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耶穌與悲傷情緒

過去我一直沒有特別留意,耶穌是如何處理他的難過情緒,過去我印象中,他最難過的一次應該是拉撒路死的時候,聖經提到耶穌哭了(約11:29),這也是新約最短的經節,但從聖經上下文中,卻暗示耶穌的哭泣更主要的原因並非因為拉撒路的死,而是針對他們在復活與永生觀念上的信心問題。
今天靈修時,我發現其實還有一個人的死,對耶穌的影響應該遠超過拉撒路,那就是耶穌的表哥施洗約翰,他也是耶穌的開路先鋒,他們彼此的相知相惜可以從耶穌要約翰為他施洗的對話內容以及耶穌對施洗約翰角色的高度肯定看出來。
但在馬太福音14章裡,悲劇發生了,這一章提到施洗約翰被希律下令斬頭,當耶穌聽到施洗約翰死的消息,來了,關鍵來了,如果是我們,應該是傷心欲絕,應該是聲嘶力竭,應該是悲痛莫名,應該是怒火中燒,然而……。聖經提到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太14:13),聖經並沒有記載他去野地做什麼?去多久?但當耶穌再次出現時,就記載他的憐憫,緊接著就發生五餅二魚神蹟。
我們沒有看到耶穌將悲傷的情緒帶到他的服事中,也沒有看到耶穌對於施洗約翰的死,做了什麼評論,彷彿這件事已經從他的生命中消失了。其實更令人驚訝的,從馬可福音6:33可以看出,整個退去野地的時間非常短,因為當時眾人緊跟著耶穌的團隊,知道他們的動向,用步行、跑步,比耶穌團隊還要早到,顯然地,耶穌獨自的時間並不長。耶穌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於哀悼約翰的死,事實上,耶穌已經用永恆的眼光來看待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因此他沒有用很多的時間來面對這感傷的消息,也沒有讓這些感傷來影響他的服事。
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俗語說『化悲憤為力量』,但更多時候,我們是『花力量在悲憤』。感傷情緒並不能改變什麼事實,唯有珍惜現在才是真正明智的作法,這是基督徒永恆角度才可能洞見的事實,哈利路亞!藉著耶穌,我們清楚見到基督徒信仰的價值與能力。

0 意見: