長久以來的爭議也轉成另一種形式存在。
過去教會面對聖誕節的爭議在於,耶穌根本不是12月25日誕生,又何來12月24日的平安夜呢?整個慶祝顯得不倫不類。但另一種說法,認為這是一個傳福音的機會,既然普世都已認同12月25日為聖誕節,那麼就好好藉此機會傳揚福音吧。顯然,各教會依其理念決定是否過聖誕節。不過,近年來,教會多已接受聖誕節是一個傳福音的機會。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在慶祝聖誕節的意義上,是不是慢慢被世俗化或商業化呢?在聖經裡面,我們找不到聖誕樹,也看不到聖誕老人,更不用說麋鹿、雪橇等,這些商業化的巧思在歷史中漸漸融入聖誕節的裝飾中,這些美麗的佈置是否已經喧賓奪主取代了耶穌的角色?
但是教會能不跟著潮流走嗎?如果你是要得這些人,而他們所認同的聖誕節就是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時,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呢?如果教會無法找到清楚的定位,最終只能跟著潮流走,直到被潮流吞噬為止。
我認為潮流不一定是對的,但潮流可以轉為上帝的工具,但工具終究是工具,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要用來凸顯真正的主題,失去了這個比重,模糊了這個焦點,就算是被潮流吞噬了。
聖誕節的節目,不管多麼喜樂、幽默,不管多麼感人、豐富,耶穌降生的意義,仍是整個聖誕節的主題。所有的佈置都是圍繞這個主題,所有的節目都是為著這個主題而設。否則一整個月下來的辛苦,會有一種茫然,不知為何而戰?
那麼我們又如何知道耶穌是不是整個活動的主角呢?其實只要從與會者散會後的反應就能曉得,他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所營造的結果。
於是關鍵來了,整個聖誕節的籌備的思路應該是雙軌的,一方面教會必須營造以耶穌為主角的環境,另一方面教會又必須思考與會者他們可能的感受。在此平衡的思路下,我們才有可能運用聖誕的潮流,而不是被聖誕的潮流所利用。
以賽亞書四十8節提到『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 神的話、必永遠立定』。應用至聖誕節來看,正所謂外在的美麗裝飾、感人節目終究會消失,只有基督教信仰才有永恆的價值。如何藉這些會消失的東西,引出永恆的事物才是每年忙碌一個月的核心價值。

琴與爐的敬拜

琴與爐的敬拜,方式是音樂、詩歌與禱告的敬拜,程序是自由敬拜,原則是聖霝自由運行帶領的敬拜,範圍是擴及生活層面的敬拜。因此這種敬拜非常看重敬拜者及敬拜團本身的屬霝生命光景,當一個教會在敬拜讚美事工發展至一個階段,就不能僅止於音樂的服事或者詩歌的讚美,也許這是地面生活至極的表現,卻不是天上敬拜的方式。
有感於此,與敬拜同工研究未來敬拜的方向,確定逐步走向琴與爐的敬拜,方式看起來更自由,其實是更難,難在與聖霝的關係要更緊密,那是一種屬霝生命的流露,是與聖霝同工的敬拜。
或許會是艱難的挑戰,但卻是好的,因為當聖霝能大大的工作,就能帶出極美的服事果效,也能讓與會者得著各種祝福。這是聖霝的世代,我們需要聖霝更多的恩膏在教會及服事中,我們需要更多聖霝的感動及引導,聖霝啊!我願祢來!

神國常勝軍

要戰勝之前,要先面對爭戰,沒有爭戰就沒有所謂戰勝。神國的百姓,如同精兵,有戰勝的知識也有戰勝的經歷,更要有戰勝的決心。
這個爭戰不是屬世的,所以無法一概用屬世的戰略來面對,這個爭戰是屬霝的,來自惡者各樣攻擊的火箭,真正面對惡者的方法只有回歸造物者的最高指導手冊才有可能。
所以屬霝爭戰得勝的知識從聖經、前人的分享來,戰勝的經歷則是從面對爭戰來。想成為一個好的基督徒,就要開始學會面對爭戰。到哪裡去尋找爭戰呢?不用找,爭戰會自己來,有兩個爭戰的來源:第一,惡者,惡者可以分辨誰已經脫離他的管轄或誰正在脫離中,牠會主動來解決這些問題!第二,情慾,人內在墮落的本質,會帶來各種情慾與驕傲。
想快速結束爭戰的方法有兩個:第一,投降,離開教會或離開信仰,惡者就不用花時間在這人身上。第二,信心,用對上帝極大的信心來抵擋惡者的攻擊,惡者就無計可施。
然而多數人可能選擇長期作戰,慢慢在屬霝爭戰中,載浮載沈,這樣一方面可以仍然保有世界的享受,一方面又可以信靠上帝。不過這是一種可怕的想法,最容易不知不覺淪陷的策略。
而當中投降是最糟的策略,因為既然屬霝爭戰如此明顯,就更顯明聖經所說的話都是真實的,如果反而決定離開教會或信仰,簡直笨到可以。
所以信心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何營造強而有力的信心呢?那就是常常與主交通。不過忙碌是一種無形的殺手,叫我們無暇與神交通,基督徒不要上當,基督徒要更堅決的向世界宣告,我是屬神的,不管世界有多可愛,我願意與神有好的關係。
因此盡一切力量參與各種聚會,或者花許多時間讀經禱告,都是為了與神建立關係,這是一種增長信心的動力。
有人將基督徒分為真基督徒與假基督徒,我覺得這樣分會混淆基督徒的價值。基督徒沒有假的,假的基督徒根本不配擁有基督徒這個稱號。基督徒是一群學習成為基督門徒的人,他們曾經為了繼續擁有基督徒這個稱號,不惜犧牲生命。這些所謂假基督徒,只能稱為信徒,如果曾經受過洗,可稱之為會友,但基督徒只有給那些有決心學習基督並且樂意用信心面對爭戰的人。
你是信徒嗎?你是會友嗎?然而我更期待你成為基督徒,當你樂意成為基督徒,你就會成為屬霝的戰士,而且是常勝軍。

誰願起來服事這一世的人

徒 13:36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 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 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裏、已見朽壞。
昨晚不太好睡,也許因為孩子在床上翻滾影響我,也許是隔天要舉行石玉兄的安息禮拜,我不斷回想這幾年中與他相處的點點滴滴,卻又覺得此時此刻不宜想太枝微末節的事,然而,什麼又是我該想的事呢?
於是我慢慢擴大我的視野,大到我能從歷史中窺見上帝的作為為止。我看見在歷史的每一個階段,上帝按其旨意興起他的僕人來做特別的事,桃園聖教會從一個小小的佈道所,逐漸擴張它的帳幕,一個個地點的轉折,似乎都象徵它正在發展,每一個地點的選擇與更換都是上帝每一個階段的作為。而它真正進入一個現代化的教會就是從石玉兄擔任建堂委員會主席開始的,這一個兼具美學與信仰外觀的前衛建築,就因著石玉兄毅力、堅持、果斷的精神,在他的號召下,讓同工、信徒動員並投入建堂的奉獻,終究完成這個美麗的教會。
我嘗試把不同的人填入建堂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依其性格與特質,來思考各種可能的結果,得到的結論是,只有石玉兄這樣的人物,剛好退休、資深信徒、豐富情感、敢言敢做、擇善固執、邏輯清晰、行動迅速、愛主愛人、堅持信仰的特質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新的教堂。
如果再早幾年,他因著事業也不可能投入建堂事工,再晚幾年,他也可能因著其他委身的事情而不會投入建堂事工。換句話說,上帝在桃園聖教會的歷史中,設立了一個時間點,在那個時期他呼召了他的僕人石玉兄,來擔任整個教會更新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石玉兄走了,事實上,他已完成了他被上帝呼召在世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工,他盡心盡力,他忠心於上帝的託付,他的離開代表一個歷史階段任務的結束,但也留下一個美麗的服事腳蹤。
然而,誰又會是下一個歷史階段的開始呢?如果我們想要持續復興發展下去,我們會需要更多像石玉兄這樣獨特的人,誰會是下一波被上帝呼召成為桃園聖教會的領袖呢?其實,目前已經有一些同工被呼召出來了,他們也扮演獨特領袖的地位,但我們渴望的不會僅止於此,我們還期待更多的時代領袖被上帝呼召出來,一起來完成上帝更大的計畫。

無牆教會時代來臨了

接連參加教會兩次的社區歌唱比賽,以往我都是裁判,但這次我以觀眾的角度來欣賞整個活動過程,心裡有一種獨特的感覺,我在台上致詞時說「歡迎來到台灣聖教會82間教會中最前衛的教會」。
也許資訊不足,但實在沒有聽說過其他聖教會有舉辦社區歌唱比賽,看著越來越多的社區朋友參與我們的活動,實在可以感覺到,桃園聖教會已經漸漸走入社區,也漸漸獲得社區的肯定,那種教會的圍牆慢慢的消失了,處在會場中,我似乎可以感覺到一種爆炸性的增長好像就要臨到我們教會。
然而,我們是否已經有足夠的準備進入這種漸漸無牆化的教會模式,當教會與社會在某種程度的連結中,聖俗的觀念是要模糊還是清楚呢?我們有否能力區隔或堅持某些不可改變的真理呢?這恐怕是我們下一波需要漸漸釐清的癥結。
無牆化的教會絕對是需要的,但沒有牆的教會需要有更精準的觀念來維繫接踵而來的挑戰,包括世俗的挑戰、安全的挑戰、道德操守的挑戰、基督徒生命的挑戰,在台下的我,時而冒冷汗,時而興奮,我想未來的責任恐怕更重了。

那一夜冰天雪地

96年11月3日~郊外禮拜的前一晚,我開始感覺到身體不舒服,頭痛、腹瀉,而且全身發冷。我向師母要了一件最厚的棉被,即使如此,我仍然感覺到寒冷,事實上,那一晚天氣並沒有特別的變化,是我生病了,嚴重的病。
我躲在棉被裡,輾轉難眠,瑟縮的身體蜷曲仍然發抖,我猶豫要不要去醫院掛急診,但我似乎連起床的力量都沒有,心裡一直禱告,求主醫治,可是寒意並沒有減除,我逐漸感覺出寒意是來自手腳部位,以前痛風的腳,也有一點隱隱作痛的感覺,已經一年多沒有發作了,心裡納悶我現在是得什麼病啊,為何會全身發冷呢?我想起身,卻又冷得不敢離開棉被,想到明天是教會的郊外禮拜,心裡就更寒了,我這種狀況能夠出門嗎?
一整晚,在寒冷的感覺裡,內心迫切的禱告裡,熬到天亮了,不知是上帝醫治了我,還是我已熬過體內病毒的侵擾,還是外面天氣轉暖了,總之,我可以離開棉被下床了,但接下來還有一波新的困難要面對,因為一早六點半就要集合出發到西湖渡假村郊外禮拜,我懇求上帝幫我,能熬過緊接著一天的行程,我支持著疲憊的身體,幾乎每一站所停留之處,都在腹瀉、頭痛,直到晚上六、七點,回到了家,感謝主,我做到了,這一晚~沒有冰天雪地。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在信徒面前接受先知預言不是一件好的做法,因為不是每一個信徒都能成熟的去面對別人的預言,特別是針對牧者的預言,那種心態是八卦而好奇的。事實上,師母的預言就曾經被人拿來炒作分析,那種個人主觀解讀的傳話和討論能帶給教會多少幫助呢?
直到有一次,跟一位聖教會牧師請教他對在信徒面前接受預言的看法,他說他一年接受好幾次這樣的預言,他認為讓信徒明白牧者的預言雖然有利有弊,但整體而言,還是利多於弊,因為信徒需要知道上帝對他們所跟隨的牧者有何心意。
我幾經思考,覺得他說的是對的,不能因為可能的問題而因咽廢食,因此讓信徒知道上帝對牧者、對教會有何計畫反而是一件超自然的動力。從此,我在信徒面前接受先知預言,心態已能坦然自若。
其實,先知的預言,不能全都信,聖經也明言,先知的預言需要經過查驗,帖前 5:20-21『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即使現代所謂的先知,大部分都是以安慰、勸勉、造就的知識言語在服事,少聽見有關於個人未來的事蹟,這與舊約時代的先知有天壤之別,就算是這樣,我認為仍然需要驗證,畢竟只有聖經是上帝的特殊啟示,離開聖經,都沒有絕對的必然性。
先知的預言,對我們的生命有提醒的作用,我幾次接受預言,內容都幾乎有不可思議的一致性。大部分都談到我未來的宣教及教導的工作,在不同的場合與時間,得到近乎相同的結果,這未嘗不是一種查驗的方式,我越來越能肯定自己的方向與目標,我認為信徒能夠多接受先知預言,是一件好事,但信徒必須要有正確的心態。第一:不能立即全盤接受先知的預言,因為先知預言需要接受查驗。第二:多接受幾次預言,比對之間的共同與差異性,慢慢體驗神的心意。第三:將先知的預言與聖經對照,看是否有違背聖經之處。第四:預言內容有時候會附加條件,留意這些條件是否有達到。
也許在有些人的想法中,接受預言就好像接受算命,如同人家常講,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過,經歷過的人就知道,其實我們也不笨,預言的人其實也沒瘋,新約聖經清楚提到,先知職分與恩賜的存在,其實,放輕鬆的一點,即使你非常理智,也不妨接受預言看看,就用你的理智來分析這些內容,聰明如你,也不會少一塊肉是不是?

渴慕聖靈之後

弗5: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蘇牧師提醒我們,我們需要被聖靈充滿,但現象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滿之後所結出的果子,那些表現就如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所言「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當我們開始窺見現象之堂奧,絕不要停步於此,畢竟那不是最終的目的,我覺得他有一件話反而比這些都更需要被深刻記住「不要成為超級的基督徒,我們要用兩腳走路」,這是平衡的基督徒生命。
我看過太多在經歷現象之後仍然故我之基督徒,也看過在現象之後比以往更形驕傲之基督徒,他們不知不覺間將一腳抬起,只用單腳在走路。
現象終會過去,就如同狂風暴雨之後還是會歸於寧靜,到頭來還是需要面對內心最深處的自我,你是否已經預備好破碎。

還沒要睡啊~?

這數日來,家裡有一種反常的現象,以前都是我最晚睡, 師母則因為陪小孩,較早睡,這種現象雖非每一天,但幾乎都是如此,即使隔天有早禱會,仍然不例外。
然而一切有了改變,近來都是師母比我晚睡,當她陪小孩睡了之後,她就會繼續來書房工作,而我大概都在午夜12點半至1點睡覺,而她都是在之後才去睡。
以前都是她半提醒半責備叫我去睡覺,現在換我提醒她不要太晚睡。
究竟發生什麼事呢?讓一切作息完全改變,那是因為教會幹事請休一個月的假出國去了。這是一個非常時刻,因為在這個月中,有幾件大的行政工作需要完成,像特會、郊外禮拜、喜樂活動、聖工聯席會、執事會等要召開,光是行政作業就很繁瑣,加上師母原有的工作,再加上三個小孩都同時發燒、感冒,每日忙得焦頭爛額,她幾乎從早到晚都在教會。
怎會如此呢?因為這是一個愛的選擇,當幹事提出需要一個月請休假時,我們就意識到,教會的行政工作,太過繁瑣,非一般人能夠接手,時間僅一個月,光是訓練人就可能用掉這個月,何況又有重大行政工作等著處理。
深思之後,師母毅然決然出聲,接手這個工作,即使要有相當的覺悟!這份額外的服事,偶有弟兄姊妹笑說,沒關係,多一份外快,事實上,這沒有被歸類為加班,所以我說,這是一份愛的選擇。
雖然連累到整個家庭生活,雖然每天疲憊不堪,雖然幾乎全家都生病了,但是就如同做在主的身上,一樣的甘甜,我們全家都支持她所付出的一切。
這的舉動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我們讓弟兄姊妹明白一件事,服事是一種委身,是為主做,不是為人做,不需要去計較有沒有任何的報答,這與世俗的工作決然不同,服事者需要調整好自我的心態,不要樣樣向錢看。
第二,有些服事,的確會影響家庭的生活,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先建立好共識,免得將來因為服事彼此不諒解。當師母額外接了這個為期一個月的服事,雖然改變了家庭的作息,但是我們都可以因著她的信心與愛心歡喜快樂。
在此僅代表我及所有小孩及阿蜜,向這位辛苦的師母表達最高的敬意。

2008年的教會目標

代上4:10「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 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兩年前其實我已經設定2008年的目標,只是2007年8月有一特會講員,正巧問及這個問題,我還未來得及回答,他已經告訴我目標為「突破」。我很訝異他為何會突然談到這裡,他是個外國人,中文也不通,應該不知道我設定的目標為何?當時我想,或者神給他的感動,因為他有知識言語的恩賜。
進入10月,我與團隊正要研究2008年事工,條列至年度目標一項,我陷入思考,要用原來我設定的目標還是「突破」這個目標?我仔細想這四年來的年度目標為何?「關係的更新」、「信仰的更新」、「生命的更新」、「聖靈的更新」。剛好是四個向度,談到四個更新,如果明年目標設為突破,就是在這四個向度上繼續突破,而且是四個向度一起突破,2008年變成一個綜合年,也是一個突破年,突破原有的限制,更上層樓。
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兩年前我所思考的目標,神藉著特會講員來修正,神知道何種目標更好,當我開始將明年事工的討論放在禱告中,神就介入我的生活、我的思想,讓祂的旨意成就。

少壯之努力

近日與幾個同工代表教會到桃園少年之家去關懷,這已經是第三個年度這樣做了,目的是希望不要只是奉獻錢,而是能真正對福音機構有認識,保留更進一步關心的機會。
每一次去都聽負責同工侃侃而談,看著、指著牆上所張貼關於少年之家孩子的成就之剪報,數算著該機構少年的成長與改變,看著他們的努力,我們也跟著興奮起來,就好像我們也參與在其中一樣。這一次我們去拜訪,正巧「好消息頻道」也去拍短片剛出外景回來,預計在11月播出。少年之家孩子的轉變,已經是整個社會有目共睹的,不論是阿扁總統,朱立倫縣長都有獎勵與肯定過少年之家的事工。
我記得負責同工,對他們的教導有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非常看重靈性的培養。這些少年曾經都是離家成為社會的邊緣人,已經自我放逐了,但是神再次給他們機會,藉著神與人的愛,幫助他們從黑暗中走進光明。他們每天都有一起靈修聚會的時間,他們也參加教會的禱告會,主日更是不用說,甚至還協助教會一些服事的工作。我記得去年我們與他們的教會有聯合禱告會,我還曾經與那些孩子,一起小組禱告過,看著他們認真禱告的神情,可以知道他們是真的有信心在屬靈的追求上。
這些孩子讓我們感覺到,其實他們都曾經存在一段辛酸的故事,常常是因為環境不好,漸漸扭曲他們的人格與價值觀,但再黑暗的人都有改變的機會,只是需要有人願意付代價真正去關心他們。
少年之家,在神的恩典中,讓朽木漸漸變成奇耙。正印證聖經的一段話「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如果環境惡劣的人,都願意努力向善,那麼一些處在舒適環境中的人,是否更應提醒自己,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環境,數算自己有限的年日,以便更有智慧。(詩90:12)

26天異象輪

美麗華摩天輪繞一圈17分鐘,異象轉一圈要花多久?
今天(10/16)早禱會的時候,在個人禱告的時段,我看見一個異象,有一個人站在球狀物體中,雙手高舉貼住球面,隱約可以看見那個人貼住的部分是球狀物體的一個破洞。
當時我問主「那個人是誰」?祂說「是你」!我很驚訝,繼續問「為何只有我在那裡」?祂沒有回答我。當時我無法瞭解,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個異象,又代表什麼意思?
後來早禱會結束,跟一些同工去吃早餐,回家途中,我的心突然想起摩西、亞倫、戶珥那個畫面,每當摩西的手垂下來,以色列與亞瑪力人的戰爭就輸了,當時亞倫、戶珥趕緊拖住摩西的手,讓屬靈的爭戰能夠持續得勝。
我意識到神要告訴我的事情是什麼了,尼希米重建城牆的工程,進行到26天百姓因為攔阻而軟弱灰心,所以尼希米只好再重述異象一次,這就是尼希米原則,每26天重述異象一次,異象是需要不斷重述的,好讓異象活化眼前,好讓異象可以延續。
當亞倫、戶珥親眼見到眼前的戰局,他們與摩西是站在同一陣線,他們有相同的異象,他們發揮最大的屬靈能力。沒有相同的看見,是無法推展或延續異象的,當我看見自己一人獨自站在破口上,神已經提醒,我們教會同工缺乏相同異象。他們曾經看過,但那種感覺會消失,異象要不斷挑旺,異象要不斷重述。

不能說的秘密

這是一部電影的名稱,剛開始我以為是愛情片,後來才知道是科幻愛情片,為單純的愛情故事加上更多變化性。
女主角路小雨(桂綸鎂飾演)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學校琴房的鋼琴底下發現一神秘的琴譜,當她開始彈奏這個琴譜,她居然穿透時空前往20年後同一學校的琴房,更讓她驚訝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她的存在,只有她第一個看到的人,能夠看見她的存在。
在這未來世界,她對一位男生有了感情,所以她就屢次前往未來,並算準步伐讓自己張開眼後第一個看到她的是男主角葉湘倫(周杰倫飾演),一個穿越時空感人的戀情就開始了。
後來因著誤會,男女主角分開了,男主角雖然思念女主角,但卻苦於無法找到她,於是他慢慢拼湊出一些線索,發現穿越時空秘訣就在學校琴房以及彈奏女主角常彈的那首曲子,就在學校拆除舊琴房的最後瞬間,他回到過去,改變了歷史。
記得之前報紙提到影星林青霞看了這部電影感動到落淚,而幾乎看過的人,都覺得該電影不論在題材或是男女主角演技上都表現相當優質。
穿越時空的情節,在國外的電影中,是蠻普遍的,但在台灣電影裡,則較少見,或許是因為牽涉到更多電影技術或劇情的合理性,這類題材不容易拍。
我思想到,耶穌也是因著愛穿透時空來到人的世界,最後又回到祂來的地方。然而,祂也留下一個線索,讓我們可以到祂那裡,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14:6)
祂是說所有相信且接受祂的人,都可以到祂那裡去,而且未必是將來,在今生我們就可以因著接受耶穌,祂會幫助我們能夠「常在主(祂)裡面,主(祂)也會常在我們裡面。」(約15:4)
在神特殊的工作底下,我們彷彿經過時空走廊,進入另一個空間,我們走進到主裡面,而主耶穌也是如此,祂也常在我們裡面,這是一種心靈的時空之旅。
主因為愛我們來到我們的世界,我們也因為認識祂、愛祂,願意前往祂所在的地方。我們願意常在祂裡面,祂也願意常在我們裡面。或許我們無法解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就如同女主角無法告訴男主角她的背景,這是不能說的秘密,或者更應該說是無法解釋清楚的秘密。因女主角曾經求助他人,結果是被當作精神病處理,連她的母親都無法相信她。但在愛的裡面,男主角選擇相信,甚至最後用性命來賭對她的信任,終於他成功進入女主角的年代。
基督徒也許無法用理論來描述基督的愛,但基督的愛確實存在,它可以經歷,卻很難描述,當人願意相信祂,接受祂,就會得著這一份愛,並且在穿越時空過程中,時刻的體驗這份愛。

請主不要想太多...

林前10:12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已經有好幾個月時間,洗澡都洗冷水,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突然有一天打開熱水龍頭,卻沒有出現熱水。
總以為隔天會正常,卻是不然,反正是夏天,冷水也無所謂。但慢慢進入了秋天,秋天早晚溫度降低,晚上洗冷水會感覺有些冷,不得已,終於問師母,我說:「我有一個長期來的疑惑,為何浴室的水都是冷水?妳還有小孩難道都洗冷水嗎?」
師母回答說:「沒有啊,我們都洗熱水」。我說:「怎麼可能呢?我怎麼都轉不到熱水」?師母回答說:「要先讓熱水從水龍頭流出來,到感覺有熱水時,才可以將開關切到淋浴模式」。
原來,這就是關鍵,好一陣子了,淋浴的噴水器有些問題,若直接一開始就讓水從噴水孔出來,水壓不夠,熱水器不會啟動。只要先讓熱水從水龍頭出來,等到水溫有了,再切換到淋浴模式即可。
只要知道原理,發現訣竅,其實問題早就可以解決,偏偏人總是會想,能撐就撐,到撐不下去再來想辦法。這種處事方法有危險,有些時候,會來得及,有些時候會來不及了。
耶穌對門徒的提醒就像這樣,門徒並沒有發現自己處在問題與危險之中,但耶穌 知道,祂會提醒他們,只不過,人沒有即時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在馬太福音廿六章31節,耶穌對門徒發出警訊:「那時、耶穌對他們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彼得回答:「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太26:33),彼得很有自信的將自己從門徒中區隔出來,他認為別人也許會跌倒,但我永遠不會。耶穌看他這樣過於自信,進一步提醒他:「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太26:34)。但彼得卻不相信自己會如此,其他門徒此時也都回應了,他們同樣不相信自己會如此怯懦,他們回應:「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太26:35)。但是後來耶穌被捉拿,眾門徒都逃跑了,彼得遠遠跟著耶穌,卻被發現,立即否認與耶穌一夥,在雞叫以先果然三次不認主,聖經描述當時耶穌的反應:「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路22:61)
問題的發生是漸漸的,我知道沒有熱水一定有問題,但反正目前可以過就好,直到天氣變冷了。門徒聽到耶穌的提醒,他們沒有立刻詢問怎樣來處理自己的軟弱,反正現在都好好的,甚至給耶穌一些承諾,似乎是安慰祂不要想太多。
耶穌有想太多嗎?當然沒有,耶穌知道問題的所在以及解決的方法,但門徒卻不願意在安定穩妥時去面對自己的問題,這結果是用痛哭來結束那個夜晚。
古人也有明訓「防微杜漸」,從小問題的發生,就要趕快處理,避免變成大問題。生活經驗如此,屬靈經驗也是如此,甚至靈性的問題遠比生活問題還要不容易察覺,還好,聖靈會光照信徒,讓信徒能夠被提醒,但是被提醒後的我們,是否願意趕緊詢問主解決的辦法呢?還是也勸主不要想太多!

轉面與轉念

羅 15:7 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 神。
今天被一本薄新書割傷,這本書本來的作用是要買給玉昕學數學的,結果手指頭馬上流血。很驚訝,只是一些紙張,居然能夠割傷我的手,憑著它邊緣的鋒利,在某個角度一劃,瞬間穿透、切割皮膚。
紙,雖然輕、薄,但仍有威力的一面,關鍵在於角度,每一種物體,除非是圓球體,否則不同角度會產生不同面向,不同面向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又有好有壞。
人也是一樣,只要切換角度,就會帶來不同結果,看似好人,但也會有邪惡一面,看似壞人,也會有善良一面。所以神根本不從外貌看人(加2:6),而人從外貌待人甚至也被視為犯罪(雅2:9)。
因此,切換角度往往才能窺見全貌,切換角度也使我們領悟哪些角度是有危險的,哪些角度是有幫助的。對人的瞭解也需要如此,聖經要求我們要彼此接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可能因著一個人某些不恰當的言行,不好的思想,不正確的行為,我們會排斥他、反對他、拒絕他。當我們開始學習接納,就需要不斷切換角度,這樣,即使是很難接受的人,我們也能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並接納對方。也許我們會想,何必如此辛苦,要去面對這些事呢?的確,幹嘛要這麼委屈呢?但是仔細想想,上帝不也這樣接納了我們嗎?神如果要計較,大概這世上只剩下人類以外所有的生物了。反之,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去接納所有的人,那麼我們正在作與上帝相同的事,也顯明我們是屬祂的,並以我們的行為來榮耀祂。

一葉知秋

秋天似乎到了,傍晚開始有些涼意,晚上走在街上,偶爾打幾個噴嚏,覺得好像忘了多穿一件衣服,是因為忙到忘了,還是年紀慢慢長了,猛然想起,前進與後退的距離似乎是一樣的,就這樣吧,明天晚上出門記得多穿一件薄外套,哈!想起昨天也是這麼說。
生命中常有的現象不是嗎?想起要怎麼做,但就是沒做,週而復始,又過了一年。很多事知道但卻沒有馬上執行,也許是無法執行,也許是不知如何開始,也許是忘了,終究,又回到原點。
想想,傳道書說得對『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1:9)。到底循環是因為人忘了,還是因為本來就應該要這樣循環,這是神的定律,還是人的定律。或許兩種都有,神因為知道人總是如此,所以成了神的定律。或許這也不是定律,因為神容許有人來改變它,只是沒有人做到,或者做到的人沒說,又或者只是偶而成就,終究一切還是在循環。
麥當勞的玩具,每一次都吸引小朋友去換取,但玩不了多久,就會膩了,原因是,結構與遊戲方法大同小異,只是換了個造型,增加了點創意,再一次又吸引了無數的目光,但也再一次,成為二手贈送的禮物。
四季就是這樣運轉,生命也是這樣週而復始,會不會這一次,我們將活得不同,也許有人這樣聲稱,我真的過得與你們不一樣,但是,仔細一看,另一個麥當勞玩具。
真的有機會改變這個結果嗎?圓圈就是圓圈,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要如何跳脫這個循環呢?傳道書指出在原本的生命體系內,似乎沒有改變的可能,再多的努力也是補風。
不過,傳道書沒有明顯提供的答案,在比他晚九百年的耶穌卻清楚指出來了,唯一的一個方式,唯一的一條路,那就是藉著耶穌,人可以跳脫這種循環的生命定律,沒錯,跳脫這個律的唯一方式,就是活在一個不屬這個律的世界。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14:6)。

現代善惡果

亞當與夏娃之所以會離開伊甸園,主要是因為違背了神的命令,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很多人主要樂趣在蛇、亞當、夏娃彼此的互動及後來推卸責任上,不過,還有一個不錯的點可以思考。
蛇誘惑夏娃的言詞中,有一句話應該是最關鍵性的話,『因為 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 神能知道善惡』(創3:5)。
夏娃雖然可能在蛇告訴她『吃了善惡果不一定死』這個驚人的事實上震攝住了,然而最讓她心動的關鍵應該是『你們便如 神能知道善惡』。
『便如神』是一個致命的吸引力,他們所見的上帝是如此的偉大與崇高,如果我們能夠因為吃了善惡果,就能擁有與上帝一樣的能力,有這樣的機會,誰會放棄呢?
他們的確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創3:7a),這個眼睛明亮的結果是他們預期的,也得到了,但眼睛明亮帶出什麼結果呢?『是知道羞恥,纔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創3:7b)。知道善惡,就是進入羞恥的狀態,人主宰善惡權,卻無法正確的運用善惡,第一個焦點居然就是羞恥感,一個原來不需要羞恥的事卻成為羞恥。
人類主宰善惡的發展又如何呢?第一樁殺人案就是從亞當、夏娃的兒子該隱發生的。人類的慾望根本無法主宰善惡,人類主宰善惡的結果,就是產生扭曲的價值觀。
該隱嫉妒亞伯的供物能被神看中,而他的卻不能,他用自己的方法來建造一個新的秩序,他認為當亞伯消失,該隱的供物就能讓神看中。但是事實卻非如此,神為亞伯申冤,該隱被趕離原居所,流離飄蕩在地上。
人類就這樣,從伊甸園被趕出去,然後又被趕出去,這是人類主宰善惡的結果。人要決定善惡是非常困難的,神曾讓摩西管理兩三百萬的百姓,他的時間幾乎都耗在處理人的問題,直到岳父葉忒羅建議尋找階層式的同工來分擔這些重任,即使如此,摩西最後仍因為面對人的問題,而在怒氣中,做了錯誤的決定,杖打磐石出水,也因此無法進迦南。
沒有權柄的人,其實是更輕鬆的,因為這正是上帝原始的心意,神要自己來處理這些事,祂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只不過前人搞砸了,離開了伊甸園,開始過自我主宰的生命。
所以我羨慕那些沒有權柄的人,他們不用去煩惱要怎樣來作決定,我回想曾經沒有權柄的日子,根本不需要去處理很多事,但有時人反而會顛倒,沒有權柄的人,想要擁有善惡權。
其實擁有決定善惡的權柄,是非常可怕的能力,神的原始心意並不要人擁有這個能力,因為那不是人可以掌控的,然而人已經取得了,這絕非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我越擁有權柄就越能感受權柄的可怕,因為人將來必須面對擁有這些權柄的審判,然而我有類似保羅的感覺『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9:17)。我知道,除非主願意,不然我似乎不得不持續處在那個權柄的位置,我只能祈禱,每一次都是用膝蓋來領受與決定善惡的權柄。

讀窗與毒瘡

今天早晨在靈修默想時,我問神今天要想些什麼題目?要寫什麼文章?突然腦海中浮現一個人名,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名字很少聽到,在聖經中不過出現兩次而已,而我卻浮現這個名字。我再一次確認這個想法是否正確,沒錯,這個名字又浮現出來。
初代教會,特別是使徒行傳給我們的感覺好像是一直復興,得救的人數是以天計算、以千計算。其實初代教會並非沒有問題,當時教會人數越來越多,相對的,教會能夠關懷照顧的範圍與深度就相形失色,例如當時教會一些寡婦生活就被忽略了,後來選出七位執事來補強。我想當時教會問題也不僅於此,還有更多潛在的危機,陸續浮現出來,由於使徒忙於宣教,教會長老多非專職,保羅宣教旅程中能栽培的同工有限,新的門徒很多又尚未能合宜接任,在這個青黃不接的階段,難免教會中會有一些人自詡為領袖,集結人群,談論一些是非,成為初代教會的問題。
當時保羅希望提摩太留在以弗所,因為以弗所教會出現一些人,專門講一些荒渺無憑的話語帶出無意義的辯論,這些事沒有建設性,更不會激勵人的信心(提前 1:4)。
這些人的話有固定的特徵:
(1)荒渺無憑:三分事實七分猜測,典型的批評論斷者,喜歡辯論(提前1:6)。
(2)虛浮:沒有建設性的空話(提前1:6)。
(3)想做教法師(提後1:7):想要談論屬靈的事,卻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
保羅後來將名字都公布了就是許米乃和亞力山大,並且把他們交給撒但 (提前1:20,可能是趕出教會的意思),希望他們能夠悔改。
但同樣在提摩太前書,又再次提到兩個名字,這一次他們的話又有新的特徵出現。
(1)世俗虛談:結果就是更不敬虔(提後2:16)。
(2)話如毒瘡:製造破口,會越爛越大(提後2:17)。
他們是誰呢?保羅說就是許米乃和腓理徒,而在我腦海出現的名字就是許米乃。許米乃很可惜,當他被保羅作出懲戒以後,原來以為應該是平靜了(提前1:20),以為他會悔改,好好的追求信仰,沒想到他仍然興風作浪,還栽培出一個新人腓理徒繼續破壞教會。
從聖經對許米乃的說明,我們可以拼湊出一幅圖畫。許米乃應該是一位基督徒,而且很有思想,懂一些聖經和神學(提後2:18),但是沒有好的靈性,他不太在意教會增不增長,靈魂得不得救,因為聖經提到他『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信心』(提後2:18)。而且我想他大概沒有帶什麼人信主,頂多一兩人,因為跟隨他的似乎只有那兩個人,他真正在意的是要做頭,總是在教別人一些錯誤的觀念。
當時保羅應該是在獄中,當他得知教會的光景,他感覺到這是教會的危機,因此他寫信期勉提摩太不要小看自己年輕,要他繼續留在以弗所不要讓這些破口越來越大。
一個教會若是正在復興,難免又要經歷初代教會的過程,因為人數增加,同工照顧有限,新的同工群又還沒成熟,處處顯示出青黃不接,很多同工身兼數職,甚至有些人很年輕就要起來接任服事。這是正常的,初代教會如此,今天復興的教會也都經歷過這個過程,如果大家同心合一,神一步步帶領,我們會順利度過難關,我們會慶幸我們曾經一起走過教會翻轉、復興、成長的艱辛之路,這是一種甘甜的回憶。
但這時候,也最容易出現許米乃,很多復興教會都有許米乃,在教會最照顧不到的時候,同工筋疲力盡的時候,他們出現了,論斷教會、論斷傳道人、論斷同工,誰知道傳道人已經一天當三天用,他們還是處處針對傳道人,難道傳道人不是人,整天都頭腦清醒在等著讓許米乃批判論斷,每天收集傳道人的言論、行為,等著要修理他們,讓教會受虧損,讓同工軟弱,讓慕道友害怕離開教會。
許米乃不會去體諒教會、體諒傳道人,他用神的眼光看他們,然後以最嚴格的標準對待他們,自己卻是繼續聚會遲到早退,選擇性聚會,然後栽培腓理徒來擴張勢力。
我相信我們教會沒有許米乃,因為神透過海格牧師告訴我,不會有壞的事臨到我。不過聖經還是提醒我們,不要去論斷別人的僕人,特別是論斷傳道人,因為他們是神的僕人,或是或非自有主人自己來處理。『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羅14:4)。
我們的論斷不一定正確,而我們也沒有資格論斷別人,因為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即使是上帝授與權柄管理世界、教會的人,他們對人的判決公平性,將來也要面對上帝對他們的審判,所以即使是傳道人或同工因著職務與職權不得不處理人的問題,都要非常謹慎,因為將來要面對上帝的審判,所以聖經叫我們不要論斷。『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裏得疬稱讚』(林前4:5)。
當我默想至此,我感謝神,我們沒有許米乃,我感謝神賜給我們桃園聖教會有很棒的教堂,有很棒的同工群,有很棒的弟兄姊妹,雖然我們還有些不完全的地方,但是我們會成長,在聖靈的帶領之下,會越來越好,如同郭美江牧師曾經告訴我們的話,她說神喜悅我們的教會,弟兄姊妹們,因著神喜悅我們,我們要更努力了。

醫治的樂章

最近我們教會推動了主日會後的醫治禱告,這是五年來,第一次正式這樣做,因為過去我們都是弟兄姊妹有需要才特別為他們禱告,如此正式化、臺面化還是第一次。從有此感動,到研擬辦法,最後尋找啟動的時間點,每一項都是一個考驗。
我們要測試教會目前的溫度,尋求聖靈工作的連結點,抓住弟兄姊妹靈性的脈動在最強的時刻,每一個決定都不可謂不艱難矣。那種尋求主心意,等待神回應的功課,總是讓人又期待又擔心,期待神的答案,又擔心不夠清楚,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尋求主心意的人共同的感受。在越來越接近開始的日子,同工們也進入最緊繃的階段,我們開始會想,萬一沒有人願意到前面來呢?萬一只持續幾週就沒有人了呢?萬一禱告之後沒有好呢?萬一來的人難度很高呢?萬一我們自己都身體不舒服呢,會不會影響弟兄姊妹願意讓我們禱告的信心?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醫治是聖靈的工作,我們不過是器皿,是神的工具,真正成就這一切的還是神。但這就好像玩雲霄飛車、垂直落體等激烈的遊樂設施,雖然我們都知道有很好的安全性,但聽到別人的尖叫聲,還是很害怕,更何況也有少數意外的例子,然而神的同在與能力又豈是遊樂設施的安全性可以比較的,這正是我們必須要常常體驗的觀點。
這禮拜,終於要開始醫治的禱告了,我的內心非常的平靜,沒有任何一點點的擔憂,那種信心是如此的單純而強大。我感覺即使只有一個人,即使都沒有人來,我都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受,那種神同在的釋放與平安是如此的安息,彷彿像溜滑梯,平滑的滑過那個時刻。來了,時刻已經來臨,一個個弟兄姊妹來到前面,越來越多,將近10位,我們帶著信心的禱告,聽著聖靈的聲音,越來越純熟的運用醫治的權柄,雖然暫時不知道果效如何?但這部分是神的工作,不管怎樣,我們都是充滿平安的,我深信這醫治的樂章,第一個音已經彈奏下去了,那美麗的旋律會在幾個小節之後縈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後記:本文完成後三個小時,接到一通電話:牧師,我是XX,謝謝你們的禱告,我的問題解決了....,感謝主!

屬靈恩膏的傳承~海格特會之後

王下 2:9-10 過去之後、以利亞對以利沙說、我未曾被接去離開你、你要我為你作甚麼只管求我。以利沙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以利亞說、你所求的難得、雖然如此、我被接去離開你的時候、你若看見我、就必得著‧不然、必得不著了。
每一次特會中,我們可以從講員身上清楚看見他們的恩賜,當聖靈藉著這些講員的服事,使弟兄姊妹生命得著造就,問題得以解決,信心得到激勵。然而特會結束之後呢?讓時間來沖淡這些收穫?遺忘這些領受?忽略曾有的經歷?還是我們渴慕這些恩膏,讓聖靈的工作繼續傳承下去?以利亞與以利沙是恩膏傳承最明顯的例子,以利沙期待藉著以利亞能得著恩膏,甚至期待加倍(原文是雙倍)的恩膏。
我最好奇的部分是,恩膏傳承的方式,恩膏不全是一種學問,他不是從教導得來,恩膏是在聖靈工作的場合中渴慕而來。以利亞對於以利沙的願望沒有拒絕,但以利亞坦白告訴以利沙這是困難的事,和合本翻為『難得』的詞原文意思是『困難』。
為何以利亞覺得困難?因為恩膏不是從以利亞而來,恩膏是聖靈的工作,所以以利亞對以利沙說,雖然如此,有一個機會,當『我被接去離開你的時候』,換句話說,當聖靈正運行做工的時候,你若『看見我』,我想翻譯做『觀看我』更貼近原文,當你觀看我,就必得著。
以利亞當代的文化背景,也許無法讓他很清楚的傳遞神學觀念,但他概略的描述了聖靈工作的方式,『觀看』應該不只是眼睛的注視,那是一種切慕的心,切慕聖靈的恩賜。因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節說到『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
以利亞的恩賜是行異能、先知預言(林前12: 10),以利沙要做的事,就是在聖靈運行的時刻(林前12:11)羨慕這樣的恩賜。但為何以利亞認為這是很困難的事?一來因為以利沙期待的是雙倍的恩膏,二來恩膏的傳承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12:11),這當中沒有一樣是以利亞可以決定的,以利亞只能教導以利沙當聖靈運行的時候去羨慕這個恩賜。
當特會的講員來,這些講員從聖靈裡領受了恩膏,這個恩膏在聖靈運行的時刻,藉著我們內心的渴慕,有時會傳承給我們,我們無法期待所有渴慕的人都得著,但我們期待有人得著,能傳承這些恩膏。因為特會不是常常有的,但我們的弟兄姊妹卻是常常要聚在一起,如果我們當中有人得著了這些恩膏,將如同以利沙接續以利亞的事蹟一樣,在特會講員回去之後,接續這些特別的服事。以利沙果真得著了恩膏,而聖經學者統計記載在聖經中以利沙神蹟的數量正是以利亞的兩倍,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利沙得著他所渴慕的恩膏。
今日我們也許無法確定聖靈一定會將我們渴慕的恩膏賜給我們,但我們可以確定,渴慕的人一定比不渴慕的人更有機會,否則保羅就不會叫我們去切慕、羨慕這些恩賜了。

恩膏與恩賜

約一 2:27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裏、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
第二場特會中,海格牧師提到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信徒的,且不會收回。那恩膏呢?恩膏與恩賜又有何不同呢?我記得第二天晚上第三場聚會進行醫治的時候,海格牧師請要被醫治者排成一排,然後他問誰是最後一個,當最後一個舉手之後,在他的認定那裡是最後一個了。
不過,後來又有幾個人跑進來接在後面,但這個小動作雖然他沒看見,但他感受的到,到接近尾端時,他突然說,當他說最後一個就是最後一個,恩膏已經結束,恩膏已經離開,後面再來也沒有用。
恩膏到底是什麼呢?恩膏是很難下定義的,一位著名的年老的蘇格蘭傳道人這樣對恩膏加以描寫:『有時講道中有某一種東西存在,既不是由講章之內容而來,又不是由講道的任何表現方法而來;既不能形容它到底是什麼,又不知它從何而至。但是它帶著一種甜美的強力刺入人的心靈與感情,它是直接由天上降下來的』。
恩膏是有舊約背景的,舊約君王與祭司被按立時,先知會用油膏他們的頭,這裡的膏抹是一種職分的建立,但似乎也會帶出相對的能力,即使驕傲如掃羅王,在他尚未墮落以前,他也曾受感說話(撒上10:13)。新約則不再受這有形的膏油,而是直接領受父所差遣的聖靈。每一位信徒在邀請耶穌基督作他個人的救主時便有權利領受聖靈的恩膏。因為耶穌是領受聖靈沒有限量的受膏者(受膏者希臘文為基督,希伯來文為彌賽亞)。
因此今日的事奉必須有恩膏才能蒙神悅納,因為聖經明說『我們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亞 4: 6)。就連神的兒子也是先領受恩膏(聖靈如同鴿子降在祂的身上)才出來做神的工(賽61:1)。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分辨,聖靈的恩賜是主賞賜給我們服事的一種工具,所以會有人已離開了信仰,但恩賜卻還在,因為這個工具已經給我們了,神不會取回(羅 11:29)。
但是恩賜沒有恩膏是沒有多大能力的,服事的果效並非從表面的成績來判斷,服事是一種屬靈的爭戰,屬靈的爭戰是需要靠恩膏的。
趙庸基牧師曾提到與岳母在外邊打鼓進行路邊佈道時,他覺得他講的內容比與岳母好,但結果岳母的佈道很多人決志他卻沒有,好奇一問,才知道岳母是用很多的時間向聖靈禱告,道講得好不如決志的反應好,沒有恩膏只靠恩賜是無法面對屬靈爭戰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恩膏是聖靈特別的工作,在恩賜上灌注屬靈的能力,讓恩賜帶出屬靈的果效,因此恩膏不是由人來掌控,聖靈運行的時候到了,恩膏就來,聖靈暫停工作的時候,恩膏也跟著暫停。
雖然如此,恩膏也非皆為短暫,聖靈有一種恩膏,就是教訓,藉著聖經的真理在我們心裡常存,它引導我們走永生的路,這種恩膏會持續在信徒生命中工作,因為它是藉著真理引導我們。

低谷~高峰的前一個停靠站

箴 24:16 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
能夠擠上大聯盟都是英雄豪傑,他們都是經過重重考驗,才能脫穎而出。然而,這不代表,他們都會維持在應有的水準。有時候,他們會因為生理、心理、環境的改變,而影響他們的表現,甚至這些表現是非常讓人訝異的,這是職業選手的水準嗎?
以台灣旅美好手王建民來說,最近他也曾步入生涯中的低潮,王建民三年來先發70場球,至少都投滿四局才退場,但紐約洋基對多倫多藍鳥三連戰的最後一場,卻變成了王建民的惡夢,投不滿三局就被打九支安打,丟了八分退場。王建民控球不是偏高就是太低,怎麼投都找不到好球帶,球速也不到150公里,開賽就被藍鳥前四棒接連打出四支安打,丟掉三分。王建民用了59球,壞球31球比好球28球多,最後4比15敗給藍鳥。
但兩週之後對老虎一役,他投完八局,大家的感覺是,王建民回來了。總教練托瑞則很篤定地說:「嗯,他回復水準了。」目前在大聯盟十五勝排名第二,球評多數認為,王建民有機會同去年一樣邁入十九勝。
每一個人生命中都會有一些不同的學習,亞伯拉罕願意離開吾珥往應許之地是一個信心的高峰,但前往埃及卻又是屬靈的低谷,不過獻以撒卻是將他又帶入另一個更高的高峰。雅各第一次在伯特利是一個信心的高峰,跌跌撞撞之後,在毘努伊勒又進入另一個更高的高峰。
生命因為有低谷才會創造奇蹟;低谷讓人有機會冷靜的看待自己;低谷讓人有機會分析局勢;低谷讓人願意謙卑倚靠上帝,預備迎接下一次更高的高峰的來到。有誰會因為王建民曾被打爆就看輕他呢?那些看扁他的人並不會改變王建民的歷史,王建民的歷史在於王建民怎麼看自己。
我們的生命雖然有低谷,即便有人會在低谷的時候落井下石,只要我們繼續倚靠神,我們不但會再次興起,而且還會進入另一個新的高峰,來吧,基督徒!讓我們候耶和華,必如鷹展翅上騰(賽40: 31)。

墓仔埔也敢去

路 1:13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
今年我去韓國時,入關後,隔著玻璃看到兒子玉昕在哭泣,由於無法對話,我以為他是因為父親要出國而哭,回國後才知原來是因為不能去吃麥當勞而哭。爸爸出國還有媽媽,只要還有依靠,其實不會那麼害怕的。回想過去我父親出國,我好像也沒有什麼傷心害怕,甚至爸媽都去參加靈修會也還好,反正還有姊姊、弟弟。
直到有一次,我回家發現一個人都沒有,那年代又沒有手機可以聯絡,我第一次感覺到恐懼。我們都習慣依賴,只要有可信任的人在,我們就可以依賴,結果是,我們無法真正去倚賴神。
我記得神學院畢業後,我分派到第一個教會,那個教會是獨棟的建築,有三層樓高,剛開始,父母怕我一個人住會害怕,晚上會過來作伴。但之後我還是要面對一個人住,起初,我是開大燈睡覺,因為當整棟樓都關燈之後,黑暗且安靜的氣氛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特別我從小就實際看過且聽過靈界的爭戰,我深知這些靈界邪惡的勢力是存在的,絕對比電視、電影都還要真實。因為沒有人可以倚靠,我開始學習與神同工,一起來面對內心的恐懼,一起來處理對人的依賴。於是,我越來越勇敢,睡覺可以開小燈了,甚至可以看深夜的恐怖節目都無所謂。之後我到其他教會服事,也面對只有一個人的處境,但已不再害怕,我學會了倚靠神,領受從神來的平安。
從瑪垃基書到四福音,經歷沈默的400年,神沒有啟示,以色列人彷彿活在黑暗中,他們開始領受黑暗的恐懼,體驗倚靠人的無助,直到神再次說話,第一句話就是要人『不要害怕』,因為有神可以倚靠。

玉昕上學了

詩 124:8 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
玉昕真的上學了!之前他曾經去過幾間托兒所試讀,但都不到三天就哭著不要去,反正是試讀,也就不勉強他,但這一次,不再有妥協的空間,他必須要認真的面對自己的困難。打從幾個月前,我們就一直提醒他即將要上學這件事,也不斷讓他觀察幾個哥哥姊姊、弟弟妹妹他們都去上學的事實,在家庭禮拜中,更是多次為他上學一事提出代禱。
上學前一天,他也知道自己隔天就要上學了。即使如此,第一天開學典禮,他排在隊伍後面,仍不時回頭看爸爸媽媽,生怕我們會走掉,但即使看得到我們,他仍然忍不住內心的焦慮與害怕,終於哭出來,起先小哭,後來變成大哭。
身為父母,知道一定要忍耐這種心痛的感覺,我們知道他此時此刻多麼需要父母的懷抱,但是一旦我們抱住了他,就是讓好不容易前進幾步的他,再推回原點。父親表情堅定的告訴他,勇敢一點,去跟大家玩遊戲;母親則是狠著心,叫他過去,不要過來。孩子終究要跨出這一步,即使有多艱難。
我們內心其實也是不斷的盤算,何時是我們的極限?什麼樣的局面應該要出手介入?然而我突然感覺到,此刻最重要的並非思考介入點,而是更多的將小孩交給主,我內心迫切的宣告,主啊,孩子交給你了,祢來幫助他成長,祢是他的倚靠。我一邊禱告一邊走出去買水給他喝,之後,我就先回家了,我知道當我禱告,神會接手,我不能做什麼,唯獨神能,我要做的是相信並等候上帝幫助他適應。很多時候,人根本無能為力,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去面對的,沒有人可以幫忙。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與他們一起禱告。
這禮拜去林口長庚看一個即將要做心臟手術的弟兄,他即將要面對長達八小時的大手術,雖然瞭解這樣的手術對他是何等大的挑戰,知道他可能的恐懼與害怕,但我一樣毫無能力替他做什麼,我只能與他一同禱告,我們都深知,此時真正能做什麼的只有神。類似這樣的病人我已看很多,我知道我的責任是讓他們與上帝連結起來,讓上帝的應許成就在他們身上,其實這已經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王建民的伸卡球威力消失了?

王建民去年以伸卡球之威力,奪得19勝傲視大聯盟,差點得到勝投王、賽揚獎,但一些球評不看好他,因為只靠伸卡球很難維持優勢,這一點王建民也認同。
於是今年王建民多增加了兩個秘密武器~滑球、變化球,且球賽至今滑球、變化球威力也漸漸增加,但眼尖的人都發現了,王建民的伸卡球威力不再。教練團一致期待王建民找回伸卡球威力,連王都無可奈何,那個感覺似乎抓不太到,甚至造成控球不穩的問題。
於是一些專家分析,王建民因學習新的球路反而混淆了原來的球路。王建民也發現這個問題,正努力要找回這個感覺。基督徒最基本的操練是靈命,郭美江牧師、李宇珍牧師屢次提到讀經、靈修的操練。但在教會生活中,慢慢地,還會加上聯誼活動、事奉工作、教育訓練等,有時候,信徒反而以這些東西來取代最基本的靈命操練,結果最有威力的影響反而不見了。
在基督徒生活中,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靈命的,即使我們成為教會非常重要的同工,甚至成了牧者,這個原則也不會改變。藉著靈命的操練,我們與神的關係更好,我們可以更貼近神的心意,我們可以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大衛一生最美的註解,不是成為以色列心目中最偉大的君王,而是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徒13:22),如果我們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夫復何求呢?

把問題交給主

太 9:16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基督徒的思維要不斷的更新,不能將信主之後的的思想模式套在未信以前的基礎上,如同新布補在舊衣服,這結果就是破更大的洞。在人的世界中,人習慣以自身價值觀來衡量事物,並且進一步的採取對策,試圖解決問題。因此當我們遇見一些不合理、不公義的事,與我們的價值觀抵觸,很自然的,我們會採取一個對策,試圖解決這些問題。這本來是合宜的,但是如果事情牽扯到人,往往就複雜了。
有一年教區辦了一個活動,當時活動負責人在處理事情上,不夠周延,因此傷了與會信徒的心,當時該信徒的教會要求負責人為此事道歉,結果教區長說『那我親自去向這個教會道歉吧,因為如果我請負責同工去道歉,到時候,這個教會滿意了,結果換那個同工受傷,與其如此,不如我自己來承擔一切』,後來的確是教區長去道歉的,我想那個主辦的同工到現在可能還不知道這件事。
有時候解決了一個人的情緒,但是會帶來另一個人的情緒,處理人的問題,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神給我們一個全然不同的作法,祂要我們把人的問題交給祂處理。很多時候,基督教的思想看起來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彷彿怕事、退縮,事實卻不然。
在羅馬書十二章19節「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疬、『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原來我們並非怕事懦弱,而是我們相信宇宙有一位主宰者,祂希望我們把這個審判的決定權交給祂,祂會公義的處理這些事。
所以基督徒面對人的問題,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交給神,之後才輪到其他方法。這與我們未信的思維模式不同,我們總是自己處理到沒有辦法解決才交給主,然而神要我們相信祂,先交給祂,然後祂指引我們怎麼解決問題。
多少日子以來,牧會生涯使我在教會一直扮演要面對人問題的角色,我走過以前的模式,但我發現,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製造更多問題。所以我才深深體驗到,只有神才有辦法完美的解決這些人的問題。之後,當有人因著人的問題來找我談,聽完之後我總是陪他們一起禱告,一起等候神的作為。如果有人的問題,需要處理,我總是禱告問上帝,何時處理?該說什麼?最終我期待的是與對方一起禱告,讓聖靈光照,讓聖靈親自來解決問題,我發現這絕對是最好的方法,在此建議每一位服事主的人,將問題將給主。

不要停止聚會

來 10:25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有一個喻道故事說到,一次禮拜六晚上,孩子對母親說,明天我不想去教會了,那裡好無聊喔!我覺得自己都沒有領受,為什麼還要去教會?媽媽就問他說,那麼我問你,你喜歡今天吃的菜嗎?孩子說,還好,有些喜歡有些不喜歡!媽媽說,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些菜,當它進入你的肚子,它就發揮它的影響,過去你就是靠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菜來幫助你成長的。
信仰的東西,往往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影響我們,我們也許察覺也許沒有察覺,但它就是一直在發揮它的影響,所以神提醒我們不要停止聚會,因為每一場聚會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有沒有領受,它就是在發揮它的影響力。
記得國小的時候,每天上學之前,媽媽總是要我們三個小孩子跪在禮拜堂椅子前,弄一個小聚會,並且要求我們要背一篇詩篇,然後才能上學,有時候眼看就要遲到,還沒有背起來,但媽媽仍然不同意先上學回來再背,當時會覺得她不近人情,而且也有一些反感,為什麼我們要弄一個小聚會?為什麼要背這些東西?全教會都沒有任何小孩這樣做,為何獨獨我們家小孩必須這樣?當時的我,只是看到困難、問題、缺點,完全看不見任何好處?以我當時的年齡,也沒有反抗的能力,否則我想以我的個性我一定會反抗的。
但是長大後我才發現,這樣做的好處。我發現即使到現在,那些經文都會在我腦海中適時出現,屢次我去探訪,當場必須想出合適的經文來安慰對方,結果過去我背的那些經文,好像電腦查詢系統,一些合適的經文就跑出來了。有時候,當我面對一些困難,那些經文也會跑出來成為我的安慰。因為習慣小聚會,後來我參加各種小組聚會,都能很快適應。
所以一直到現在,我總是勉勵我的同工,不要輕易啟動一項事工,要先禱告清楚,可是一旦啟動了事工,就不要輕易停止,因為這些聚會已經不是理性經驗中的聚會,而是神所要的聚會,除非神說停,否則我們不停。
因此我認為只要是出於上帝正式呼召成立的聚會,沒有一種聚會是沒有意義的,神總會在當中,一點一滴成就祂的計畫與心意,有時候不一定能立即瞭解或體會,但是以後就知道它的價值與好處。
桃園聖教會每一種大大小小的聚會,都不是偶然或貿然成立,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禱告,清楚了以後才開始的,每一場聚會負責人的產生也是如此。因此即使後來負責人有任何瑕疵,聚會的型態與內容有些不符合需求,都不會影響整個事工的推展,頂多是細部的調整。
神的揀選有時候是很難理解的,有時候甚至可以用離譜來形容,然而,歷史最終證明上帝是對的,祂的智慧高過我們的智慧。那些人以為不合適的人或事工,最後卻能為神成就大事。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事工的成立是出於錯誤的感動呢?很簡單,這種事工撐不了多久,就會自然地被神廢棄了。因此,信徒參與桃聖任何的聚會,需要的不是擔心或批判。而是更多禱告,禱告讓教會進步,禱告讓聚會內容更好,禱告讓同工服事更有恩膏,禱告讓自己靈性更成熟。各位,勇敢的參與聚會吧,因為出於神呼召成立的聚會都是有價值的。

屬靈的氣氛如何直接影響勝敗

因為王建民加入洋基隊,因為王建民是台灣的選手,整個看棒球的風氣又開始了,只要是王建民的比賽,各個新聞台一定實況撥報比數,而民視絕對現場轉播。
台灣開始出現一個反常的現象,普遍民眾知道MLB大聯盟中洋基隊的球員名字,但是不知道台灣棒球球隊、球員名稱,洋基隊甚至成為台灣大考的考題,連大陸方面,對王建民的球賽也非常關注。但最近洋基隊,終止季後賽連勝的氣勢,開始連續輸球,有些場次甚至比數輸得非常難看(輸到兩位數),這支用高薪打造出來的黃金球隊,最近並沒有發揮它該有的價值。然而我想沒有人會因此否定這隻球隊,他仍是令人生畏的球隊,如果他開始發威的時候,這可以從洋基每場比賽門票總是賣光可以看出來。
但我們該如何看待最近連續的輸球呢?事實上,上個球季洋基在美聯東區曾經落後第一名紅襪達到10場以上,在外卡也曾排到三名以外。眼尖的人都可以發現,其實贏球輸球很重要的關鍵,不是只有在球隊整體的戰力、球技,像洋基這樣的球隊,個個都是武林高手,但不能保證贏球。因為對團體而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氣勢(氣氛)。
我觀察到,洋基的贏球與輸球有多的狀況是連續的,要贏就連贏,要輸就連輸,值得注意的是,每場投手都不一樣,每一個大聯盟投手,通常是投一休四,或投一休五,但為何輸贏會連續呢?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是有相當的比例如此。在單場的比賽也有類似的情況,某局得很多分,氣勢很強,之後得分的機率就越高,往往開始狂贏。如果一直都沒有得分,氣勢很弱,結果是開始狂輸。
氣氛很重要,那是一種直接的感覺,雖然教練在出賽前,一定會鼓舞士氣,但是比賽中,往往會因為自身球員的失誤、對方的打擊能力發揮、對方投手的球威漸漸影響己方士氣。相反的,自身球員穩定發揮實力,會帶出正向鼓舞的士氣。那是一種看不見但存在的氣氛。如何營造正向贏球的氣氛,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教會的發展也是如此,當大家一直展現出正向積極盼望的觀念與態度,整個大環境會朝向復興的路線發展。當大家開始注意問題、缺失、負面形象產生,整個大環境就會朝向失望軟弱無力的路線發展。我相信大部分的教會都有神的同在,大部分的教會都有聖靈的工作,大部分的教會也有人才在服事,大部分的教會在靈裡都可以是黃金打線。
但為何沒有辦法復興,很重要的因素是教會的氣氛是朝向攔阻神作為的方向進行,當負面的氣氛形成,信心就會消失,沒有信心的氣氛無法經歷神的作為。所以,我們有責任營造正向、積極、造就的氣氛,讓整體教會瀰漫在充滿信心的光景中,記住!專注在問題並不會使教會復興、使信徒有信心,反而是應該專注在有盼望的事情上,才能拿出信心與神同工,經歷神充滿大能的作為。

塔利班抓南韓短宣隊事件有感

其實我們必須承認,對於這些韓國短宣隊為何被綁架真正的原因所得的資料太少。目前的推測是(1)他們在塔利班勢力內被捕,是否意謂他們進入最危險的區域,導致的結果(2)他們團隊中有人回傳在清真寺外的宣教照片,這是大忌諱(3)成員中女性多,對女性較無地位的回教信仰,可能是一種招搖與刺激的舉動。
然而,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塔利班是一個激進的回教勢力,擁戴賓拉登、『蓋達』,他們如何區隔自己是在捍衛回教信仰,還是藉此達成政治訴求,以無辜的百姓來換取金錢與囚犯。這兩件事混在一起,就會變得難以分辨,也會變得理所當然。因此,有一種推論,這些韓國短宣隊,其實是中了塔利班的陷阱,故意營造許多深入福音的機會並讓他們卸下心防,讓他們一步步掉入陷阱,誘導或伺機等待他們犯錯的機會,然後合理的獵捕他們,以便取得回教國家共同的支持以及可蘭經的支持。這並非沒有理由的猜測,因為之前塔利班就已經成功以一名義大利記者來換得他們被囚的人質,這個成功經驗使得他們食髓知味,可能以此蓄謀第二次更大的獵捕行動,來換得更大利益,我想這也是聯合國或美國至今不願意讓阿富汗政府同意換囚的原因,因為這會造成塔利班更大的決心,以獵捕為樂。我想,這當中最讓基督徒疑惑的部分在於上帝於此事件中所站的位置?為何遲遲不營救這些人質?為何不伸張公義?為何不彰顯自己作為?已經有兩個人質死了,神為何耽延?
我認為基督徒必須看透死亡這回事?死亡只對生物有威脅,但上帝是穿透時間與永恆的,死亡在神眼中,並非生命的結束或苦難,死亡反而是進入永恆與祝福的路。對人類而言,延續生命是何等重要,它延續了倫理與各種關係,它也延續了世上的產業,但這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一切關係與產業仍然會飛灰湮滅,這種不捨是人類有感情的自主反應,但就上帝的眼光來看,祂是超越的,祂知道有時候延續生命並非是最好的抉擇,如果生命被收取能夠帶來更大的價值與意義時,但這也是人類最難突破的情感瓶頸。為何神容許初代教會許許多多的基督徒受酷刑殉道而死,當這些英勇的信徒一個接一個的為信仰死亡,他們活活的見證,帶出的結果是什麼呢?基督教信仰瓦解?基督徒軟弱不堪?不,反而讓很多異教徒勇敢的承認他們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反而讓更多基督徒勇敢的接續殉道者的路。
基督教是一個在苦難中經歷神的信仰,越是苦難,越是能感受到神的恩典,這是保羅的經驗,也是後世千千萬萬的基督徒的經驗。苦難非但沒有打倒基督徒,反而更激勵基督徒的信心,苦難把我們打出安逸的環境,進入屬靈征戰的位置,苦難把我們的軟弱驅離,讓信心有空間可以站立。禱告是基督徒的責任,為這些韓國被囚基督徒禱告,求神拯救他們,但我們也要順服神更高的智慧與作為,因為祂超越死亡的限制,祂超越人類倫理關係的限制,祂真實知道如何抉擇才是最好。一旦能看破這些,就能泰然處之。
因為沒有足夠資料,我們無法確定韓國短宣隊是否真犯了錯?但我們相信的是,無論人是否真有犯錯,神的意思是好的,要成就今日的光景。另外,對錯可以是絕對的,也可以是相對的,絕對的錯是違背真理,絕對的錯就是罪,沒有二話,求主赦免。相對的錯往往較為模糊,因為是處境的關係,人的論斷與批評也容易隨之而出,但不代表人的論斷與批評就是正確的,因為處境在不同的人看來結果是不一樣的,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對錯的問題,評論者也對也錯,主事者也對也錯,落入相對性的錯,其實不用太苛責,那是抉擇的問題,就如同塔利班是否蓄意誘捕這些短宣隊?又如同這些短宣隊是否過份招搖?誰能分辨這當中的尺度呢?我看只有上帝吧!不過話說回來,我想尋求上帝積極的心意應該是比追求這些真相還要來得迫切。

雨中的嘉年華

今年的舞台節目有了去年的嘉年華、聖誕晚會實務經驗,顯得內容更豐富也更具有創意,原本舞台節目在嘉年華會中,其實並非頂重要的功能,但是沒想到,在這次的嘉年華會中,反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想原因在於分配到任務的同工,幾乎都以最積極的態度在籌備與進行這些工作,使得舞台節目變得精彩可期。鏡頭轉到底下的攤位,也是個個卯足全力,不管來者何人,都是以最好的態度,最佳的品質,務求達到『恩典、喜樂、尊重』的目標,因此我看到很多人積極、主動在參與這些攤位的服事。然而整個嘉年華會中,如果說真的勉強要找到一絲的缺點,我想最大的問號應該就是天氣。
早在兩個多月前,我們就已經開始為嘉年華會的一切籌備禱告,這當中當然包括了天氣。然而,當天活動開始的時候,從小雨變成大雨,一直到下午五點,活動將要結束,雨勢才停。為何禱告之後仍會下雨,就我而言,無論何種天氣都不會影響我對上帝的信心,因為我早就不看環境,但是弟兄姊妹可能會期待得到一個解釋。當時在雨中,看到舞台的同工都是淋雨在表演,身為牧者的我怎可撐傘台下享福呢?因此我刻意淋雨繞著會場,一面觀察現場局勢,一面宣告禱告,那時我也問上帝這個敏感話題,我問神我該如何回答弟兄姊妹心中可能的疑問呢?事實上,的確有人當場向我談到,他認為如果不下雨,可能會有更多人來參加,我想這是他合理的推斷,然而還有多少人有這相同的疑惑呢?之後,我心裡一陣平安,神給我一個答案,『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
原來得救的事本來就不是因著人的努力,得救是聖靈的工作,人只是上帝的器皿,與神同工。如果我們因著下雨,就受到影響,那麼我們就是過於倚靠自己的表現,以致於我們會有這樣的得失心。事實上,神可以在任何一種環境工作,包括雨天,甚至是颱風天。如果得人、破除黑暗權勢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那麼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有沒有雨就不是重要的事。上帝當然可以給我們好天氣,但如果我們因著好天氣,以致於我們可以更用心準備與付出,我們以為擁有更多觀眾,就可以有更大的成果,那麼我們是否已經陷入倚靠勢力、才能、環境的窠臼呢?
上帝才是最重要的主角,上帝最清楚怎樣的環境最好,若是如此,那麼基督徒的責任就是禱告,基督徒的權利與義務是全然的信任上帝。若是如此,感謝主,雨中的嘉年華,這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美妙感受。

這次特會出現了金粉

這次特會中,除了熟悉的醫治與釋放服事外,最讓我們驚訝的,是第一次體驗金粉的出現,記得去年特會中聽聞金粉的存在,到如今親眼看見,當時的感覺與反應可用成語瞠目結舌來形容。
特會第二天晚上,一個個弟兄姊妹發現手上有金粉的存在,我仔細一看我的手,果然在掌心上有一些金粉的存在,甚至連剛來教會的人都有。載送講員回去的途中,忍不住好奇詢問金粉的意義,講員簡單告知(1)神的同在(2)末世迎接主再來(3)神喜悅這個教會。同時講員更告知我更勁爆的事,金粉在一些教會已經是很普遍的事,甚至還有金片、金線、鑽石憑空掉落。後來講員有拿他保存的鑽石、金線給我看,真是難以想像,我覺得一切都太奇妙。
特會之後,我一直思考為何會有這些現象,有任何的聖經根據?事實擺在眼前,這些都真實發生了,但是這些又象徵什麼呢?我開始不斷找尋聖經相關經文,我從聖經中找到金線、金片、鑽石等所在的經文,我發現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出現在聖殿、會幕中聖器的包裝與裝飾上,其中各類鑽石是襄在大祭司所穿以弗得的胸牌上。(出 28:6,15-21;25:10-11,17-18;30:1-5) 以弗得與胸牌是大祭司在求問神旨意與得著回應時所使用的工具,至於聖器是聖殿與會幕中的擺設,這些構築出地上聖殿敬拜的環境,但是地上聖殿已經毀了。
所以掉金粉、金片、金線、寶石可以認為是天上聖殿敬拜的彰顯,這好比耶穌所教導我們的主禱文,其中開頭就談到願祢的國降臨。神的國降臨,就如同天上敬拜在地上實現一樣。事實上,曾經有人拿聚會中撿到的鑽石去鑑定,發現它的結構比目前所挖掘到的鑽石結構更美,這似乎驗證了,天上國度的彰顯遠比地上材料更美。摩西在出埃及記33:18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雖然我們未必有在聚會中要求神顯明祂的榮耀,但當上帝喜悅祂的教會,當上帝樂意顯明祂自己的同在,當上帝要祂的教會瞭解末後的日子快要來到。神主動透過天上聖殿敬拜環境的物件掉落(也許天堂物件結構更美,但掉落物已超過地上物件),顯明祂的榮耀與同在,也表示地上敬拜快要結束,宣告天上永恆的敬拜即將要來到。
即使如此,我仍然必須承認,沒有很強的經文佐證這樣的推理,但是金粉的出現的確是一個事實,也許上帝將來會清楚說明解釋這些證據。然而,此時此刻,因著這些證據,所帶出對弟兄姊妹靈性的激勵,已經超乎這些經文佐證強度的迫切性與價值,我想這才是更需要珍惜與感恩的事。

心靈大掃除

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都會舉行家庭的打掃工作,我記得小時候都是全家總動員,由母親分配打掃的工作,一起合力完成。
但現在可能不是了,很多家庭小孩都不負擔打掃的責任,事實上,也不一定會在家過節。也許時代改變了,那種大掃除~一夥人一起動手完成一件工作的感覺在很多人身上是沒有了,但是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卻是甜美的回憶。
認罪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大部分的人認罪都是私下進行,即使是受洗前的認罪,很多牧者也只是籠統的求神赦免、潔淨人的罪。事實上,要認真數算罪也是一件大工程,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認罪模式。但是不是因為時間的關係,就不需要進行心靈的大掃除呢?或者這是一件無趣的工作,也使得我們意興闌珊?如果罪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部分,還牽連到家人所犯的罪之影響呢?容許這些罪或罪的影響存在難道不會造成基督徒生命的問題嗎?想當然爾,是,是會造成問題!這是很多基督徒生命沒有喜樂平安的原因。
但認罪也算是一門學問,要如何認才能徹底?要如何預備環境才會使人有決心面對罪及罪的影響?這一次,教會舉辦的心靈大掃除,就是一個方法,讓一大群人在一起進行心靈大掃除,那是一種決然不同的感受。我們不再是孤單的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且每一個牽連到的問題,舉手的總好有幾人,我們不是該項目唯一犯罪者,這種靈裡的安慰會讓認罪變得比較有意願也比較沒有壓力。同時,各項罪一一的仔細列出,讓犯罪者可以審慎檢視自己的心靈,免除因為有未處理的罪帶來的影響,繼續綑綁我們的心靈。當一切罪都認清,那種自由的感覺就出來了,我們不再受轄制,不再受捆綁,不再受牽連。這不是意謂未來不會再犯罪,但是至少我們去除了之前的罪,也除去了這些罪的影響。未來犯的罪,也比較有意願與力量來面對。所以,有參與這次的心靈大掃除,真的是一件很喜樂的事。

教會需要勇者

如果要從使徒中找尋一個真正勇者的形象,無疑地,我想大家應該都會直接指出使徒保羅,他為基督教信仰付上的代價真的是高到令人咋舌,他所受的苦多到無法勝數,從他自己提到過往受苦的經歷時,可以清楚看見。到後來,連他自己都已經無法算出到底受了多少苦,這從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3-27節,清楚可以看見。『他們是基督的僕人麼(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裏。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饑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林後11:23-27)。
如果我們認為保羅僅僅只是一味的吃苦耐勞,那麼他跟懦弱有何分別,勇者並非只能無奈的受欺壓,真正的勇者是在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爭取的時候爭取;該面對的時候面對。當耶穌在聖殿外邦人院看見那些兌換銀錢、買賣鴿子的人,他勇敢的推翻桌子。當他知道自己的時候到了,他勇敢的前往危險的耶路撒冷。當他面對屢次想害他的法利賽人,他勇敢的指出他們的罪。當保羅與西拉因信仰被監禁鞭打,後來官長要釋放他們,接下來這一幕我非常感動,通常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政府要放人幹嘛不走,但保羅堅持自己的權利,他說『我們是羅馬人、並沒有定罪、他們就在眾人面前打了我們、又把我們下在監裏.現在要私下攆我們出去麼、這是不行的.叫他們自己來領我們出去罷』 (徒 16:37)。看到了嗎?想要私了,門都沒有,請這些官長親自來領我們出去。
另外,亞迦布預言那一段也很精彩,亞迦布預言猶太人要捆綁保羅,當時眾人都勸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接下來保羅說的話真是令人感動『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 21:13)。
看到了嗎,該勇敢的時候就要勇敢,對神、對人都是一樣。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來 10:35)。神要我們勇敢,勇敢並非崇尚暴力,勇敢也非血氣之勇,勇敢更非私慾作祟。勇敢是在信仰的裡面,勇敢是在神的旨意當中,勇敢是對神話語的堅持。
今天的基督徒,常常在信仰裡面妥協,常常向這個世界妥協,常常向罪妥協。基督徒你的勇敢在哪裡?這不是忍耐,而是軟弱,無意義的軟弱。真理是不能妥協的,真理是應該堅持的,真理是一切生活的準則,即使失去生命都應該要捍衛的,從今天起,基督徒,你的名字叫做勇者,宣告不要再向世界、向撒旦、向罪惡妥協,今天的教會需要勇者,而那位勇者就是你。

世界有你會更美好

約 17:15 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
基督徒的最終使命並非走出世界,進入基督徒的團體,而是走入世界,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
很可惜的,很多基督徒剛好走在兩個極端。第一,基督徒整天自己聚在一起,不想與非基督徒相處。第二,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一起,但沒有發揮影響力,反而被影響。
這兩個都不是正確的作法,基督徒當然喜歡聚在一起,因為信仰相同,話題相同。但是我們的主可不這麼想,馬太福音十七章,當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在變像山有著奇妙的遭遇,有摩西、以利亞兩位舊約偉大的人物向他們顯現,三個門徒感覺這是一個非常特別與喜樂的時間,多麼期待這個時間能夠更長的延續下去。於是彼得就對耶穌說、主阿、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門徒發覺在這裡真好,他們打算搭帳棚一直住下去,但突然間,上帝的聲音出現,之後現場只剩耶穌一人,他們就下山了。看來,門徒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耶穌沒有打算要花時間沈醉在那美麗的時光,反而趕緊下山繼續祂傳福音救靈魂的使命。
初代教會基督徒雖然會聚在一起聚會,但聚會後他們就受差遣分散去傳福音,有聚會就有散會,聚會雖然重要,散會也很重要,我們不是帶著與基督徒分離的頹喪之心散會,而是帶著無比的信心受差遣,散會後要去傳揚福音。
基督徒應該勇敢走入世界,將我們在教會、聚會中的學習與領受,藉著自身的影響力告訴別人,讓別人認識耶穌。不要輕看自己的影響力,也許你只是小小的火炬,但是長期點燃也可以燃燒整個森林,基督徒讓我們進入這個世界吧,帶著使命前往,我相信世界會因為有你而更美好。

教牧團隊起跑了

2002年來到了桃園聖教會;2003年起在執事會外另建立了行政團隊;2004年以傳道人和神學生為主建立了教牧團隊;2005年確定團契與小組雙軌制,建立了牧養團隊;2007年,神學生畢業受教會聘任為副牧,建立了真正的教牧團隊(Pastoral Team)。
除此之外,其實還包括敬拜團隊、招待團隊、愛餐團隊、司會團隊、音控團隊、樂團等。這是一個團隊事奉(TEAM WORK)的時代,個人能力已經無法應付龐大的事工需求,只有團隊也僅有團隊可以承接更大更廣的層面,即使團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裡面牽涉到團員的性格、觀念、態度、知識、智慧、委身、EQ等。
但耶穌並沒有因為團隊是一件困難的事,就拒絕接受團隊,反而在禱告後積極的選召、訓練門徒團隊,讓他們去做更大的事。更讓人驚訝的是,耶穌的團隊似乎多數充滿了性格尖銳、明顯的人物,這類性格通常不是團體中受歡迎的人物,但耶穌卻選擇了他們,他們之間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順服。
但藉著他們獨特的領導力,在猶太人與羅馬人的逼迫下,於驚濤駭浪中建立了初代教會。很高興我們的教牧團隊起跑了,我們挑選團隊的原則與耶穌一樣,他們具有性格鮮明的特質,但與多數使徒不同的地方是他們不僅順服也有好的人際關係,依著耶穌的模式,我們相信我們會建立21世紀有強大事奉能力的教會,這一切,都在教牧團隊成立後,揭開序幕。

導航系統已啟動

我是在去年開始接觸衛星導航,雖然屢次看別人在用,但由於價格昂貴,從沒有想像自己也能使用,一直到一日我弟弟問說,要不要一起購買,一次買兩台比較便宜,而且試用完不喜歡還可以退,衝著關鍵的最後一句,我就說好吧。
買的是使用路易通系統汽車專用的衛星導航,一台五千多塊錢,剛好那時需要到桃園勞工育樂中心去探路,就決定用衛星導航試試看吧!沒想到還真的很厲害,一路很順利的到達目的地,而且當中還走了幾條超小的小路,省了不少時間。雖然如此,最後還是沒有買,退回該公司了,一來沒有這筆預算,二來也算嘗過衛星導航的威力,其實這樣就夠了。
沒想到,今年過年,有人送我PDA手機,本身就有衛星導航,從此,我又開始了衛星導航的生活。每次要出去服事,對於沒有把握的地點,就是靠衛星導航幫的忙,它連線成功的第一句話就是『導航系統已啟動』,之後我只要用耳朵聽,用眼睛瞄,就可以得到正確的路線,成功率算蠻高的。衛星居高臨下,在至少連線三顆衛星後,用科學的方法計算『最佳路徑』、『最短路徑』、『二高優先』、『一高優先』、『機踏車優先』,通常還算蠻準確的。連線三顆衛星讓我們需要的目的地可以精確的、順利的到達。
我們的人生,要怎麼走呢?當我們設定了生命的目標,然後靠自己努力、自己摸索,錯了再重來,也許最後還是可以到達該目的地,不過可能會經歷許多錯誤,用了許多時間。另一種選擇,我們藉著禱告連線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啟動生命的導航系統,直接接受祂的指引,迅速的、正確的走到目的地。
那一種才是你所期待的呢?如果期望能夠正確迅速到達目的地,那麼你需要的是常常與上帝連線,聽上帝的聲音,說『導航系統已啟動』。

世紀震撼之舉~桃聖早禱會開始了

這一條路會很辛苦,當我們很久以前決定要這樣做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一條路會很漫長,當我們決心要推動且打死不退的時候,我就知道了。
這一條路會很值得,當我們不斷在禱告中領受異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早禱會跟查經禱告會不一樣,查經禱告會一週僅一天,早禱會有四天,查經禱告會是在人精神不錯的狀態,但早禱會往往與睡眠搏鬥。
嚴格來說,早禱會的屬靈爭戰遠遠高過查經禱告會,敢挑戰早禱會,如果不是白目就是充滿信心,然而為此事工,我們已經投入相當時間的禱告,至少有半年在等候這件事,我曾經考慮不要開始這個事工,因為我算過這個代價太高,也評估過每個參與者可能的起伏,然而神卻一直開路導引至此,我深信,這是對的事也是對的路,所以,來吧,既然是對的,讓我們就這樣為主瘋狂的走下去。
感謝主,第一次的早禱會,有20個人參加,有年輕的,有年長的,我們圍在1F圓廳聚會,當我們公禱的時候,我們是跪著禱告的,禱告到一種程度,我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下來,我知道神的靈在工作了,我只有一個回應,聖靈啊!謝謝祢,祢是教會復興的主,求祢來引導我們,繼續引導我們,我們渴慕在我們這個世代就看見祢復興的作為。

原來我這樣幸福..

一直一來心力都在教會與小孩,慢慢的遺忘了被家人關愛的感覺。這次要出國,對很多人也許是小事,但對我而言可以是大事,因為這是我人生目前為止第二次出國。一方面缺乏出國經驗,一方面也沒有太多這方面的資訊。
所以,整個出國的過程都是師母幫我打理的,從換韓幣,到準備禦寒衣物,行李整理打包,她還真是這方面能手,兩三下就都弄好了。
我的父母姊弟也屢屢替我著想,一直到這些時候,很明顯感受到家人的關愛,覺得自己非常的幸福。我要感謝神,沒有這次出國,我就少了體驗教會弟兄姊妹對我的愛,沒有這次出國,就少了體驗家人對我的愛,這算是這趟行程額外的收穫。原來我這樣幸福。

耶穌與悲傷情緒

過去我一直沒有特別留意,耶穌是如何處理他的難過情緒,過去我印象中,他最難過的一次應該是拉撒路死的時候,聖經提到耶穌哭了(約11:29),這也是新約最短的經節,但從聖經上下文中,卻暗示耶穌的哭泣更主要的原因並非因為拉撒路的死,而是針對他們在復活與永生觀念上的信心問題。
今天靈修時,我發現其實還有一個人的死,對耶穌的影響應該遠超過拉撒路,那就是耶穌的表哥施洗約翰,他也是耶穌的開路先鋒,他們彼此的相知相惜可以從耶穌要約翰為他施洗的對話內容以及耶穌對施洗約翰角色的高度肯定看出來。
但在馬太福音14章裡,悲劇發生了,這一章提到施洗約翰被希律下令斬頭,當耶穌聽到施洗約翰死的消息,來了,關鍵來了,如果是我們,應該是傷心欲絕,應該是聲嘶力竭,應該是悲痛莫名,應該是怒火中燒,然而……。聖經提到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太14:13),聖經並沒有記載他去野地做什麼?去多久?但當耶穌再次出現時,就記載他的憐憫,緊接著就發生五餅二魚神蹟。
我們沒有看到耶穌將悲傷的情緒帶到他的服事中,也沒有看到耶穌對於施洗約翰的死,做了什麼評論,彷彿這件事已經從他的生命中消失了。其實更令人驚訝的,從馬可福音6:33可以看出,整個退去野地的時間非常短,因為當時眾人緊跟著耶穌的團隊,知道他們的動向,用步行、跑步,比耶穌團隊還要早到,顯然地,耶穌獨自的時間並不長。耶穌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於哀悼約翰的死,事實上,耶穌已經用永恆的眼光來看待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因此他沒有用很多的時間來面對這感傷的消息,也沒有讓這些感傷來影響他的服事。
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俗語說『化悲憤為力量』,但更多時候,我們是『花力量在悲憤』。感傷情緒並不能改變什麼事實,唯有珍惜現在才是真正明智的作法,這是基督徒永恆角度才可能洞見的事實,哈利路亞!藉著耶穌,我們清楚見到基督徒信仰的價值與能力。

一口痰

連著兩天曾允諾晚上沒有辦法好好的睡覺,因為感冒有痰卡在喉嚨裡,前一晚發燒,昨晚半夜嘔吐如噴泉,吐到床及衣服,整夜咳嗽不停,輾轉反覆。我仔細分析原因,應該是一口痰卡在喉嚨裡,小孩沒有吐痰的能力,只能拼命用咳嗽方式想要把痰咳出來。
我連著兩晚照顧他,白天又有一連串服事,今天晚上發現很久沒有發作的胃又開始微微痛楚,依照過往的經驗,應該是胃痛發作了。這一連串的問題,起因於允諾喉頭的一口痰,小孩對於痰完全沒有辦法,他只能藉由打噴嚏從鼻子出來,或者累積到從鼻孔漸漸流出來。想到曾玉昕以前也是這樣,但慢慢長大,他會自己去擤鼻涕了。
看不起的一口痰卻是可以影響小孩影響大人,如果這口痰不在喉嚨而在其他位置根本不會影響這麼大,只因為它處在具影響力的位置。從這件事我想到撒旦的工作,撒旦的攻擊有時候沒有很大,但牠會去找尋關鍵位置,那個可以對我們產生極大影響的位置。
撒旦曾藉彼得用簡單的言語勸耶穌逃避困難避開災禍,但耶穌沒有上當。撒旦曾經進入猶大的心要他出賣耶穌,他接受了。撒旦往往只是一個意念,如一口痰,成熟的基督徒,很容易處理它,但軟弱的基督徒卻被折磨整晚,輔導他的人也受牽連。不要輕看一口痰的影響,不要輕看一個意念的影響,出於上帝的話,每一句都要珍惜,出於撒旦的,連一秒都不能讓牠逗留。

奇妙的順服

這個禮拜因為家裡三個小孩都生病,其實照顧小孩我會很疲憊,因為他們一天睡好幾次,每一次時間都很短,唯一最長的時間是晚上,但生病後,連晚上都不正常,甚至也睡不好。
他們的痛苦也成了我的痛苦。面對這個禮拜探訪,顯然我是非常疲倦,心裡與身體都有,因此我對同工說明了我的難處,但他們需要人開車,另外,又希望牧師前往,所以我勉強打起精神去服事。
然而,同工又告訴我,他對於某個未信的家庭很有負擔,希望我能去為這個家禱告,那個家的地點相當遠,大概要一個小時車程,看他陳述得很感動,我心中一直在猶豫要拒絕還是接受?但我真的很累,來回就要兩個小時,可是他是這樣的期待,對方又是一個未信家庭,很需要福音與鼓勵。
我猶豫了一天,我想到一個辦法,推薦另一個靠近當地的聖教會來處理,但是當我聯絡時,對方顯然並沒有太大的興致,我再一次與同工連繫陳述對方教會的看法,他仍希望我能夠去...,我說我安排看看...。
我一直在個人的狀況與現實的需要中考量...,一個念頭,如果我不能跨出這一步,弟兄姊妹也會做不到,因為每一個人其實生活都很辛苦,也很忙碌,這一步就是我的委身,既然心中有這樣的念頭,我還是去吧,聯絡了同工,確定了時間。雖然一路上,我兩次很累想睡,但我努力的與同工分享討論一些事工,我發現精神慢慢回來了..,而且我們也有很好的交通,處理了一些事情。
當我們到了那個家庭,雖然我不太明瞭整個處境,但是我找到一些切入點,就開始傳福音了,最後為他們禱告,邀請他們來教會。我很感謝神,我去了,那個家庭的狀況真的很需要上帝,很需要福音,很需要安慰,藉著這次的行動,我們讓他們認識神,藉著這次的行動,我順服內在的聲音,藉著這次的行動,我再次擴張自己的境界。

This is more than victory

近來每天都有爭戰,一些生病的弟兄姊妹,一些遇到困難的弟兄姊妹,幾乎天天都有許多忙不完的事,甚至還有部分弟兄姊妹的問題都來不及去處理,每當我想起,已經很晚了,只好隔天再處理,但突然又想起,隔天還有隔天許多的服事,剎時,覺得不僅身體疲憊,連心也跟著疲憊。
近來允諾很不容易入睡,通常會在床上滾來滾去到午夜1點,也通常我會等他入睡後才睡,昨晚,我竟比他早睡,半夜驚醒,發現他沒有蓋被子東倒西歪,趕緊為他蓋被子。
看了一下時間四點多,好吧,今日就早一點來禱告、靈修親近神,也讀了一篇荒漠甘泉,標題是『得勝有餘』,真是感謝神,一個極大的安慰,雖然每天要處理許多弟兄姊妹的困境,就好像許許多多的屬靈爭戰一樣,但上帝應許會得勝有餘。
疲憊是撒旦對基督徒信心的殺手瞷,疲憊是人免疫力最低的時候,但於此時刻,更是要緊緊抓住神,上帝應許我們會得勝。羅馬書八章37節『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是擴張境界還是自不量力?

最近幾天,我都會不斷思想一個問題,倒底三百人的目標是上帝要我們擴張境界,還是我們自己自不量力的想法。
回憶三百人目標是怎麼來的?我記得當教牧團隊在自己的退修會中,我們第一次討論這個話題,那時候我們並不清楚上帝要量給我們的範圍有多大?當時我們的共識是250人,然後我們把這個想法放在禱告中。
之後我們推動一個月的中午禁食禱告會,在禱告中,慢慢感受上帝的心意。偶然一次機會,銘哲兄在某個聚會中提到之前一次在他家拜訪我偶然提到三百人的想法,那一次由他口中再提到,我感覺似乎是上帝的提醒。
之後,我又想起,我在禁食禱告中教會坐滿人的異象,而教會坐滿也是三百人。而仲豪傳道,異象中感受到哈拿的經歷,體驗1:5原則,而提出禱告會要有60 人。之後政偉又提到靈修筆記的1:5原則。接著想到海格牧師的預言...等等,沒錯,陸陸續續,似乎都指向教會的大復興。終究提出了300人的遠大目標。
雖然如此,這樣的復興所需要的信心,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人兩人可以做到的,隨著每天的環境不同、心境不同、遭遇不同,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每天夜裡,撒旦屢次向我挑戰這個問題,這是上帝量給你的境界?還是你自不量力的行動?每一天我都要累積勇氣,向這些內在聲音宣告這是上帝量給的境界,撒旦退去。我求主給我更多的確據,畢竟如果曠野中沒有嗎那與甘泉的神蹟,一路走來,將是坎坷崎嶇、忐忑不安的心情啊。

昨日死今日生

跨過了年,一切有了全新的開始,昨日的失敗、羞辱已經全然過去,不再有藉口,必須給自己一個新的目標。這個目標來自一年中多少次傷心的記憶,多少眼淚匯集的決心,終於等到這一天,在勇氣中宣告自己得勝,在信心中已然得勝。

聖誕前的屬靈爭戰

越來越接近聖誕,深信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也不是參與的群眾感受,而是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牠不會乖乖束手就擒,我可以感受到即將面對大的屬靈戰而且已經開始.... 。
這禮拜,有三個信徒住院,一個即將住院。還有信徒生病行動不便,還有一位家中有急事,緊急回南部,還有陸續一些信徒家中也有一些事發生,可以感受到,撒旦似乎想藉著攻擊達到影響信心、士氣、拖延同工工作的時間,諸如此類繁雜的小伎倆,以為可以攪擾同工的心情,但是牠錯了,錯在跟以往的策略一樣,忽略這樣的手段,會使我們更謹慎,更加迫切禱告。
我們深信,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更多考驗,只會更激發我們的信心,更多攔阻只會增強我們的決心,有信心與決心,我們深信一切將會完美成功,我們深切體驗,不是上帝站在我們這邊,而是我們要與神同工,我們將打贏這場戰爭,我們將得到最後的勝利。

聖誕系列~才藝比賽的迴響

這次才藝比賽,看到好多精彩的節目,我回來對師母說,不輸給電視綜藝節目,幾乎從頭到尾都是很棒的演出。其實,這幾年來,一直有好節目的出現,只是沒有完整的錄影下來,所以也不太記得有哪些內容。
不過,好節目並非曇花一現,由於累積的經驗,又創造了更新更豐富的創意,這是上帝給人的一種祝福。另外,本次節目又加入新血輪,象徵神國度的事工,又擴張了境界。
我覺得才藝是一種上帝的祝福,藉著加添的智慧聰明,要領人歸主,這就是歌羅西書一28的精神『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

國務機要費

今天師母問我一件事,她說:『你覺得阿扁有沒有貪腐?』我想這是最近大家共同想知道的答案!我覺得這件事至少牽扯兩個重要問題: 1.歷任總統是否都是這樣使用國務機要費? 2.若1成立,那麼這樣使用機要費是否就等於貪腐?
不過,我感受比較深的不是國務機要費他是怎麼用的?而是敏感到馬太福音五26『 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這句經文。
就上帝的標準,一毛錢都需要清清楚楚,阿扁有沒有問題,就很多人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我覺得更重要的事是每個人都應藉此反省自己在財務上是否清清楚楚。千萬不要以為幾千萬才是貪腐,就基督教信仰而言,一毛錢沒有處理好,就是貪腐了。

教會顯微鏡~教會兒童事工的處境與危機

最近衛生署提出一個報告指出,針對已經擁有一胎的父母進行調查,發現不願意繼續懷孕的高達51%,顯示國人對於養育小孩有諸多的考量。
另一個數據顯示,父母平均與小孩相處的時間,每週為十個小時多一點。從這裡多少也看出,台灣很多都是雙薪家庭,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多。
由於孩子生得少,期待相對也越高,對於這少數孩子的養成,就會挹注更多的心血。在這樣的光景下,教會兒童事工,會面對很多會外才藝班的衝擊,以及父母對兒主事工的期待,傳統教會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學相對困難許多,因為既要顧及宗教教育又要給予品格教育還要注重才藝。
首先就量來說,信徒自己孩子數量會越來越少,僅倚靠信徒孩子為兒主來源相對不易。另外信徒孩子也會面對同儕學習的壓力,而考量主日補習、才藝的問題。其次就質來說,兒主對於孩子的信仰學習與要求,將困難擴及於週間,因為他們週間的時間已經滿檔,主日往往是他們唯一可以使用的時段,但信仰並非知識的灌輸,它需要應用與實踐的時間,例如靈修生活的培養就是每日固定的作息,但這樣的要求是否能夠落實,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與考量的因素,這方面除了孩子個人的抉擇,還有家長的因素。
不過,一切也未必如此絕望,記得幾年前,當台灣推行週休兩天的時候,有很多教會憂心重重,覺得將衝擊到主日的聚會,因為信徒可能會安排旅遊,降低整體的出席率,也造成個人靈性的軟弱。雖然,一切的結果,果然如這些人所預料的,有些信徒的確安排了旅遊,不過,出人意料的,這樣的人並不多。而且相對的,也給予了教會一個明確的分界來看出信徒生命的光景,如果一個信徒常常主日安排旅遊,那麼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的靈性狀態。
危機往往就是轉機,因為危機使得教會願意去尋找生機,危機使得同工願意去創造新機,危機使得我們有動力願意改變,上帝往往就是在危機中賜福的神,因為在那時刻更能彰顯神的作為,在那時刻也使我們更樂意倚靠祂。

每日清晨五點的禱告

這禮拜剛好有機會與一間非常復興教會的牧師坐在隔壁,他們教會六月才開拓一間新的教會,年底要又開拓一間新的教會,他們今年的目標是從400人到800 人。
我很好奇他們如何推動教會復興,又如何能夠讓整個教會動起來。他告訴我,他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禱告一小時,每天下午再接續禱告,他計畫明年要進到每天禱告三小時。
我回顧這一年來,因為小孩出生,我的生活作息已經完全亂了,有時候我很早睡,但更多時候,我非常晚睡,以致於每天起床時間很不一定,就算小孩六點起來要喝奶,但也會在喝完之後繼續睡。那種固定時間禱告的感覺已經離我有一段距離了,通常我總在零碎時間中靈修。
這一次的交談,我彷彿感覺到是上帝對我的一個提醒,讓我可以再回到那種固定時間的禱告生活,那種清晨就起來親近主的靈修生活,我心裡有這樣的感動,我也與教牧同工分享,但我不知道我的現實生活是否容許我這樣做。
沒想到今天清晨三點我就醒來,接著就一直無法入睡,我知道我的睡眠太少,會影響一天的精神,所以我強迫自己再睡,但是很奇妙的,這樣的掙扎也頂多讓我持續到四點多,我決定要起來禱告了,窗外是完全的黑暗,但我裡面卻是完全的清醒,我開始禱告、靈修,感覺非常的喜樂與甜美,我意識到這是上帝對我的呼喚,就如同上帝曾經呼喚過小撒母耳,在此,我也要如同小撒母耳一樣,對上帝回應說,請說,僕人敬聽。

香港福音隊的致命吸引力

其實整個遍傳幾乎用了我們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在籌畫與預備,而且越接近花的時間就越多,最後幾天更是昏頭轉向,我們無法想像,只是一個遍傳而已,居然可以如此忙碌,我有聽見同工說太累了,以後不要辦了...。
然而,經歷了這整個事工,漸漸地,看法不一樣了,更多的同工說,明年還要辦。當我們見到一個個生命的改變、服事態度的改變,聽到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見證,那種激勵真是喜樂而無法言喻。我看見的是每一個同工向主的感謝,感謝主差派這麼好的事奉團隊來到我們當中,感謝主讓他們來服事我們的教會,感謝主透過他們的服事激勵很多的人。
也在這樣的氣氛下,教會某重量級同工說,明年要指定原班人馬,否則就不參與遍傳了....,唉!真是香港福音隊的致命吸引力啊!

怎一個累字了得

從上週五開始,就陷入狂累的狀態中,精神、心理、身體有點像極限運動一樣的處境。不知道是香港福音隊的衝勁拖累我們,還是我們作業速度拖累香港福音隊,或許招待者比被招待者還累,或許是我已經有年紀了……。
昨晚,恐怕是這陣子來最緊張刺激的一晚,說好三教會合辦,但昨晚因為其他教會有事,僅剩我們一間,加上,近距離的資料都已送完,緊接著都是遠距離的,遠距離需要車輛接送,我們能夠動員的車輛僅有少數幾台,卻要接送四十幾位同工,因此兩台福音車,是塞了三組福音隊,沿途送往。
當我回到教會,發現驚人的畫面,燕秋一個人顧五個小孩,由此可見當時我們已經處在最緊繃的編制裡,完全沒有兵力可以支援,原定九點半各組要回來,卻每一組都延遲到將近十點才到,延遲狀況比機場因颱風還要嚴重。雖然如此,每個人都是喜樂無比的,拖著倦容,但卻沒有一個人想早點結束之後的匯報,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越來越晚,我也越來越擔心,我幾乎是強制性的讓匯報提前結束,看得出他們失望的表情,但,這種失望是因為太多的喜樂與滿足無法分享的失望,疲累已被喜樂取代,看見靈魂的得救,這些疲累又算得什麼呢?

不倒翁

這個主日幾乎是一整天的聚會,其實一整天的聚會,並不是很稀奇,但緊接在福音遍傳及桃聖一家親節目之後,有著完全無法形容的疲憊。
今天在遍傳之感恩茶會結束,我們傳道同工馬不停蹄趕往參加一個小組,我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沒有精神開車,所以就將福音車鑰匙交給仲豪,一切狀況都還不錯。但到了回程,師母赫然發現,仲豪開的車一直偏向對向車道,並且發現,他有幾度睡著,原來他也累暈了,我們只好想辦法跟他對話,在此時,我們又發現,一向會找話題的燕秋,怎的也沒有聲音了,回頭一看,她也累到睡著了。
由此可知,我們幾乎都已經到達體能的極限了….,不過,好消息是,未來幾天總算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但燕秋可慘了,因為從禮拜一開始到禮拜三是學校的密集班,她要接連三天上一整天的課,不過,我自己又認真想想,其實我也沒多輕鬆,因為我也排了一些探訪的行程,如果問我現在最需要的禱告,我會說,希望上帝給我們教牧同工有更多的體力,如同不倒翁,能夠來服事祂。

同工們!要看重每一個服事啊!

經過許多年教會的服事歷練,經過許多年神學的訓練,經過許多次服事的考驗,我深深的覺得,一定要好好的看重每一個服事。有時候,我們會容易忽略小的服事,以為小服事不重要,甚至連預備都有點懶。有時候,我們又會太看重大服事的練習與配搭,卻忽略更重要的禱告。如果我們把服事當成一種人的表演,只要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其實配不配搭、練不練習沒有很重要。但如果服事是一場屬靈爭戰,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每一場大大小小的服事,我們要有很充分的禱告,禱告到有平安得釋放為止。接著我們要有練習與預備。這樣神會藉著我們的服事,讓屬靈的爭戰可以勝利。畢竟我們不是表演節目,好的表演節目最終只獲得掌聲以及肯定。
但是一個得勝的屬靈爭戰,可以獲得屬靈生命的改變與成長,甚至是靈魂的得救。我真的希望,教會每一個同工,都好好的看重服事,對於自己的服事有更充分的禱告與預備,不要把自己當成是在表演節目,要看自己是在為主爭戰,沒有一個戰士會疏於自我的操練,沒有一個戰士會吝於請求上級獲得更好的兵器與援助。戰士的責任是獲勝,戰士的責任是完成任務。
當我們獲得一個服事的機會,我們就要好好的思考,我要如何來進行這個服事,當我們接受一個服事,我們就要來思考,我們要如何為這個服事禱告,有時候,我真的很想問那些服事的同工,你為你的服事做了什麼樣的預備?盼望有一天我真的敢問這個問題,盼望有一天我已經不需要問這個問題,盼望有一天,很多人在教導這些問題。

我看見燦坤門口的福音行動

學青本日終於將計畫化為行動,前往燦坤門口唱唱跳跳傳福音,早在前天,要與燦坤經理談時,沒想到遇到他們盤點,燕秋傳道問說是否為攻擊,其實還蠻難認定的,因為盤點時間應該是早就排好的。昨天,燕秋傳道再次向我提出要求代禱,因為她喉嚨痛,希望不要影響福音工作,這一點的確很像撒旦的攻擊,越接近服事,就越有可能面臨撒旦的破壞與詭計。
今天下午我帶著小昕前往燦坤為他們加油,我看到桃聖一群福音勇士,勇敢的在燦坤門口唱唱跳跳傳福音,我真的很感動,他們是勇敢的一群大能勇士,無畏撒旦的攻擊,無畏來往人群的眼光,以福音為榮,以自己的信仰為榮,他們為主做了美好的見證,我為他們的行為感到光榮。相信上帝會藉著這一批勇敢的勇士,來成就神的心意,同時也會更加倍的祝福在這些同工的身上。

福音遍傳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總是期待暑假趕快來到,有幾個重要的原因:可以暫時忘卻功課與考試的壓力;許多長途的旅行也會安排在這時候;與老朋友見見面談談天;安排一些興趣的學習;閱讀一些課外書;睡到自然醒。
踏入教會的服事,還是很期待暑假的來到,並非我可以休息,而是教會的年輕人正在享受他們的暑假,順便可以幫他們規劃一下有關暑假服事的安排。這樣聽起來有點殘忍,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機會,卻要安排一堆工作。其實,都是過來人,知道沒有必要給太多的服事,重要的來一個,其他的都是點心。
那麼這個重要的服事是什麼呢?就是今年父親節的福音遍傳活動,我們將要在教會附近進行一個全面性的掃街、逐戶性的拜訪,當然,絕對與以往挨家挨戶的傳福音不一樣。這一次是受歡迎的拜訪,原理是透過嘉年華會免費的招待所建立的關係,以及後續優惠的服務,這在防衛心極為強烈的現代社會,將有絕佳的功效。談到這次的福音遍傳之嘉年華會,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因為早在去年底,我們就規劃了今年宣教組,短宣的對象是我們的社區,年初所有的事工計畫都與此有關,沒想到今年四月,北桃聯禱會主席帶來這個聯合性福音遍傳,地點就在清溪公園,這就是我們今年的計畫啊,上帝如此清楚的帶領,甚至比我們想的還要更豐富,我們有三間教會聯合舉辦,我們將有更大的人力資源可以運用,可以預期的,我們也將有更大的收穫。
我們需要大量的年輕人共同投入福音遍傳的工作,特別是在暑假期間,越多人參與,每個人服事的量就會減輕,我們已有詳細的計畫,包括聯合禱告會、行軍、操兵、服務訓練、福音訓練等,甚至有福音遍傳的發源地香港,該時間派團直接來支援我們,我們是何等的有福,上帝知道我們的目標,也給我們達到目標的方法,我們需要的是與上帝同工的心。在今年的暑假,這將是我們的重頭戲,再次呼籲弟兄姊妹,雖然你們不都有暑假,但也盼望在可能的時間內,一起出來參與這樣的服事。

七月一日

剛剛看日期,剛過十二點沒多久,2006年7月1日,象徵一年已經過一半了,我在思考,我應該以何感受來看待這過去的半年,又該以何感受來看待未來的半年.....。
回想這一年教會的腳步,真是值得感恩,我們一直走在進步的方向,雖然整個國家社會大環境感覺是在退後,但神的工作,神的教會是要向前進。
上半年,我們是進步了,但步伐還不夠快,如果對照今年的目標是如此,但我相信神的祝福越到後面是越多,越到後面是越精彩,我們將有機會看見讚美感恩的果效,我們將看見天上的使者為我們爭戰,我們將看見靈裡的得勝,我們將看見目標的達成,這一切在今年下半場,以信心的眼光都已經看見了,所以我知道我要用何態度面對未來半來,那是一種信心與得勝的感覺。

選擇(choice)與選項(option)

今天看一本書,它提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它認為人需要對選擇(choice)與選項(option)之間的差異做瞭解。當我們談論選擇,我們的焦點是在選擇的項目上,還是選擇的人本身的心態上?當我們談論選擇時,焦點是在選擇的項目上,還是選擇的動作上?為何這個問題有趣呢?因為我們一生中一直在面對選擇,大如學業要選擇、事業要選擇、婚姻要選擇;小如購買東西的選擇。而我們通常焦點在選擇的項目上,這可從今日的大賣場成功的凝聚消費者,讓過去雜貨店幾乎都面對關門的壓力可以看出來,消費者希望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選擇代表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質、更佳的性能、更低的價格。
因此,我們幾乎都著眼在選項(option)上。這結果是,我們常常買到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回來,只因為它品質好,功能多,價格便宜,但事實是,家裡不需要。因此更重要的問題明顯是在於choice,為何我要這樣選?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選擇的條件是什麼?我的價值觀正確嗎?在選擇婚姻的路上,我們只盼望有更多異性出現,讓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其實,我們選擇的人本身,真的很清楚最適合自己的對象是什麼嗎?我們曾冷靜思考自己的特質,以及適合成為我們配偶的特質嗎?我們曾用心的為配偶禱告嗎?更多的選擇,不代表能做正確的選擇,更多的選擇,往往混亂了我們的心態,讓我們更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更多的選擇讓我們著眼於被選擇的人,注意他們的特質、優勢,而忽略我們自己真正的需要。
在選擇事業的路上,我們只盼望有更多的公司可以選擇,更多的企業錄取我們,好讓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性。但同樣的問題,在這一切以先,我們是否明白自己的興趣、專長及我們的生涯規劃,我們的價值觀,好讓我們做正確的判斷。
其他的問題可依此類推,請注意,沒有好的choice就不能正確挑選option,千萬記得我的大賣場經驗,買到一堆很有價值但無法妥善使用的東西,那結果是後悔。

教會推動三福的緣由與未來

傳福音有許多種方式,從最簡單的個人見證到最困難的三福,那麼問題就在於為何我們捨棄那些容易的十架、個人見證、四律、福音橋等方式,而推動似乎不太容易學習的三福佈道法?嚴格來說,我們沒有撇棄任何一種佈道法,甚至我們也盼望整合這些佈道法為一個完整的福音訓練。
理論上我們應該從最簡單的教起,但就許多教會與我個人的經驗,那些簡單的佈道法,對於複雜的社會體系,已經漸漸的無法適用,那些簡易的佈道法,幾乎只在校園內有較明顯的功效,我要澄清,不是沒有用,而是適用的範圍越來越小,不過個人見證是例外,它有穿透性,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以四律為例,從第一律就已經預設有神的存在,而且神愛你,祂對你有美好的計畫。這種簡易的邏輯,對於越單純的環境越有用,不過一旦有人直接挑戰前提~你怎麼證明上帝存在,四律可沒有教你怎樣回答。
三福就不是這樣,它已經將許多可能的問題都幫你想好了,甚至是反問對方信仰的根據,對於一個福音的講述者來說,最容易擔心的狀況就是無法回答對方的疑惑,以致不能將福音介紹給對方,但三福幫助宣講者知道怎樣去回答問題,這不意謂三福已經解決所有的問題了,我只能說,三福已經是目前佈道法中,解決最多問題的訓練了,這也是三福的課程需要經歷三個多月這樣漫長訓練及實戰演練的原因所在。
三福另一個優勢在於,它雖然是一個龐大的福音講述課程,但是它每一段都可以獨立使用,在切割後的三福,它可以簡易如同四律,但它也可以整合如同一個小型的系統神學或護教學。因此,我們推動三福,最簡單的原因是它有用,雖然它很難學,不過,我們也不輕忽個人見證的價值,如前述,它的影響穿透空間與時間,事實上,三福裡面也包含個人見證的內容。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在現階段,在傳福音的技巧訓練上,我們傾向兩個端點,一個是最簡易的個人見證的運用;另一個是最複雜的,三福的訓練。未來我們也將繼續開辦第三期、第四期,一直到所有想要被訓練的人都訓練完了,希望沒有那一天,因為教會已藉著三福事工不斷的增長,因此三福訓練將可代代不息。

母親節來談聖母

在神學上,稱上帝為聖父,稱耶穌為聖子,另外還有聖靈合稱為三位一體。問題來了,天主教稱馬利亞為聖母,基本上他們的意思是聖子的母親,然而這一來,在名稱上將出現兩個奇怪的地方,第一,聖父與聖母在修辭學上應該是相對的,也就是聖父與聖母應該是夫妻的關係,但事實上又非如此,聖父與聖母根本沒有婚姻或夫妻關係,一位是神一位是人。第二,用聖母這個稱號,會與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混淆,以為是四位一體,變成父、母、子、靈。
統一教曾經談論到,第一彌賽亞(耶穌)的使命,是要與聖靈結合,生出無罪的後代,來救贖世人。但耶穌卻因被釘十字架沒有完成使命,因此要由第二彌賽亞文鮮明來完成。不過,統一教另有一個版本是說,耶穌的使命是要找一個沒有罪的女人結婚生子,但他沒有找到,那要尋找的女人既稱為沒有罪,當然也可稱為聖母了,不過事實上他們用了另一個相似的詞,就是真母。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可以看到統一教也將父子靈的關係混亂了。
回到聖經來看,聖經稱上帝為聖父的地方只有一處,就是在約十七11『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裏去。聖父阿、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但一處就夠了,因為耶穌在主禱文中認定上帝的名就是聖的,路十一2『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有古卷只作父阿〕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至於聖靈,在新約聖經幾乎多數都直接用聖靈的稱號,沒有什麼爭議的。只有聖子,這個詞並沒有出現在聖經中,然而正統神學家幾乎都承認耶穌可稱為聖子,因為約十30『我與父原為一』,還有約一1,2『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若耶穌不是聖子,那祂會是什麼呢?所以顯然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沒有人可以反對。
然而,聖母呢?有何經文可以將她高舉為聖的位置呢?就算她為聖子的母親,也不應該簡稱或冊封為聖母,因為會造成文辭的混亂,而是應該簡稱為耶母或基母,但這兩種詞又不好聽,我認為應該稱為慈母就好了,馬利亞與世上許多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是,她生了救主耶穌,但耶穌並沒有要刻意高舉馬利亞,從路八19-21可以看出來『耶穌的母親和他弟兄來了、因為人多、不得到他跟前。有人告訴他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你。耶穌回答說、聽了 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另一處路十一27-28『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 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雖然耶穌這樣講,他不過是強調不要去看重這些事而已,馬利亞生了救主耶穌這個事實,是不能抹滅的,她的確是有福氣的,因聖經明明的提到路一48『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總而言之,用聖母這個名稱來形容馬利亞我覺得並不恰當,但可以考慮用慈母這個典型的稱號。

『愛是』?『礙事』?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是所謂愛的詩篇,每到了婚禮的場合,若不是出現在牧師的勉勵中,就是在證婚或獻詩中出現,它述說愛的真實意義。從牧會以後,我有好多機會從台上看台下,每當述說愛的真諦時,每個人都是笑容可掬,頻頻點頭,彷彿都懂了。有趣的是,當我們犯錯要被責備時,我們會希望對方能夠『恆久忍耐』,當我們一再犯錯又被發現,我們會希望對方的愛『永不止息』。
我想用膝蓋都知道,這不是愛的真諦,如果這是愛的真諦,那麼愛是已經礙事了。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愛的意義呢?或者正確運用愛呢?有時候人的愛會變成傷害,有時候人的愛變成罪。在男女的交往上,愛有時會被扭曲成性,以為性等於愛。在親子關係上,愛變成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結果愛是包袱與負擔。在夫妻關係上,愛變成傷害與依賴,因為用自己的方式愛對方,又期待對方回報,愛在戰火蔓延時,卻又不能沒有對方。在人際關係上,愛是包裝,真相總在下一次見面以後。
在自我形象上,愛變成無賴,給自己太多藉口,一次一次原諒自己。如果愛的真諦沒有一個限制,那麼它將被扭曲在自己設下的框框內使用,至少有兩個教派(宗教)很愛用愛的真諦,一個是統一教,一個是法輪功。他們用自己的解釋來套用上帝的話,然而真理並非如此。約翰壹書四章7節告訴我們此真理來自上帝,既來自上帝,離了上帝的原則就不是愛的真諦:『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 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 神而生、並且認識 神。』上帝愛的原則是什麼呢?
提摩太前書一章5節提到三個原則:『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沒錯,就是清潔的心、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當我們使用愛的真諦,若不是從這樣的原則出發,硬是用自己的感受來套用愛的真諦,那麼充其量那是我們自己的愛,而非上帝的愛,愛是將只能礙事。

李宇珍牧師醫治特會迴響

短暫兩天三場的特會已經結束,每一次經歷這些特會都有不同的目的及感覺,這次是經歷韓國風的講道風格,嚴肅中帶有許多幽默,嚴肅是因為他們對上帝的敬畏,幽默是他們對於信徒貼心溫柔的提醒。
許多人應該對『阿們』聲的要求印象深刻,同時也感到些許的不適應,回到原文來看,阿們代表『誠誠實實』或『實實在在』,這是一種發自內心因認同產生的回應,當然延伸到後來,有時候會超越原來的辭意,變成一種支持。雖然講員有時候會重複提醒我們,阿們是對神,但事實上,有些他要求阿們的段落並非是可阿們的位置,所以若專注在辭意上,可能會有些困惑,但這並非很嚴重的問題,也無須太過在意。
我們知道他主要目的是要我們曉得,專注投入在信息中,是打開心門重要的關鍵,打開心門也是得醫治得能力的重要關鍵。不阿們就很難與神建立關係,也代表我們仍持守著自己的尊嚴(這句話是他私下談論的)。
至於他修正奉獻的態度、雙手交叉抱胸、蹺腳、讀經等都是一種對敬拜的尊重,他再三強調在聚會中,耶穌就來在我們當中,對於一位真神,我們應該有最大的崇敬。一個基督徒除了口裡承認耶穌,發自內心相信耶穌是也重要得救的態度,印象中,他問過兩次,認為自己此刻可上天堂的舉手(一次是用阿們),可見一斑。
他三場的特會最主要的內容是要告訴信徒,我們都可以擁有聖靈帶出的能力,只是我們不懂得或不習慣使用。有些人可能願意經歷聖靈的工作,但卻沒有得到成效,主要原因有三:違背神的要求(十誡)、沒有饒恕、妄求。
他提醒信徒一定要多讀神的話,這是上帝的命令,信心也會在讀經中增強,透過聖經許多的醫治與能力的描述,都讓我們可以更有信心相信神的工作。他個人因車禍造成無法順利說話的病症,也在讀兩百遍聖經之後,恢復健康。神的話是一切信仰的基礎,我私下問過他,是否讀經超過一千遍,他微笑以對,我想他應該有讀超過這個數字。
他曾是一百個員工的老闆,生意如日中天,據說遙控器就是他發明的,但專利轉賣出去,他在屬世的生活中本大有可為,但當他被呼召,他放棄這一切追求,轉而為上帝國的福音而努力。李牧師在韓國的服事,據他本人私下這樣說,他都是打著領帶睡覺,因為一旦有教會的電話來需要幫忙,即使睡夢中也會馬上起來出動,是這樣虔誠與忠心的服事心態。比起這樣的心志,我發現幾乎我們周遭沒有人敢輕易認為自己是一個忠心的人。
除了對神的話有清楚的認識,他在禱告上花的代價也是無法想像的,一天8個小時的禱告,在事奉的時候,甚至只睡一個小時,其他都花在禱告與服事上。他私下曾說,在韓國,帶敬拜的同工,與牧者角色同樣的重要,敬拜同工在禮拜六幾乎是一整天的訓練與禱告。他們看重服事,但更看重禱告,沒有禱告幾乎就沒有服事。這看在許多台灣的教會信徒眼中,將為之汗顏,因為台灣某些教會,就是只看重服事不看重禱告,而更多教會不看重服事也不看重禱告。
這難怪韓國的教會會如此興旺,因為他們看重與神親近的時刻。來台灣做醫治宣教工作,並非他最終的目標,2008年後,他有新的計畫,屆時他來台灣的機會將會變得很少,他能夠為台灣做的工作,主要就是這兩年了,我們誠心的祝福李宇珍牧師,在事奉的崗位上,更有能力,同時也帶給更多教會祝福。

我成了三個小孩的爸爸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是三個小孩的爸爸,我對小孩其實沒有所謂的喜歡與不喜歡,因此也沒有期待與不期待,每每師母提到想要小孩的時候,我沒有太多感覺,對我而言可有可沒有。
然而當玉昕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他的可愛與天真開始打動我對小孩的觀感,他的聰明與智慧更吸引我的注意,但最讓我無法釋懷的是那種血緣關係所帶出無法言喻的愛。因此當師母期待下一胎時,我沒有猶豫。
然而出乎意料的,上帝一次給了兩個,我沒有想過我會是三個小孩的爸爸,我不斷的為著許多新的關係與角色混亂著,有時候我扮演可怕的教父,扳起臉來揍了他們的屁股一頓,有時候又是他們的捍衛戰士,不惜為了保護他們與師母起了口角,有時候我又是一個玩伴,將年齡降到比他們還小,像隻大猴子,有時候同時面對三個小孩,呈現兩三種心態與行為。
有時我幾乎不適應現在的我,我彷彿有了多重人格,但這一切辛苦的感覺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很快的就被內心的愛取代了。我沒有後悔成了三個小孩的爸爸,甚至很高興成了三個小孩的爸爸,我相信出於上帝的心意,絕對沒有錯誤,出於上帝的心意,都是美好的,今晚,當我再一次凝望這三個小孩,很感恩,很喜樂,也為他們禱告,期待他們都有與神同行的人生。

桃聖『一領一運動』源起

教會增長是每一間教會共同的目標,難就難在增長的方法,兩千年來,教會不斷思考宣教的策略,如何宣揚福音?如何搶救靈魂?在許多國家多有斬獲,但也在許多國家面對宣教瓶頸。
台灣的福音事工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似乎可以大有斬獲,但實際上也多有阻礙,這變成台灣教會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倒底障礙在哪裡?很多教會都推動過傳福音訓練,宣教事工,然而教會增長仍然緩慢,這不禁讓我們想要好好檢驗整個宣教事工執行的過程,以便能抓出真正的原因。
一、從實例來看從台灣宣教最成功的教派~長老會來看,他們的宣教能夠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們將一個複雜的事工體系變成一個簡單的口號與訊息,以便深植於信徒心中。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宣稱,許多福音事工並沒有落實到每一個信徒的心中,常有的現像是,台上熱情如火,但台下冰冷如常,宣教終究只是部分人熱衷的活動,福音宣教異象並沒有真正深入每一位信徒中。因此許多教會開始發現簡單易懂口號的重要性,它像一種廣告的效果,在信徒腦海中不斷出現,一個好的口號,讓人建立清楚的異象與目標,讓信徒有執行的動力。
當台灣長老教會紀念台灣宣教90週年時,教會的先輩們承續了馬雅各、馬偕的宣教精神,他們提出了「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1954年倍加運動之前,長老會的信徒人數是59,471人,教會數為233間,1964年底倍加運動結束時,信徒人數增加到102,943人,教會數增加到466間,完成了十年教會數、信徒數倍加的目標。倍加運動的口號及行動相當簡單,就是三獻:「獻心」—每天讀經禱告;「獻金」—每人每月奉獻10元;「獻工」—每禮拜傳福音一次。主後2005年,台灣長老教會慶祝台灣宣教140年紀念,總會提出「一領一」宣教運動,呼籲各教會每位信徒決志一年內帶領一人歸主,完成使命者由各中會或教會表揚。長老教會總會青年部已推出「青少年倍加運動」,客家宣教協會也已經開始推動「客家十年倍加運動」,我們可以稱這是一次「新倍加運動」。在香港方面,主後2004年有13個堂會傳道同工聯同「新曙光事工」共同發起「信徒倍增運動2004」,目標是通過各參與教會招募1000位領袖和 10000名信徒參予推動此運動,加上新曙光事工的培訓,在2004年內推動這10000人每人帶一位未信主的人信耶穌並融入教會,使下一年的全港基督徒的人數增加一萬人。二、從學理來看在一本良友聖經學院講義中『佈道與植堂』,談到『策略性的個人佈道』時:它認為一領一的好處: (1)一領一的運動能使信徒彼此激勵,同心參與佈道的事奉。 (2)一領一運動是每個信徒都可以參與的事奉:只要接受裝備,每個信徒都可以參與,而且,傳福音是每個信徒不可以推卸的責任。 (3)一領一運動是一項有計劃和有準備的佈道工作:一般的個人佈道是不用特別的計畫的,但一領一運動?是要有好的預備,好的預備自然會有好的成果,當然,我們不會抹煞聖靈的工作,但忠心的預備,神是喜悅和祝福的。 (4)方便教會推動有系統性的栽培工作:當大家都同時帶領一些人信主後,教會就容易推動一些有系統性的栽培工作,例如栽培班,聖經班等,同時,也可以讓全教會的信徒為此事同心禱告,這樣,就能夠激勵信徒同心的事奉。
另外,它也提到教會推行這一領一的運動的步驟: (1) 信徒的準備階段:信徒要準備自己傳福音的心志,並學習接納關懷他人,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才可向人傳福音。此外,還要學習如何傳福音,包括了福音的內涵,和傳福音的技巧。所以教會要為信徒開辦一些個人佈道的訓練班,內容包括傳福音的使命和責任,講述福音的內涵,和個人佈道的技巧等,讓信徒接受裝備,可以作個人佈道的工作。 (2)實際行動的階段-----信徒作個人佈道工作的步驟: A.決定福音的物件;要好好的禱告,求神為信徒預備傳福音的對象。 B.祈禱:把對象的名字告訴弟兄姊妹,請他們同心為福音對象禱告,讓佈道者能明白未信者的需要,曉得如何向對方傳福音,也求神感動未信者打開心靈,接受福音。 C.接觸未信者:接觸來往以瞭解和關心他們的需要,留意對方的性格和喜好等。 D. 等待機會傳福音:在與未信者的交往中,信徒要把握機會分享自己的得救見證,也要在生活行為上見證神,讓對方因此對基督教的信仰產生好感和興趣,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把握機會與對方分享福音,讓他明白救恩。但如果對方還不能信主,也不要放棄,應該繼續和他接觸,幫助他排解疑難,相信耶穌。 E.邀請對方參加教會的聚會:無論他是否願意相信耶穌,只要他有興趣,都可以邀請對方參加教會,讓他可以繼續接觸信仰,或接受栽培。
桃園聖教會於2006年宣教組發起『一人一年領一人,教會復興有可能』口號,就是基於台灣宣教歷史的鑑誡,感受到口號的重要。至於內容則與其他教會有異曲同工之妙,為的也就是讓弟兄姊妹深刻的明白自身的使命,在一個簡易完成的目標上,自我挑戰,以期完成耶穌的大使命。

『衝』『動』≠『衝動』

當我們說一個人很容易『衝動』時,我們是指那個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立即行動,當然往往後果也是負面居多。
近來政壇當紅人物~行政院長蘇貞昌,他已成許多人爭相模仿的對象,包括我們的學青。提到他,不論老幼都會聯想到『蘇貞昌衝衝衝』(台語),這些人當然不是指蘇貞昌是一個衝動的人,而是描述他是一個肯做事肯行動的人。
因此,『衝』『動』≠『衝動』,『衝』『動』是一個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團體需要具備的現象。我們在安養院、養老院,可能看不到『衝』『動』,因為他們已經不太能動了,我們在幼稚園、小學與國高中常看到『衝動』,因為他們還不太會深思熟慮。只有在大學、社青、中青以上,我們看到穩定且具衝勁的團體,他們代表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但在教會,並非以年齡決定是否為『衝』『動』的人,而是以一個人委身的程度來判斷,所以並非年輕人就願意投入教會的生活與事奉,也並非年長者就一定『衝』『動』不起來,因為教會很多工作是不需要勞力的,例如關心的話題、持續的代禱、溫馨的笑容、接納的眼神、肯定的言語等。
很可惜,少數人錯置年齡讓自己擁有養老院的心態與幼稚園的思考,不過還好,在心智上穿越時光是有可能的,如果他們願意回到『衝』『動』的時代,僅在於一個決心而已,對信仰我們稱之委身。
弟兄姊妹,讓我們一起『衝』『動』吧,面對今年教會的目標『信仰的更新』,人數目標【180人】,增長的口號《一年領一人,復興有可能》,以及火熱的代禱〔十分鐘護桃聖〕,我們需要你的委身。這幾個月來,我非常感謝神,因為看到越來越多的弟兄姊妹已經開始『衝』『動』了,我彷彿已經看到我們將有一個蒙祝福的未來,一切皆起因於一群『衝』『動』的信徒。

從聖經看雙贏與雙輸理論

常聽人喊出雙贏的口號,希望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大家都要贏,這話非常動聽,沒有人會傷心。但從聖經觀點來看,雙贏一定是對的嗎?有時候兼顧雙方的結果是雙輸。我們可以從學理上來分析,過去在遊戲競技場上,發展了一種理論叫做『零和遊戲』。
零和遊戲起源於博弈論,博弈論(game theory)直譯就是“遊戲理論”。在一場遊戲競賽中,贏者與輸者得分加起來,和數必為零,稱為“零和”。“零和遊戲”之所以能夠引起注意,是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用零和的相對理論來解釋。
甲、乙兩隊球賽,甲隊終場贏六分,相對的乙隊輸六分,甲乙兩隊總和6+(-6)=0。夫妻兩人吵架,丈夫吵贏了,丈夫贏多少,相對的太太就輸多少。
以聖經來看,約翰壹書二1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在這裡愛世界的人相對會失去愛父的心;愛世界的人+愛父的心=0。馬太福音十六26『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賺得全世界的人至終會賠上自己的生命;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0。
然而生活中的理論,未必都能用零和來解釋,零和的等式太簡化了,它只適合於可計量的問題。以約翰壹書二15為例,『愛世界』要愛到何種程度才會造成『愛父的心』不在他裡面呢?
以馬太福音十六26為例,細想,人可能賺得全世界嗎? 20 世紀以來,逐漸以“非零和遊戲”理論來取代“零和遊戲”,“非零和遊戲”呈現的結果是“負和”或“正和”。“負和遊戲”指贏者與輸者總和為負,相對而言,比賽雙方可說皆為輸家。“正和”是指贏者與輸者總和為正,可說雙方相對都是贏家,又稱為“雙贏”或“多贏”。
這個理論適用於不可計量之程度性的問題,事實上,很多輸贏其實應該是程度上的問題。
上次台灣的總統大選,若以“零和遊戲”來看,執政黨贏,在野黨輸,理論上相加是0,但實際上是“非零和遊戲”中的“負和”,沒有真正的贏家,應該是雙輸。雙方候選人都輸,雙方支持者也都輸,整個台灣的社會也都輸掉了。
在屬靈的世界中可否用“非零和遊戲”來解釋呢?就“正和”而言,『愛世界』與『愛父的心』若可以同時進行,就是雙贏,但很明顯的,經文不是這個意思;就 “負和”而言,經文指出『愛世界』與『愛父的心』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
回顧前面用零和理論來解釋,把『愛世界』與『愛父的心』對等比較,結果造成解經的困難,但從“非零和理論”中的“負和”卻可以真正瞭解經文的意思。馬太福音五41提到『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同樣無法從“零和理論” 來解釋。“零和理論”只能解釋常理,贏者贏一里,輸者也是輸一里,相加為0。
然而耶穌卻教導用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情,從“非零和遊戲”的“正和”可以瞭解。無理之人的要求並沒有被拒絕,他贏了,而被逼迫的人,如果只是執行無理者之要求,他就是輸家,被迫含屈忍辱,但當他用加倍的行動來回應時,他凸顯無理者之無理,以及自身的愛心。所以這場競技,沒有輸家。
但從聖經觀點來看,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是雙贏的?輸贏有它的限制,對於罪惡以及傾向罪惡的問題沒有雙贏可言。光與暗不能雙贏(約壹二9)、愛世界與愛父的心不能雙贏(約壹二15)、虛謊與真理不能雙贏(約壹二21)。雙贏的觀念有時候讓基督徒增加很多試探,在新的生命與價值觀中偷偷保留舊的生命與價值觀,馬太福音十16被巧妙的運用在雙贏局面上『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缰、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耶穌這句話是用在險惡的傳福音情況。然而有些基督徒正好以此為障眼法,營造個人的雙贏,從此基督徒在社會上失去了見證,因為要『靈巧像蛇』;回到教會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因為『馴良像鴿子』。
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我們不能過於簡化,哭泣的人就是受害者,喜笑的人就是加害者;也不是汲汲營營要讓每個人都滿意,只要儘快處理好就好了,這種鄉愿的作法,只會讓以後變成雙輸。

曾玉昕的兩個小錢

聖經很有名的一個故事之一,那是發生在聖殿的女人院裡,耶穌曾和門徒現場目睹一些人奉獻的過程,其中有兩個人的奉獻呈現極端對比,一個是富人,投入相當多的金錢,另一個是婦人,她投入兩個小錢。
一般的評論當然是以數字多少來決定奉獻的多寡與價值,然而耶穌卻教導另一個新的思維,耶穌認為婦人(寡婦)比富人奉獻得還要多,因為富人奉獻的是有餘的,而寡婦已將一切養生的都投入了。
耶穌呈現新的觀點,奉獻的價值並非表現在金額多少,奉獻是在於心態及比率,寡婦奉獻了她一切所有,遠超過聖經規定的十分之一,雖然她總共只投入兩個小錢。
曾玉昕於1/12將自己養的一隻小豬~一切的財富都奉獻出去了,記得很多時候我們當父母的一有零錢時,就會交給曾玉昕,叫他要把錢投入小豬;甚至有時候他看見我桌上有零錢,他會問可以給他嗎?他也會主動將錢投入小豬。
在他成長的階段中,他從不知道錢的價值,慢慢的體驗錢的好處,近來他常問,爸爸、媽媽,你有錢嗎?我好想要買XX,他越來越清楚錢的功能了,然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裡,他正在接受奉獻的教育,雖然他有購買東西的慾望,但仍要兼顧奉獻的教導。
從小,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幫助我們小孩習慣奉獻的,一個禮拜給我們零用錢10元,5元留給自己,五元奉獻。後來零用錢20元,10元奉獻,10元零用錢。當我們已經習慣在小收入時,將所得一部份給主,長大後,大的收入也能夠願意奉獻給主。請記得,兩個小錢是心態與比率的問題。

聖誕主題:歡迎光臨彌賽亞

這次聖誕節的重頭戲,也是我們的主題~歡迎光臨彌賽亞,光從DVD的教學帶上,就可以感覺是大卡司與大製作,動員許多不同年齡層的人一起組成的歌舞劇,如果能夠成功演出,這可是非凡的成就。
為了這齣歌舞劇,社青、兒主可說是花了不少代價,但相信因為他們的付出,許多人將可以感受彌賽亞光臨世界所帶出的救贖,藉著這些歌舞訴說一段感人的恩典之約,雖然我沒有參與演出,但每次經過觀看排練的過程,都不由自主的感動,也為他們祝福。
對於這齣歌舞劇,花費最多精神的人是誰大家知道嗎?有一個人幾乎天天研究,天天跟著跳,有時候一天很仔細的看好幾遍,雖然,很殘酷的事實,就是根本沒有他的戲份,但他仍沒有埋怨的參與這個偉大的工程,每次當我看到他如此聚精會神的投入在這些歌舞影片中,甚至在日常對話裡也用上這些台詞,我會感覺這些歌舞的信息已經無形中進入他的感光世界裡,潛移默化的讓他成長。
所以雖然他沒有參與演出,但是他獲得的幫助將是無可限量的,這個神秘的人物是誰呢?他就是阿昕。

你是誰眼中的寶貝

從小,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但當一個人慢慢長大,踏進這個社會,他要的不只是這樣,他還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寶貝。
人總有一個本能,會在舞台上尋找最閃耀的角色,看戲的時候,我們尋找主角,看電視看電影關心的也是男女主角,往往男女主角已經決定這齣戲好不好看。而幾乎99%的舞台、戲劇,男女主角基本條件都是臉蛋、身材。先天的刻板印象,使得人人渴望擁有天使的臉蛋,魔鬼的身材,完美的組合,只有這樣才能成為舞台上最閃耀的角色。
不過很可惜,只有少數人可以符合這種條件。去年的聖誕節,約瑟的彩衣歌舞劇中,一首歌提到『神的眼中你是寶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你是如此如此特別,沒有人能取代你』。
人很容易忽略自己在全能創造者的面前是如此的珍貴,而卻一直在乎,要在世人的眼中爭取認同,活得很辛苦,而世人的眼光常常都有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爭取一個人認同就可以了,那就是~上帝,只要上帝認同我們,比什麼都還要重要。
不過,我要提醒所有的讀者,要爭取上帝的認同,也不是容易的,怎麼說呢?上帝不是看我們為寶貝嗎?當然,上帝看每一個人都是寶貝,但祂不一定接受我們的錯誤的思想與行為,神學上,我們常這樣講,上帝接納人,但不接納他的罪。
上帝珍惜每一個靈魂,甚至保護他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然而上帝不願意人活在錯誤中。聖經不管新舊約,所有的先知,幾乎都有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呼籲人『悔改』,悔改不代表神希望我們改變了,才要愛我們,而是因為神愛我們,所以希望我們悔改。
不要被世俗的虛浮騙了,想要讓自己活在人眼中的主角,希望自己成為人眼中的寶貝,那是世界慣用的欺騙伎倆,聖經苦口婆心鼓勵我們,不要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再我們裡面了。
從今以後,你必須很清楚,你不是世界的寶貝,你是上帝的寶貝,你不是為世界而活,而是為主而活。
去年(2005)跨年晚會,教會舉行了通宵禱告,雖然人不多,但是很過癮,很多人那一天吃的過癮,很多人那一天看得過癮,但我們在教會禱告得很過癮,我們深知,不是為世界而活,而是為主而活,不是得人的認同,而是得神的認同,不是人眼中的寶貝,而是神眼中的寶貝。

小昕對我說,喂!有沒有搞錯#@$

昨天禱告會之前,我們一家於7:15分提早下樓預備心,我一手提著待會要倒的垃圾,一手拿著聖經,進入電梯後,小昕煞有其事的對我說,『一隻手拿垃圾,一隻手拿聖經,喂!有沒有搞錯啊』。
我一時無法相信,這句話從一個兩歲半的小孩口中發出。我趕緊問師母,這個說詞是妳教的嗎,她說沒有,我開始思想,為何他會這樣說,終於師母想起一段上禮拜的劇情。那時我們剛從外面進來,予盛在辦公室客廳打筆記型電腦,我就借用來教燕秋傳道如何查資料,突然我注意到予盛將滑鼠放在聖經上,我說『喂!有沒有搞錯,聖經還可以當滑鼠用嗎?』,我當時馬上去旁邊拿一張舊週報取代聖經的滑鼠墊地位,畢竟對於上帝的話我們要有基本的尊重,當時小昕就在現場跑跑跳跳,似乎並沒有在注意這件事。沒想到,他都有在聽,而且經過一週之後,應用在他老爸的身上。
雖然我沒有用同一隻手拿聖經與垃圾,但雙手對比之下,也不是很好看,小昕的提醒,我只能說感謝主,透過小小孩的聲音指教我,千萬不要搞錯,上帝的話是需要尊重的。談到這裡,我又想起年初一位教會姊妹問我一個問題,聖經掉到馬桶裡要如何處理,可以丟掉嗎?我說不行,這是上帝話語~寶貴的書,不能丟在垃圾桶,只能恭敬的掩埋,後來她就真的恭敬的將聖經掩埋了,也許有些人不認為需要這樣做。但是,如果能從小地方開始學習尊重上帝,我相信在更大的事上也能夠做到尊主為大。

從聖經談猛男

談到猛男,我們直覺會聯想到影視媒體長期來塑造的形像,但這些人其實只有外表猛,對於只喜歡用外在論斷的現實社會,他們是受歡迎的。但這些外表為猛男的,究竟有何意義呢?滿足視覺效果?
猛男的定義: 1.襯衫猛男:胸前的扣子應當扣幾顆、不扣的那幾顆以製造“欲說還休”的穿著效果,或者乾脆選擇花樣美男般的花花襯衫,表達出青春無敵的感覺。 2.功夫猛男:緊身的T恤將男士的身材體現得淋漓盡致,而這些功夫味濃厚的休閒裝,只要搭配一件質地上好的牛仔褲就可以了。 3.運動猛男:背心是運動猛男最喜歡的裝扮。一件露出脖子、手臂與背肌的貼身背心,在凸顯身材的同時也給人一種運動健將的感覺。
猛男範例:如史泰龍和施瓦辛格,緊身背心、皮夾克,健壯的胸大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這些細節拼裝出螢幕上以史泰龍和施瓦辛格為代表的猛男形象。這些常被壞人陷害,後來又伸張正義的英雄們是硬漢的最佳代言人。
聖經裡面也有一些外在不錯的猛男: (1)參孫~功夫猛男:手無器械將獅子撕裂(士十四6);用一塊未乾的驢腮骨、拾起來擊殺一千人(士十五15)。 (2)掃羅~襯衫猛男: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撒上十23);眾民中沒有可比他的(撒上十24)。但這兩人,一個最後毀在女人手裡,另一個因為驕傲被神廢棄。
我們另外又看見一些猛男,他們的猛不在於體格或服飾,而在於他們的意志與信仰。 (1)大衛~勇氣猛男:用機弦石打倒歌利亞,歌利亞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約三公尺),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54公斤)。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8公斤)(撒上十七4-7)。 (2)以利亞~意志猛男:連續奔走四十晝夜(王上十九8);一人獨鬥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王上十八22)。 (3)耶穌~超級猛男:捨身流血,十字架上為人贖罪而死。這些人最後留下美好的影響,大衛成為合神心意的王,以利亞是先知的典範,耶穌是整個基督教信仰的救主。所以從聖經來看真正的猛男不一定是外在體格,而是心志與信仰。

聖教會的由來

在台灣聖教會有人問到聖教會的『聖』是什麼意思?聖潔、聖靈、神聖?我是這樣回答,盼望也給我們的弟兄姊妹多一層的瞭解。從英文看比較清楚,聖教會是Holiness Church...,這個英文要如何翻譯呢?分析如下:
從英文字源來看:聖靈一般是用Holy Spirit,Holy是神聖的,因此Holiness應翻譯為聖潔。從歷史來看:聖教會是以衛斯理宗為基礎的教派,因此衛斯理是創始者,在衛斯理的個人歷史裡,有這樣一段。 1720 年,約翰進入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就讀(Christ Church College, Oxford),畢業後繼續進入林肯學院(Lincoln College)深造,廿二歲就被按立為聖公會牧師。其弟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家中排行十八),亦於1726年進入牛津基督教會學院就讀,並發起了一個以勉勵學習、追求聖潔為宗旨的同好會。後來約翰回到了牛津,便做了這個同好會的領袖。他們的生活嚴謹克己,常探望囚犯、病人,並樂意賙濟窮人。同學們戲稱這個小組是「聖潔會」,後來索性稱他們為「循道友」(Methodists),形容他們對理想教會的追求。聖教會可溯源於衛斯理繼承人在美國的聖潔運動,進入日本再傳入台灣而來,因此Holiness,肯定是翻譯為聖潔,Holiness Church英文應翻譯為聖潔教會。
曾聽聞前輩牧師說過,在日本原來是稱為聖潔教會沒錯,後來在神學上有分歧,在日本又分為聖教會與潔教會,我們是聖教會這一宗傳到台灣來的結果,但在英文上都一樣。

神無時不刻的同在

今天開教會舊的福音車去驗車,由於是趕在最後剩餘的兩天(超過會罰錢),所以決定去一家新的驗車廠,看看會不會人比較少。
去的時候果然人很少,只有我一台車,我還有點猶豫會不會沒有開,但是看到工作人員,我又恢復了一點信心,當車開進去後,服務人員要我的資料,才發現保險是過期的,但我記得有換過保險,所以就打電話回家問,師母說新的在她那裡,要我回去拿,我有點猶豫,因為服務人員已經開始動作了。
就在兩難間,辦事員告訴我,可以先用電話告知保險號,然後傳真資料給她,真是令人興奮的消息,她本來不願意告訴我這個方式,但是因為這家新開的驗車廠,每天有檢驗車輛數的限制,輪到我已經是當天最後兩台車的機會,如果我再回去拿證件,一定會來不及,所以她考慮再三給我一個方便,真是感謝主。
神的祝福還不僅於此,驗車通過後,服務人員告知,新的規定,行照沒有註明保險桿的車,不能有保險桿,教會舊福音車有保險桿,理論上是不能通過的,但他放我一馬,再次充滿感恩,上帝省了我很多的麻煩。回程,我心中就對神禱告,我感受祂的時刻同在,我感受祂許多的祝福,有時候在忙碌的生活中,上帝彷彿被這些事物遮蔽了,但其實,祂還是會適時的提醒你祂在這裡。

復興來自多數信徒的委身~以印尼大復興為例

復興不是口號,復興要有委身的人及上帝的工作才能成就,越多人的委身,在信心的力量凝結中,越快促進復興這件事。在台灣,已經有很多個別的教會在復興,他們每年都有很多人信主,但台灣整體的教會復興,還沒有開始。
因此,當我們談復興,談的是整體的復興及個別教會的復興。我們相信,沒有信徒的委身與合一,教會沒有復興的的可能,因為神無法介入這個教會,因為這個教會有攔阻,當多數信徒趨向迎接上帝工作且與神同工的時候,復興必然來到。現代教會談復興,不會一直引用韓國當例子,因為他們已經復興很久了,而且他們沒有太多異教背景,現在最能激勵我們的,反而是印尼。
印尼的復興正是這樣發生的。過去二十多年,印尼遭受許多政治和經濟的變動,很多人被殺害擄掠,特別是基督徒。印尼有85%的人口是回教徒,很多基督徒在暴動中殉道。但是二00三年,當地基督徒在雅加達首次舉辦的八萬人的聚會,回教徒的總統竟然出席,他不但向基督徒道歉,還站出來保護基督徒,答應攔阻一個「讓回教成為印尼的唯一宗教」的法令,更不可思議的是,他還請基督徒為他禱告!
從此印尼開始有極大的復興和轉變。這樣的翻轉是當地的基督徒長期無條件擺上,流血、流淚澆灌,邀請上帝介入的結果。基督徒在當地是少數,但當他們起來呼求神、禱告神,神就介入,翻轉這個國家!

沸騰一時的腳尾飯風波

記得幾天前看到這聳動的話題,師母對我說,糟了,殯儀館附近的餐廳生意會很差,因為可能被認為賣腳尾飯。果然不久,北市龍安街附近的餐廳就生意一落千丈,其他地方我想也會差不多。
今天晚上電視說11:00王育誠議員會召開記者會,我就看了一下,居然是他助理的自導自演,整場下來,道歉聲不斷,雖然一切已落幕,但有些事值得思考一下: 1. 沒有求證清楚就下結論:聖經其實一直在告誡此事,聖經認為不要去論斷人,免得被論斷。路六37『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作釋放〕』。
論斷在此原文主要的意思是『審判』,要扮演審判者,需要有足夠的證據與資料,但往往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所以聖經說不要論斷,也就是不要擔任審判者,除非有足夠證據,今天真是印證了這一切,因為他們在電視上,反要接受觀眾的公審。 2.不是道歉的問題:雖然他們在電視上道歉,但仍堅持的確有殯葬蟑螂的存在,記者問證據在哪裡,這些助理說,因為早上、中午垃圾桶都看不到這些廚餘。另外,他們還曾經與這些人發生衝突。最後議員向馬英九市政府挑戰,我們敢認錯,你們敢嗎?首先這些所謂『觀察的證據』,實在不是什麼證據,只因為垃圾桶看不到廚餘,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廚餘不一定要在早上或中午放在垃圾桶,這些處置方法自然有殯葬業者一套流程,即使這些東西最後真的有運送出去,也不能證實是給人吃的,我們教會禮拜天的愛餐,所有的廚餘也是分類出來,倒在垃圾車廚餘桶內,那是要給牲畜吃的避免浪費。難道殯葬業者有運送的動作不可能這樣處理嗎?助理用了三個月跟拍,居然拍不到任何證據,也講不出合宜的理由,還轉移焦點給市政府。 3.誠實是最好的辦法:聖經說,正直的人神以正值待他,彎曲的人神以彎曲待他,助理想出這些造假的方法,最後神也讓這些人功虧一簣,因為他們在拍片過程,忽略了車牌號碼被拍出來,真的『很巧』,車也遺失了....。
這個社會真的很亂,本來公義的人也會變成不公義,揭弊案11年,反被人揭,人沒有什麼好得意的,聖經清楚說,這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桃聖邁向更新之路

最近長老會一片喜氣洋洋,因為他們正在過140週年的生日,我還前往桃園假日飯店,去參觀他們的特會,特別的是,他們並非沈浸在140週年的數字迷思中,而是更深的眺望150週年的長老會,應該要如何來過,他們認為目前教會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更新與復興』。
從今年初以來,我們就一直在推動更新,因為更新會帶來復興,很簡單的原理,你將一個舊的東西,清洗過後,就會有新的感覺,本來想丟掉的東西,也會珍惜的留下,常常更新就會不斷帶出新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復興,更新而後復興。
教會是上帝的家,有神的同在,理論上來講,是不需要更新的,但是,人不都是順服,因此人仍會用自己的老我在過屬靈的生活,這結果就是屬靈生命的延滯,如果再不加以改善,就會變成罪與苦毒。
因此每一個基督徒都需要過更新的生活,活在聖靈中,因為聖靈是風又是火,能燒盡人裡面的罪,也能吹走人的試探與攔阻,加上聖靈的光照,使人看見心裡面的問題。因此唯有不斷更新,人的屬靈生命才會成長,教會才有復興的希望。

海格預言的分析與聆聽的態度

海格牧師來台灣主要做三種服事:復興特會、醫病、預言。在預言的領域裡,他已經服事30多年了。他這一趟感覺似乎主要以特會、預言為主,預言在聖經裡陳述是先知的工作,是一種恩賜,主要根據是弗四11-12『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我們相信從使徒時代開始,使徒與先知的職分就消失了,但是使徒與先知的恩賜仍然存在。所以我們稱這些為『職事』而分『職分』。這就是目前相當流行的『五重職事』,上帝在教會有五種重要的恩賜,主要在於建造教會。與一般恩賜用於服事不太一樣。依照這個理論來說,一個教會必然會存在這五種恩賜,只是很多教會沒有去挖掘。一般教會只有一個『牧師』沒有其他職事,但事實上,這個『牧師』常是職分,不一定是『恩賜』,五重職分是聖靈的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的,人無法強求,但可以尋求,尋求看我們擁有何種恩賜,經過操練確認。
簡單來說,我們相信先知的恩賜仍然是存在的,但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真先知在舊約預言,從來沒有失敗的,他的言論直來來自上帝,所以不可能失敗,先知預言的服事,應該同理可證。所以要分辨是否真的先知,要聽其言觀其行。過去聽聞海格牧師在台灣的一些服事,但我從未真正見過他,這一次,終於有機會見到他,並且經驗所謂的『預言服事』,我懷著謹慎的態度,不斷的向我裡面的靈禱告,我知道,如果他也是出於神,我裡面的靈應該可以感受到,我求真理的聖靈給我分辨的能力,感謝主,在三十多位牧者同工的現場預言中,我不斷的分析判斷所有的預言,當輪到我被預言時,我心中也不斷的禱告,謙卑的尋求,避免被理性掩蓋了聖靈的工作,最後再與其他牧者討論分析,我確認他的確有預言的恩賜。
我分析他主要的預言有四類性質: 1.安慰的話語:許多人正面對個人獨特的困難與危機,他似乎可以在靈裡感受到,也分享了可以安慰的話語。 2.友善的提醒:有些我們生命中忽略的事,或是我們在靈性上面對的障礙,他也提出提醒,但用詞非常溫和。 3.指到未來:有些預言到未來即將發生的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類預言,我聽來三十多人中,就只有我的預言及另一個同工是屬此類的。 4.指出明確時間:某些同工,在他們眼前的抉擇與事工上,海格明確指出時間,這類預言已是少數,只有當中一個人有。最後,我認為,參與預言特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心態的問題,我們不要存有一種幻想,以為海格是算命或巫師,我們想要從他的身上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這絕對是違反聖經的道理。那我們到底是為何而參加呢?我們參加特會,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要透過先知傳遞上帝的信息,神要給我們什麼話語是祂的主權,而不是我們的要求,所以絕對不要預設立場,想要得什麼?聽什麼?而是順服在上帝自己要做的工作裡。

不再隱藏的祝福

賽五九16『他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除了書以外,其實沒有什麼東西,印象中家裡最明顯的物品就是一個大大的衣櫃,那時對這衣櫃的感覺就是放衣服的地方,因為看久了也沒有特別注意它,一直到有一天,我爸媽沒有將衣櫃關好,我注意到衣櫃裡面原來還有兩個小抽屜,但是被鎖住,所以也不知道是裝什麼。
後來某一天,衣櫃沒有關好,我又看見那兩個抽屜,好奇再去拉一下,這一次居然沒有鎖,心想爸媽忘了鎖了,心中猶豫要不要打開?他們會不會知道?知道會不會生氣?然而好奇心終究勝過一點點的罪惡感,當我打開抽屜一看,原來過去每次考試進步的獎品都在這裡,有好漂亮的墊板、鉛筆、橡皮擦、削鉛筆機……,對於當時過得相當節省的環境來說,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原來爸爸媽媽為我們小孩的成績準備了那麼多好的獎品,我們竟不知道。
記得從此,我比以往更加的認真讀書,因為那些禮物對我實在有很大的吸引力,自從我看到那些珍貴的禮物後。上帝有許多隱藏的祝福,當我們沒有看見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是很希罕,我們以為上帝那裡沒有什麼好禮物要給我們,但真的是如此嗎?路十一11-13『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
我常常對弟兄姊妹說,其實每一種聚會都是蒙福的機會,千萬不要把聚會當作浪費時間的事情,特別有兩種類型的聚會很重要。馬太福音十八19-20『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在這段經文中,清楚說到這兩種類型的聚會,一個是禱告的聚會,一個是敬拜的聚會。當至少有兩個人一起同心的禱告時,天父必為他們成全,這是指禱告的聚會能夠蒙福。另外是兩三個人以上的團體敬拜聚會,神應許臨在他們當中。
當我們沒有看見上帝的祝福時,我們實在不知道珍惜這些福份,其實我們有好多困難沒有解決,婚姻問題、學業問題、事業問題、健康問題、人際問題、家庭問題、兒女教育問題…,然而,我們寧可自己想辦法或者去請求別人幫助,卻忽略了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是上帝,或者我們知道上帝的能力與祝福,但卻不願意付上代價去領受祝福,其實神要我們常常來敬拜榮耀祂以及同心合意的禱告,我實在找不到聖經當中還有哪一種得祝福的方式比這兩件事更重要。弟兄姊妹,這些隱藏的祝福是在聚會中、禱告會中領受的,神已經很清楚的說了,其實隱藏的祝福已經不再隱藏了。

與教會年長者快樂談

常在教會某個角落,看到幾個年長者,自己聚在一起聊天,有幾次我刻意經過旁邊,稍微聽一下他們聊些什麼,其實真的沒聊什麼,有時候還發現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他們常各聊各的,居然彼此還接得起來。
這禮拜天,花蓮聖教會來募款,難得主日我可以這麼輕鬆,我特別前往老人家聚集的地方,參與他們的談話,我發現,他們幾位都是上了80歲,他們因為這樣的特質聚在一起,我快速的接手他們的話題,然後主導話題,感覺終於比較像在『對話』,其實他們很想跟牧師聊天,只是他們覺得我很忙,我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他們的身體狀況,幾乎老人家身上都會有一些病痛,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結石,問了這些資料,是為了為他們禱告,因為我知道,他們很需要有人為他們禱告,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上了這個年紀,我也會很需要人為我禱告。
老人家是教會的寶,他們年經時曾經都在教會付出很多,他們開創了教會的過去,他們留下他們服事的足跡,只是當他們老了以後,不再風光,但他們仍然是可尊敬的,我很喜歡與他們聊天,只希望自己能有分身,能夠顧老的,也能夠顧小的,真的覺得他們都好棒。
感謝主,秀香姐要帶他們去花蓮玩,秀香姐注意到這些老年人的需要,我覺得秀香姐實在很了不起,願意承接這個艱難的任務,老人家有比年輕人需要更多的照顧,但他們實在也需要有機會能夠去走走,真要為秀香姐所辦的花蓮一行代禱,求主保守他們一路平安,順利完成任務。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舊約在許多律法的限制下,信徒顯得傳統規律,一絲不苟,毫無生氣。但新約的時代,信徒自由奔放,不受律法約束管轄,只管愛神愛人,因此顯得很喜樂。然而,少了舊約的背景,新約的信徒實在不太懂什麼叫愛神愛人,沒有律法的幫助,我們對於信仰反而有些模糊了。
舊約並非過期產品,可以棄之如敝屣,舊約是通往新約的過程,否則上帝直接頒發新約就好了,何必要經歷舊約呢?我們需要舊約的經歷幫助我們去體驗新約的真意,舊約儀式的敬拜與不斷的教導,讓信徒明白敬拜的重要,敬拜絕非只是一種感覺,好像有感覺就是好敬拜,沒有感覺敬拜就不好,事實上,在舊約中,沒有敬拜就沒有救贖,敬拜實現信徒的感恩與上帝的救恩。
新約的信徒常常憑感覺來敬拜,如果這禮拜沒有感覺,就會認為今天的聚會沒有領受,沒有感動,覺得浪費時間,不如在家裡看好消息。倒底敬拜是什麼呢?是來經驗與感覺而已嗎?沒有舊約經歷的新約信徒,將敬拜看得太簡單了,敬拜不是台上的人員表現的好不好,而是底下的信徒有沒有在各種流程與節目中,與神相遇,經驗上帝的救恩與感恩。台上的人員如同祭司只是神與人之間的管道,在敬拜中,是人與神的關係。
所以大衛才會說,『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為何歡喜?因為要朝見救恩之神。新約的信徒幸福比舊約信徒更幸福,差異有許多,其中一樣,這樣的敬拜,除了在會堂中,眾信徒一起敬拜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而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